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改革先行:书写新时代“广州答卷”

聚焦营商环境“头号工程”,向全面深化改革要活力

2020-10-22 10:21 来源:南方网 黄舒旻

  8片“花瓣”向两侧延伸,形如“木棉花”在地面绽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日前正式开工。

  这是中国民航机场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改扩建工程。从今年5月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至9月正式开工,历时仅4个多月,在全国大型机场改扩建过程中创造了机场审批项目的“广州速度”。这一速度背后,是广州的一系列改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动力之源。

  以营商环境改革为总抓手,广州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推进11个领域38条128项改革任务,谋划推进战役战略性改革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用改革的办法,不断释放城市发展动力和活力,引领广州迈向高质量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广州奋力开创新时代广州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扛起广州担当、作出广州贡献。

  解开束缚

  打造营商环境的广州标杆

  走出南沙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大门,广州雁行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燕萍心里的大石终于落了地。

  “上午11点多提交的材料,下午3点就收到执照。以前办理这些业务,不仅资料复杂,有时候还得花钱求助中介。如今不到半天时间就能‘零成本’办好业务,真的很惊喜!”收到企业营业执照的李燕萍感慨万千。

  开办企业的便利度,是一座城市营商环境最为直观的体现之一。

  当前,广州正在把营商环境作为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自2018年起连续推出营商环境1.0、2.0、3.0改革,从企业视角出发,以办好“一件事”为主题,推动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

  其中“开办企业”一项的改革目标,就是在两年的时间中从“4个工作日以内”提升至“0.5天办理”,缩短了87.5%。

  “广州率先对标新西兰,在全市上线‘一网通平台’,将改革前需提交的22张表单469项信息整合成1张表单55项信息,一次身份认证、一键快捷提交,最快0.5天办结‘照章银税金保’(即营业执照、刻制公章、银行开户、申领发票、公积金缴存登记、就业参保登记)。”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海洲透露。

  开办企业只是第一步,落地广州后的长线发展,更需要营商环境改革中对“全生命周期”的支撑,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运用改革的力量让企业轻装上阵。

  花费更少、流程更简,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李海洲透露,“办理建筑许可”领域广州对标香港,率先对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项目审批流程进行改革重构,从原有31个精简至6个。

  在南沙“交地即开工”3.0版本常态化运营下,真牛馆项目的建设让“上午拿施工许可证,下午就开工打桩”成为现实,至少为建设方省下两个月工期,按照工程概算还能省下8%的项目建设经费。

  “包袱”更轻、步履更快,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今年以来为企业减负超700亿元;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4枚印章、税务Ukey,全年预计总共为企业节约成本1.7亿元。

  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了市场高端要素资源的流向与集聚。

  《广州市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中强调,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和企业注销效率,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推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争取国家支持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推进重点区域营商环境改革。

  一系列改革走向纵深,广州展现出蓬勃生命力。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46.63万户,同比增长13.08%;日均新增市场主体1231户,日均新设企业915户。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广州复工达产恢复指数居全国同等规模大城市首位。

  在今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由市场主体打分、民营企业家说了算”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广州市综合排名第一。

  释放潜能

  政务服务改革简化办事流程

  目光聚焦广州东部的黄埔区,一座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正在崛起。

  发行全国首只纯专利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支持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开展司法改革、设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公证处……不久前,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的正式成立,更为跨境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渠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8月,广州发布《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不仅明确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更提出要全面加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依法保障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收益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利。

  放眼未来,广州改革因势而谋、应势而动,持续增强敢闯敢试改革锐气,努力向改革要红利、强动力、增活力。

  服务更优、效率更高,政务服务改革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

  “当前,我们正大力推进‘一件事’主题服务,将一批需到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办理的政务事项,通过环节整合、流程优化,让企业和群众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文谦表示。

  便捷办事的背后,是打破信息壁垒的数据共享作为支撑。广州目前已共享103个数据主题累计超6亿条数据,支撑了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优化营商环境指标。

  李海洲表示,广州正主动拥抱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全流程电子化。

  门槛更低、限制更少,新业态、新模式迎来发展的春天。

  被称为广州数字经济“1号文”的《关于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中,就强调要实施“包容、审慎、开放”的监管模式、实施包容期柔性监管,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并加大项目报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信任审批等实施力度。

  “唯品会搭上了广州新一轮新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从拍地到项目交付使用仅用了五年,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在唯品会全球总部项目交付使用仪式上,感叹于“琶洲速度”。

  “围绕营商环境突出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问题,结合包容期管理,广州率先推出轻微违法行为免责清单,明确260多项免罚事项,不断地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强大的保障和支撑。”李海洲表示。

  一流的营商环境,正逐渐成为广州又一亮眼的“金字招牌”。今年1—7月,广州新洽谈亿元以上产业招商项目1436个,同比增长53%;签约项目449个,同比增长73%。

  勇立潮头

  制度创新走在前列

  “今年疫情稍有缓和,我就把出远门的第一站定在了广州。”2020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云参会”的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分享道,广州之行,让他更加坚定了让复星来广州投资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改革开放以来,在“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鼓舞下,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在广州,开启人生新篇章;如今,广州成为全球顶尖企业“用脚投票”的投资首选地,书写商业新传奇。

  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广州正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用创新手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广州抓落地、见实效。商事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河长制湖长制等9项工作获今年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表彰,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我们还会继续为企业在降本减费增效上下功夫。”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的“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受表彰后,该局副局长张宏伟表示,将继续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引导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

  刀刃向内、自我加码,改革不停顿。以营商环境改革为总抓手,今年全市共推出138项重点改革任务,17项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任务,22项基层改革创新项目,突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轴。

  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发展不止步。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坚持以制度创新助推“双区驱动”,制定实施两批共72项与港澳规则对接清单,出台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10条措施。

  今年,广州还将以落实“湾区通”工程为牵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并继续实施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乐游、乐学、乐业、乐创、乐居”计划,完善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综合服务体系。

  近日,南沙区更提出将通过加强政策创新、布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全面提升人才服务质量的方式,率先探索打造一流“营智环境”,将南沙打造成人才“向往地”“逐梦地”“栖息地”。

  “广州应当牢牢抓住‘双循环’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极点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发展新优势。”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李志坚对广州的未来充满信心。

  数读

  2020年共推出138项重点改革任务,17项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任务,22项基层改革创新项目。

  营商环境

  上半年,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46.63万户,同比增长13.08%。日均新增市场主体1231户,日均新设企业915户。

  数字政府

  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市、区、街及社区46000多个事项的线上线下办理,与各区、各部门共72家单位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实时共享;

  市电子证照系统已创建730种证照目录,今年以来,全市共有984个政务服务事项在业务办理中调用电子证照,累计用证次数140多万次;

  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接入单位150家,汇集数据141.8亿条,日均交换数据3671万条。

  粤港澳大湾区

  已制定实施两批共72项与港澳规则对接清单,出台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10条措施,落实与香港在6项建筑领域职业资格互认,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已达32个。

  社会民生

  全市共成立教育集团63个,覆盖314所学校,实现每个区都有1个市属教育集团在当地办学;

  全市73%的养老床位、85.5%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的长者饭堂、93%的家政养老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

  共有产权住房试点,2019年提供公租房7000多套;

  实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三年行动方案,旧楼加装电梯5716台、惠及70多万群众。

  展望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海洲:

  聚焦三大领域推动营商环境出新出彩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生产力、竞争力和软实力。”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海洲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广州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把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

  具体而言,将从聚焦市场化配置改革、聚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三大领域下功夫。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李海洲表示,广州将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重点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五大要素流通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数据领域的登记确权、交易运用,积极探索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争取国家支持试点先行,着力打造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心。”

  同时,聚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力度,融合互联网、金融等多维数据源,提升数据时效和质量,夯实应用基础,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李海洲介绍,广州将创新运用信任审批,从根本上减少审批环节;建立健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信用联合奖惩,从机制上减少摩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信易贷”等便民惠企场景,从应用上突出信用增值、权益资产作用,促进信用服务实体经济。

  此外,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加快营商环境立法进程,完善涉及营商环境的制度体系,加强程序性规制建设,保障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

  “我们努力在对接国际通行营商规则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建设适宜开放创新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李海洲说。

  样本

  平均每秒通关11位消费者订单,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跨境电商的“广州模式”如何打造?

  “双11”在即,各大电商平台摩拳擦掌准备入局的同时,南沙港码头也变得更为忙碌,满载各种跨境商品的车辆在港区穿梭。今年7月起,港区中又多了跨境电商B2B(企业对企业)出口货物的“身影”。

  一辆辆满载服装、家居用品、办公用品等货物的货柜车开往南沙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在15分钟内完成通关手续,随后货物从南沙港装船离境,销往全球市场。

  跨境电商正在成为广州外贸新优势。今年1-8月,广州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257.7亿元,同比增长11.8%,规模稳居全国首位,增幅较前7月扩大10个百分点。

  自2016年获批中国(广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下称“综试区”)以来,广州依托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推动信息集成、共享共治,实现便捷通关、有效监管、源头可溯、身份可查;同时,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推进服务优化、产业融合、区域协作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一方面,我们加快推进广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线上公共服务平台进出口、税务、外汇、数据分析应用等功能。另一方面,结合海港、空港、陆港区位优势,打造特色园区载体。”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魏敏介绍。

  在线上,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电商模块拥有进出口通关、大数据分析等10个子功能,今年1月上线了电商出口退货功能,备案跨境电商企业超2300家。今年上半年,通过广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进出口单量高达9200多万票,日均50万票,平均每一秒钟就有11位消费者的订单实现顺利通关。

  在线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自2014年以来,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空港首位;南沙保税港区通过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出“粤港跨境货栈”、粤澳跨境电商直通车项目支持港澳货物南沙清关。

  流程更精简、通关更便捷,不少外地企业也开始选择广州作为跨境贸易的出入口,从广州出发“买卖全球”。《中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在全国10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中,广州位列先导城市首位。

 

编辑:叶菲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