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百万人才聚惠州 创新兴业数一流

2019-09-15 08:58 来源:金羊网 陈骁鹏 林海生

  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19年世界500强排行榜,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8位。早在2000年,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就跟惠州结下了“不解之缘”,投资43.5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一期落户大亚湾。近年来,惠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公共配套,筑巢引凤。

  去年10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与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签署惠州石化化工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拟定在大亚湾合作建设三期项目,总投资70亿美元。在此前一个月,埃克森美孚也签约落户大亚湾石化区,投资额100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惠州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承担了诸多国家和省改革试点,从率先推进TCL“授权经营、增量奖股”,到率先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介超市、社会信用体系等改革……惠州每承担一项国家和省改革试点,都释放出改革红利,让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更优。

  收入翻倍 月入十几块到月入上万

  “惠州的变化真的很大,”老家汕头,现居住在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的林雄德(化名)说,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惠州的发展变迁。1979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林雄德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热潮,随着亲戚辗转广州、深圳多地打工谋生。1989年,林雄德被“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惠州”口号吸引,从深圳“转战”至惠州市惠阳区。

  最开始的时候,林雄德在老乡的工地上负责测绘、会计等事务,一个月几十块钱。当时惠阳正值大开发时期,林雄德渐渐“嗅到”了商机,于是他便开始寻找“门路”,白天跟着“包工头”,晚上到夜校学习图纸设计等课程。

  慢慢地,林雄德找到了自己的“轨道”并顺利运行,并将自己的家人也都带到了惠州发展,生活越过越好。近期,林雄德准备“停歇”,开始着手在惠州养老。“不走了,这里挺好的。”林雄德说,惠州的包容性很强,环境优美,是座宜居的城市。退休后,在子女不用给养老金的前提下,靠收取房屋、厂房租金,林雄德一个月可收入约5万元。

  记者了解到,2018年,惠州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29.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73.6元,距离4万元的目标仅一步之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9.1元,首次突破2万元。据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发布的惠州2018年居民收入简析显示,2018年惠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位列全省第四和珠三角第三。

  “筑巢引凤” 人才总量突破100万

  近年来,惠州市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工作,不断健全吸引人才的政策和体制机制,出台“梧桐引凤工程”“天鹅惠聚工程”“海外人才工程”“博士惠聚工程”“双创平台工程”等专项工程,吸引各类高端人才在此聚集。比如,“梧桐引凤工程”,对引进的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顶尖人才奖励别墅一套,惠州市财政给予一次性专项工作经费资助100万元,津贴补助每月10000元。

  截至2019年4月,惠州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引进院士7人,国家、省级人才计划专家90多人,珠江人才计划团队6个,全市累计引进博士721人,硕士11652人。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载体,其中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工作站2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9个。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的叶伟平,2011年放弃在世界知名药企优越的工作环境和高薪的工作,与妻子徐俊烨博士一起回国创业。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叶伟平夫妇考察了多地,最后选择了惠州大亚湾,其创立的企业成为大亚湾区科创园孵化器的首批科技型创业企业。

  “选择到惠州大亚湾,这是综合考量的结果。”叶伟平夫妇创业时,拥有“有机小分子催化”与“生物酶催化”等核心技术,主要想让技术产业化,需要找一个有助于产业化的园区落地。“大亚湾石化区是国内知名的石化产业基地,拥有丰富的原料供应,政府又非常鼓励石化产业链下游的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跟我们的研发和产业化方向很吻合。”

  打造“企业直通车” 建一流营商环境

  “惠州市和大亚湾区出台了一系列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政策、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帮扶政策,为我们创业提供了很多帮助。”叶伟平记得,公司进入到加速阶段时,尝试做中小规模生产,但初创企业去做GMP生产(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投资太大、门槛很高。“公司向政府反映了遇到的难题,大亚湾区便在石化区建了一个精细化工加速器,出租给企业使用,让公司可以入园合规合法生产。”

  目前惠州正推进政府自身的变革,打造一个透明、法治、高效的政府,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惠州把今年定为“改革提速年”,全力聚焦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目前正在打造“企业直通车”,企业若有困难,可到“企业直通车”现场反映,每个月首个星期五惠州市各职能部门都会到现场会诊开方。

  众所周知,今年整体市场环境较往年来说都要困难得多,但惠州企业数仍在不断增加,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据统计,今年1-5月惠州每个月新增的法人单位都超过1万家。

  惠州市委书记李贻伟在今年6月接受羊城晚报社社长刘海陵专访时表示,企业家是最有创造力的一批人,是企业家将所有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工具、技术、资金最高效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常说资本是用脚来投票,企业家选择到一个地方投资肯定是慎之又慎,会经过多番考量。现在不断有企业家愿意来惠州创业兴业,那就是对惠州这片土地、对惠州政府部门、对惠州整体环境的一个肯定。”

  专家点评

  惠州学院教授申东城:

  惠州要做好文化传承 形成文化带经济发展格局

  70年沧海桑田,南粤涛头弄潮。惠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城市之一,4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惠州学院教授申东城表示,到惠州时间虽不长,但其变化确确实实看在眼里。俗话说得好,“道路通,路路通”,申东城说,来惠之后,惠州随即开通了惠大高速、隆生大桥等交通线路,这对于一座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城市的增速,主要看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程度及市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度。”截至目前,惠州已初步形成陆海空铁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也已多次入围全国十大宜居城市。

  “惠州有岭东雄郡之称,作为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悠久,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1400多年的建城史。”目前惠州正在加快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生命健康新支柱产业,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申东城说,在此之余,惠州还要做好文化的传承,以文化带经济,尤其是惠州的东坡文化,“目前全国东坡文化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若是惠州能够把东坡文化挖掘、传承,并与经济结合起来,打造文旅融合项目,形成文化带经济的发展格局,相信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一大典例”。

  数说成就

  目前,36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惠州投资了65家外资企业。数据还显示,目前将近70个国家(地区)的客商在惠州投资兴业,惠州已与约2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

  截至2019年4月,惠州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引进院士7人,国家、省级人才计划专家90多人,珠江人才计划团队6个,全市累计引进博士721人,硕士11652人。培养了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50人,引进创新创业团队71个。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载体,其中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工作站2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9个。对全市2583家企业进行统计,共有研究开发人员6.95万人,其中博士人数303人、硕士研究生人数1818人。

编辑:吴诗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