•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累计达780万人

2019-01-18 09:15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乔金亮

  随着返乡下乡“双创”人员不断增加,农村“双创”领域逐渐从传统种植、养殖向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延伸。各地积极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创新主体发展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链从低端到高端提升

  日前,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在江苏南京落幕。本届博览会由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共同主办,集中展现了农村创业创新的最新成果,签约和意向合同金额超过420亿元。国家苹果大数据公共平台、3D打印制作的奥特曼甜饼、共享植保无人机新模式……参观的观众表示,许多项目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许多新农民的创业创新故事给人以启迪。

  到农村去,当农创客!既创新创业、放飞梦想,又振兴乡村、造福一方。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大量新农民到农村创业创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企业主等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累计达780万人,农村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双创”层次不断提升

  走进位于湖南省东安县井头圩镇的霞栖农业产业园,整齐的大棚依次排列,一篮篮双孢菇装车准备发出。年近知天命的蒋建国,是土生土长的霞栖村人,1995年离乡闯荡,先后在多地从事蔬菜批发。2014年,他带着全部身家,回村成立农业产业园。园区培育双孢菇所用的基土经麦秆和稻草多次发酵而成,需定期更换,而换下来的基土可用于种植有机果蔬。靠着主打有机牌和循环农业,园内220个大棚的果蔬供不应求,远销国外。园区实现年产值近2亿元,2017年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

  “现代技术深刻改变着农村面貌,目前全国已建设了1000多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创业园区(基地)。”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说,农村“双创”领域正从传统种植、养殖向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延伸。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目前82%的创新创业项目属于一二三产业融合领域,54%的农村创新创业主体广泛运用互联网、智慧农业等新技术,有89%的项目都是联合创业和合作创业。农民点点鼠标、划划手机,就能把优质土特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广德福表示,近年来,农村“双创”的层次比以往有明显提高,城里有的“双创”类型农村也都开始出现。一方面,新业态层出不穷。农业与技术跨界深度融合,形成了“农业+”多业态。农业+加工流通催生了储藏保鲜、个人定制等延伸型农业;农业+信息产业催生了在线农业、直播农业、数字农业、农业众筹等智慧型农业。

  另一方面,新模式不断涌现。农业经营在与消费对接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新商业模式。智能化生产模式深度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实现食物个性化定制、工业化生产。终端物流配送模式建设前端仓储分发基地和后端取件终端平台,打通“最后一公里”。资源共享模式利用共享农庄等平台,将土地、农房等各种资源整合,为消费者和财产所有人带来双赢。

  政策礼包内容丰富

  农村“双创”为何如此火热?这离不开农村软硬件环境的改善。一方面,乡村建设提速扩面,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以全程冷链为代表的现代物流向农村延伸,新型通信技术快速向农村覆盖。同时,新型经营主体近400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超1500万人,为“双创”提供了人才支撑。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市场空间越来越大。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为29.3%,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乡村,望山看水忆乡愁成为时尚,这都是农村“双创”的商机。

  各地积极落实中央支持农村“双创”政策大礼包,出台落实了一系列配套政策。2017年10月,江西省定南县被确定为国家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先后出台了支持返乡创业优惠办法、人才回归工程实施方案,送去了财税支持、创业补贴等礼包。同时,还为返乡创业提供创业孵化、融资帮扶、创业培训和人才咨询等保姆式服务。截至目前,全县授予首批返乡创业示范企业12户,返乡创业人员达4500多人,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万人。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各部门出台的农村“双创”政策大礼包涉及土地、财税、信贷、人才等多方面。既保障“双创”合理用地需求,也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既推动建立多层次创业融资基金,也建立城市专业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通过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推动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市民下乡,集聚起全社会投资农业农村的热情,实现各类“双创”主体协同发展。

  “可以预见,农村创业创新主体会不断迎来新机遇。扶持政策还会更多更有力。”韩长赋说,目前,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农业农村部正在按中央要求加快制定出台土地出让收益更多用于农业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等政策文件,配套的各项支持举措也在陆续出台,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正在深入推进。

  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应当看到,我国农村“双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比如,打造的新业态偏少,产业质量效益不高,形成的品牌杂而不亮等。创业创新本不易,农民“双创”更不易。记者采访的多位返乡创业者表示,受企业规模、信用条件等限制,贷款难、贷款贵是个困扰。除了资金难题,他们还面临用地审批难题和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的问题。

  如何打造农村“双创”升级版?专家提出,要充分依托乡村资源要素,在合理投入的前提下,创办更多更丰富的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加工流通,创办中央厨房、共享农庄等分享型农业;推进农业+文化娱乐,创办创意农业、教育农园等体验式农业;推进农业+特色工艺,发展特色编织、特色手工业等乡土特色产业。通过城乡两头共同发力,推进乡村产业链从低端到高端提升。

  韩长赋表示,农村“双创”不能剥夺农民的财产权益和发展机会,更不能“富了老板,亏了老乡”。要在建立与小农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创办更多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推行“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鼓励农民将经营权、设施装备、政府补贴等折股量化参与农村“双创”,让“双创”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让更多群众享受‘双创’成果。”贵州遵义市汇川区大坎村第一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张明富和记者分享了他的返乡创业创新故事。早年间,他在广东顺德一家工厂从漆工做到技术骨干。回乡后,在较短的时间内,他建立起鹌鹑养殖全自动生产线,以“企业+农户”模式,创办了梦润鹌鹑有限公司,年产360万羽,并为农户免费提供场地和技术,惠及万余农户。在他的带领下,年创收50万元以上的村民有200人。他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100名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之一。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新一轮的创新创业浪潮正蓬勃兴起,从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到互联网上的“新农人”,再到创新工场的“农创客”,越来越多的城乡各类人才投身其中。

编辑:王泽琦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