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宝安:融入大湾区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9-01-19 09:31 来源:南方日报 崔洁 胡百卉

  2017年3月,国家首次提出了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将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大湾区建设的目标逐渐明晰。粤港澳大湾区迈开了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步伐。

  宝安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核心,是全国产业基础最雄厚、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站在新“风口”,宝安如何紧抓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将区位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从“地理核心”向“核心引擎”的全面转型?

  宝安区委书记姚任铿锵有力地给出了答案:“‘革故鼎新、得宝而安’是宝安的城市品质,宝安将以更加改革开放的视角来审视、以更加改革开放的思维来谋划、以更加改革开放的举措来推动发展,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宝安强大的产业转化功能和制造能力全面对接香港的创新优势和市场化能力,推动两地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制造业全面集聚融合,推动临空经济、会展经济、海洋经济发展。”

  多重优势叠加

  汇聚强劲动能 全力构筑“湾区核心”

  地处南海之滨,宝安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无疑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是地缘优势。宝安地处环珠江口东岸,南接前海,北邻东莞、南沙,拥有45公里海岸线、220平方公里海域,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地理中心、深中走廊桥头堡。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深港产学研基地深港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克科把宝安比喻为一个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结合部”。他认为,深圳的发展有5个特征:第一个是承前启后,是一个历史过程;第二个是承上启下;第三是内外交互,比如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的交互;第四是新旧功能的转换;第五是东西结合。在这5个特征之下,如果说深圳是先锋,是窗口,宝安就是“结合部”。“这就像一个魔方,我们看到的魔方只是表面,其实它通过内部的轴在转化变成内在的动力,这个轴就拥有无限的空间。”

  其次是交通优势。宝安拥有以现代化国际化机场为核心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宝安机场联通世界,大铲湾集装箱码头是深圳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福永码头是来往港澳的重要口岸之一;深茂铁路、穗莞深城际线、深中通道等区域性交通设施有序推进,特别是2020年将建成的深中通道将成为珠江东西岸的“黄金通道”,成为连接前海、南沙、横琴三个国家级新区的交通枢纽,也将推动深莞惠、珠中江两个城市经济圈的交融。可以预见,宝安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再次是产业优势。宝安产业链完善,是全国产业基础最雄厚、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2018年,宝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逾3900家,数量居全省各县区第一。在近日由深圳市电子装备产业协会、深圳市智能装备产业协会主办的“影响深圳装备工业创新发展人物评选”中,71名企业家获颁“领军人物”和“创新人物”称号,其中有33名来自宝安,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最后则是开放优势。历史上的宝安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一个重要节点。改革开放以来,宝安积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逐渐奠定了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对外开放平台的地位。现在,宝安已经成为深圳的外贸大区,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占全球同类产品的0.8%左右;消费品出口更占1.5%左右,这正好契合了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水平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思路。

  产业创新引领

  加快动能转换 助推高质量发展

  综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这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程,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是三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共性经验之一。以东京湾区为例,京滨工业区集聚了众多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如佳能、三菱、索尼、东芝、武藏工业大学、横滨国立大学等,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打造区域创新体系。旧金山湾区更无需赘言,硅谷是全球创新的风向标。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宝安也正在大刀阔斧地重构产业格局,践行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势融入大湾区合作。

  宝安坚持将制造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坚持“两个坚定坚守”——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工业制造,坚定坚守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逐步建立起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高质量产业生态体系。

  宝安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海洋产业等高精尖产业,华讯方舟“中国天谷”、大族激光智能制造基地、亚太卫星、联想南方、云洲科技等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实施技改倍增计划,以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推动质量效益提高,促进传统产业智能转型,奋达科技、中源智人等大批本土制造企业从中获益。

  宝安大力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打造了一批产业高端创新载体,全区“科技桃花源”达63个,提供了680多万平方米的创新空间承载;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17年预计支出3.9亿元科研专项资金,扶持了近2000个优秀科技项目;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每年举办宝安创新创业大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等。

  宝安还加强金融创新,开设“金融超市”,推出“科技金融贷”项目,为科技型企业和金融平台搭建融资合作的“最后一公里”。“金融超市”2目前已有33家机构入驻,“科技金融贷”项目引进了农业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杭州银行和浙商银行等机构,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发放融资贷款8.25亿元。

  今年,宝安将重点抓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正在制定《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拿出9条精准、务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全面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从供给侧发力全面提升宝安的制造水平,加大研发、技改,鼓励工业投入、研发投入,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全面发力,力争使工业增加值在新一年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空港新城赋能

  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

  金色的朝霞映照着繁忙的工地,巨大的钢体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轰鸣的飞机掠过天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指挥部”的大旗迎风招展,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来往穿梭……日前,宝安区首届“新时代湾区空港”主题摄影大赛80余幅(组)获奖作品在宝安区图书馆展览,生动地记录和展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和空港新城气势恢宏的建设场景。

  在这些场景背后,可以窥见空港新城将给宝安带来的新的机遇。空港新城位于宝安区西北部,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是深圳市规划的17个重点发展片区之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确定空港新城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创新平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支点。正在火热建设中的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就地处空港新城。根据规划,空港新城将规划深圳国际会展城(暂定名)、海上田园城(暂定名)、海洋新城(暂定名)、宝安综合港区的“三城一港”空间格局,搭建会展会议、临空服务、智能装备与新一代信息、航空航天、海洋产业五大支柱产业。其中除了智能装备、高端制造等宝安传统的强势产业外,临空经济、会展经济、海洋经济有望成为宝安新的发展着力点,成为宝安融入粤港澳湾区城市群、发挥“湾区核心”作用的重要一步。

  为了给临空经济、会展经济、海洋经济画出清晰的发展“路线图”。宝安区相继开展了这些领域的研究与规划,《宝安区临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宝安区发展会展经济研究报告》《宝安区海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报告》等相继出炉。

  宝安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戚晓曜认为,空港地区定位为国际一流的空港经济区,是深圳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果从区域协同的视角来看整个大湾区,空港新城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战略制高点,将和前海一并成为深圳西部、珠江口东岸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极。

  “前海地域较小,‘前海效应’必须通过临近区域衍生和放大。大空港地区紧邻前海,是前海未来发展天然的延伸区,是前海空间拓展关键节点,与前海在产业、空间和体制等方面全方位紧密对接,既有天然优势,也是必然趋势。”戚晓曜表示,“如果说前海将被打造成国际化的金融服务中心,那么大空港就是未来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优化营商环境

  力拓产业发展空间驱动城市功能“再升级”

  “因为深圳的厂房不够用,我此前已有计划在周边城市再建一个厂,但现在有了场地,我就留在深圳、留在宝安。”自宝安实施“散乱污危”整治行动以来,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万联”)总经理李土根感受颇深。

  兴万联是宝安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从事电器接口研发与生产。自2012年进驻福海街道稔田社区工业区以来,兴万联发展迅速,其生产的电视机接口占据全球市场约40%的份额,年产值约2亿元。

  就在兴万联急需扩建厂房,拓展产业规模的时候,稔田社区工业区传来好消息——实施“散乱污危”整治行动后,园区空出的物业紧邻兴万联的现有厂房,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在该物业清退完成后,把场地提供给兴万联公司使用。

  如今,兴万联所在的工业园区已焕然一新,原本的老旧工业厂房全部被改造为标准化车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欧陆风情的小平台一应俱全。

  开展工业区转型升级暨“散乱污危”企业专项整治是宝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宝安着力实现产业空间“清理整治、改造升级、招商引资”全链条协同推进,满足优质企业和项目的产业空间需求,保障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

  2018年,在了力拓产业空间的基础上,宝安区不断加大企业服务力度,率先全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5+7”政策体系,以《宝安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为主导,围绕保用地、拓空间、降成本、促转型、强服务等产业发展需求,出台5个与产业空间相关的政策、7个配套扶持政策,覆盖人才、创新、住房、文产、金融、招商、企业服务等各个方面。

  “宝安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是珠三角发展脊梁的中心,海陆空轨立体交通网络发达,是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汇聚融合之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出台实施,宝安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配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宝安区副区长周学良表示,宝安将始终坚守工业立区、实业兴区的发展路径,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产业,持续推动优质资源高效配置,贴身、贴心做好服务,加快项目落地、争取早日投产,携手共赢发展。

  深化政务改革

  提升服务便捷度 提高市民获得感

  “企业因城市而兴,城市因企业而强。”宝安历来是深圳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人口大区。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拉开序幕,宝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558.3万的实有管理人口、71余万户商事主体,宝安如何破解“小马拉大车”的社会治理难题?

  凭借雄厚的信息产业基础,宝安以大数据为核心基础,开发出应用成熟、运行稳定的智慧应用,打破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系统不兼容的壁垒,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宝安企业与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区内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100%网上办理。

  打开宝安通APP,政务、文体、医疗、教育、产业、交通、义工、信用等16个板块一目了然,集纳1756项综合政务与民生服务。宝安通APP与电脑、平板等融合互补,真正实现“一网通办”,宝安企业与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区内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100%网上办理,全方位享受“指尖政务”。截至目前,宝安通APP累计下载200余万次,累计访问量达3200多万人次。

  去年,宝安以公安部大数据资源中心支撑,在“宝安通”APP嵌入人脸识别功能。企业办理注册只需登录宝安通APP提交申请,在全国任何地方“刷刷脸、眨眨眼”一分钟内就能完成商事登记从严审查环节。作为“刷脸认证”审批服务的获益者,深圳聚汇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合伙人刘立志颇为感慨,“换作以前,不知要跑多少趟路,到多少个窗口排队,提交一叠叠资料历经数月才能办得成,现在刷脸就能办结,方便快捷,而且不花一分钱。”

  据统计,“刷脸认证”审批累计为近2.7万家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平均每天可减少500人次到行政服务大厅现场核实身份。宝安自9月启动为高龄老人提供“秒办秒批”智慧审批服务以来,大幅减少纸质申报材料的提示,老百姓办事更加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宝安在全市首推区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区通办”,依托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完成538项法人事项区、街道跨层级通办。通过政务大数据共享流转,打破跨层级、跨地域的服务界限,群众办事不必再限制于户籍所在地条件,可就近任意选择各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办理,实现社区就近办、便捷办,宝安居民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街道”的便捷生活,切实享受到智慧政务带来的便利。

  ■专家声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和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

  “用开放思维承担湾区建设新使命”

  “在大湾区建设里,宝安将更加重要。”宋丁认为,大湾区建设要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经济发展、高端产业链、金融合作、国际开放、优质生活带等方面进行,宝安要承担起大湾区建设的新使命,一定要用开放思维。

  “只有读懂大湾区,你才知道宝安的价值。”宋丁表示,早在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位于四大湾区第二位,仅次于纽约湾区。大湾区GDP总额全国占比12%,也高于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2016年大湾区进出口贸易总额1.7万亿美元,是东京湾区的3倍以上,说明大湾区未来的潜力巨大。

  宋丁指出,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深圳的市场经济发展愈发成熟,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成就备受瞩目。深圳不仅拥有充满创新活力和动能,还拥有极强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转化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创造了数万亿的创新产能。“但深圳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重大的瓶颈和挑战,比如土地、人工成本剧烈上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充分。”

  宝安如何深度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宋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形成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坚持创新发展,构建开放型的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打造一条纵贯大湾区的科技走廊;三是培育高端产业链,紧紧抓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先导区的优势,借助大湾区的平台,实现高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国家新型战略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四是开展金融合作,充分借助粤港澳三地的整合优势;五是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六是优化城区环境,助力打造绿色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城市群。

  如何用开放思维来建设宝安?宋丁认为,要按照大湾区核心地带的战略定位,全面推进宝安的大开放建设,这是一个总的指标。“我们现在需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确保落实宝安区域经济的动能和经济增长方式,完成这个大转换。同时,在大湾区率先落实市场驱动、产权保护、信用经济的机制体制变革。”宋丁说,在大湾区的格局下,宝安在不断积累能量的同时,需要不断向外释放形成动态平衡。“只有大开放才能让宝安这个核心地带产生巨大的核心经济价值,只有大开放,才能完成宝安的核心使命。”

  宋丁表示,宝安要依托大空港、深中通道建设,构建宝安在大湾区南部的核心门户地位,前海宝中片区,构建宝安大湾区的CBD中心,依托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在宝安构建世界最大的会展文旅基地。

编辑:王泽琦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