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东莞巧聚天下英才破人才瓶颈

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吸引139所国内外名校参与

2021-04-23 10:28 来源:南方网 吴擒虎 唐卓

  近日,东莞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传来喜讯,省教育厅学位办下达第二批培养指标,该基地今年研究生联合培养指标达130个,同比增长43.75%。

  和长三角、珠三角很多经济发达地市一样,东莞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够丰富,高质量发展面临人才瓶颈。

  然而,自2017年以来,东莞实施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截至2021年3月底,共吸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等139所国内外名校的1923名研究生,来到东莞培养实践。

  打破学校界限、区域界限、理论和实践界限,国内外名校的学生从研究生二年级开始,就下沉到东莞企业,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深度融入到东莞的产业链中。这种探索,堪称“东莞联大”。

  如今,该基地平均每年新招收400多名研究生,每年在莞进行培养实践的研究生达700多名。“东莞联大”巧聚天下英才的探索,对全国经济发达地市突破高层次人才瓶颈,具有参考价值。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本地研究生培养从“0”到“1923”

  扎着两个辫子,打扮很精致,喜好诗词,如果不说,很难想象这个文艺范的女孩刘芮嘉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

  刘芮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2019年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进行联合培养,已在东莞学习三年。“我选择来东莞的原因,就像陶渊明的诗句‘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刘芮嘉说,和在学校做科研不同,在东莞可以接受学校、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的联合培养,能更好地将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结合,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刘芮嘉跟随导师研究新型锂离子电池陶瓷材料,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充电更快、寿命更长、更加轻巧便捷。

  来到实验室,刘芮嘉将新型材料、导电添加剂混合均匀,涂在铜箔上。接着将极片烘干,切成一个个小圆片,放到手套操作箱里。最后用仪器封好口,用充放电测试仪检测材料性能。“项目的难点在于跨学科,既需要陶瓷材料知识,也需要锂离子电池知识。”刘芮嘉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有成熟的锂离子电池团队,这种人才集聚对科研帮助很大。”

  经过两年多努力,项目取得初步成效:团队将材料合成的温度从1400降到900摄氏度,有利于节约成本;将颗粒尺寸从几万纳米降到400纳米,电化学性能更加优越。

  刘芮嘉已申请了一项专利,发表了一篇SCI中科院一区(“一区”指在学科领域引用率达到前5%)论文,提前两年达到中科大博士毕业标准。

  “除了看好东莞的科研环境,我还喜欢这里的文化氛围。”上周,刘芮嘉举办了一场公益诗会,她还是东莞亚马锦标赛的志愿者,热心参与英语角、插花等活动,生活丰富多彩。“博士毕业后,我有70%的可能继续留在东莞工作。”

  从“0”到“1923”,越来越多的名校研究生像刘芮嘉一样,来到东莞、爱上东莞。

  国内很多经济发达的地级市都缺乏高水平大学。在东莞,只有东莞理工学院从201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招收的前两批研究生尚未毕业。2018年以前,东莞对研究生求贤若渴,却无处使力。

  在经济发达但高等教育欠缺的地级市,要建立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模式,才能填补本地研究生培养的空白?

  相关探索开始于2016年底,在时任东莞市长梁维东的主推下,东莞市政府发起成立研究生中心,推进东莞市政府与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签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现东莞研究生培养的本土化。

  经济发达地市缺高水平大学的问题,也受到省教育厅的重视。近年来,省教育厅先后与佛山、中山、东莞3个地方政府以及省科学院签约,依托地方高校建立起4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志娟表示:“与其他基地自上而下的设立不同,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属于做出成效、自下而上得到上级部门认可后,获得省基地称号和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权,是唯一打通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界限,完全将学生放到企业,探索全产业链培养模式的基地。”

  4年投入超5000万元

  让研究生愿意来、学得好、留得住

  在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武琳苑正在研究三排锦竹草,通过使用不同的基质进行对照实验,能看出中间一排锦竹草长势更旺、颜色嫩绿。她一边翻看植物,一边详细记录各种数据。

  武琳苑2019年考进华南农大,听说东莞有一个联合培养工程,学院只有一个名额,她就报了名。在学校完成一年理论学习后,2020年,她来到东莞。“之前从没来过东莞,对东莞的印象只是这里有很多企业。”她说,“我希望自己的项目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通过双选,武琳苑进入岭南生态,主要研发屋顶绿化的新型基质,使用园林和建筑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

  实验中困难重重,她需要到建筑工地寻找建筑废弃物,将之碾碎,筛选出3-6毫米的颗粒;园林废弃物则通过网络、导师、同学等多种渠道,辗转多次才找到。屋顶绿化对保水功能、抗旱功能、轻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实验难度。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她目前研究出一种配方,孔隙度更好,叶片更抗旱,符合立体绿化行业标准。让她感动的是,岭南生态为了支持这个项目,已经投入十几万元购买器材。她说:“在学校,我们是有器材再做实验,而在企业,是为了实验买器材。”

  在生活方面,武琳苑住在免费的人才公寓,离公司只有1公里;政府每个月为她提供生活补助1500元;培养(实践)基地还会组织丰富的活动,拓展他们的朋友圈。

  为了让研究生愿意来、学得好、留得住,东莞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舍得投入,4年已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财政资金,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日益健全。

  王志娟介绍,为调动学校、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东莞出台一系列奖补政策,对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开发的特色课程、企事业单位创建的联合培养示范基地、重点产学研合作成果等进行奖励。2021年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同比分别增长80%和72.22%。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东莞实施研究生与企业双向选择,将研究生匹配到与自己专业吻合、科研方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实施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全程指导研究生的成长;为研究生提供免费住宿,每个月按硕士1500元、博士2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组织一系列考察学习和联谊交友活动。

  研究生来到东莞,收获满满。2020年的抽样调查显示,120名研究生在莞培养(实践)期间,共发表论文212篇,取得专利135个,人均发表论文1.76篇,取得专利1.12个。

  很多研究生选择留在东莞。根据2020年170名毕业研究生的最新统计,毕业留莞率达32.9%。专家分析,虽然绝对数值看似不高,东莞本地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留莞率约60%,但名校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他们视野更广、选择更多,32.9%的留莞率已属不易。

  部分留在东莞的优秀研究生,已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广东省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20名研究生参与科研,迅速推进机器视觉开发包、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应用软件和机器视觉开发包等项目,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在企业得到成功转化;武汉科技大学魏智锋、长江大学田桂来到东莞,参与企业科技研发,毕业后留莞就业,成为企业研发骨干。

  跨学校跨区域培养

  创建全国研究生联合培养品牌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丁植,目前在广东瑞谷光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担任3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他和团队的科研成果获得华为、中兴、烽火通信等企业的青睐。

  最近,丁植正在申请3项专利,其中一项“支持功率放大的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的BOX封装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光信号超长距离传输的损耗。以2.5Gb/s系统为例,可将传输距离从20km延长到80km,在5G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电子科技大学多年招收“东莞专项”研究生,并写进学校研究生招生简章,学生对“东莞专项”的知晓度、认可度非常高。丁植回忆,研究生新入学的时候,学院院长给他们讲课,提出研究生的教育要以提高质量、服务需求为主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导师鼓励下,他申请来到东莞,如今小有所成。

  2020年,全国首届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提出要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打通学校“象牙塔”和企业生产线之间的隔阂,东莞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为研究生分类培养、服务产业需求提供了新思路。

  东莞的一系列探索引起国家和省的重视。2019年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获广东省学位办支持,成为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年获下达254个全日制研究生联合培养指标;2019年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研讨会在东莞召开,全国工程教指委牵线东莞与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区)学位办进行对接。

  然而,跨学校跨区域培养研究生,目前仍存在一些难点、堵点。

  王志娟表示,学校导师、学生和企业的匹配是一大重点,既要考虑学校导师和学生的研究方向,又要顾及企业的产业需求,不能影响学校导师和学生的科研和学业,也不能耽误企业的生产研究,其中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有专家分析,高校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高校偏向于理论研究、发论文,而企业偏向于产业化、做产品。如何在企业和学校的差异化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考验着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的水平。

  2021年,东莞将围绕破解跨学校、跨区域培养的堵点,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密切校企对接,做好研究生服务工作,力争创建全国研究生联合培养品牌。

  ■声音

  电研院副院长梁勇:

  四方合力打造“东莞专项”品牌

  电子科技大学与东莞市政府共同设立校地研究生联合培养“东莞专项”。4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下称“电研院”)作为“东莞专项”研究生培养实践的校级基地,累计招生录取173名研究生,拓展“四有”(有项目、有导师、有经费、有管理)企业50余家。同时,通过联合培养,开展项目技术攻关,已落实项目100余项。“东莞专项”成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标杆品牌。

  电研院副院长梁勇表示,电研院严抓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相对完善的“四维度+”管理体系,由电子科技大学、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电研院和企业四方共同培养和管理研究生,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在四方的配合以及学生的努力下,近年来,电研院培养的学子受到各界认可。在金龙东创的研究生程丽莎积极参与知名国际会议EAI SIMUtools 2020并作线上论文宣读;在瑞谷光网的研究生丁植参与《小型化带制冷型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的同轴封装结构》等发明专利申请;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邵航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竞赛,获得银奖。

  梁勇表示,电研院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选才”为宗旨,“项目为牵引,双导师为抓手”工作方针;围绕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就业质量,充分发挥“四维度+”管理体系的优势,支持更多“四有”企业搭建研究生、博士后工作平台,通过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帮助企业解决更多“卡脖子”技术难题,为东莞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岭南股份生态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秀芳:

  企业提前介入研究生培养收获大

  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生态科学研究院(下称“岭南股份生态科学研究院”)积极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目前共有27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联合培养研究生,部分学子已在公司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岭南股份生态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秀芳指出,岭南股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公司每年研发投入2亿元左右,对研发人员的需求量大。联合培养是一种很好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双重优势,解决与行业前端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问题。对学生来说,既能接触高校实验室的学术资源,又能了解行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研究目标更明确,研发成果价值感更强,毕业后就业更为顺利。

  目前,岭南股份建立专门的研究生管理制度,企业内联合培养学生实行导师负责制,定期召开交流会,各专业导师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成长。今年,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环境检测中心正式通过国家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学生按照国家CNAS规范要求进行样品检测,数据精准度高,保证了学生论文数据的质量。

  企业引进年轻学生,也能获得新的思想和活力。赵秀芳说:“辩中求证,促进了企业研发人员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思考,这是一个互相求证和互相促进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提前介入研究生的成长,研究生毕业后更易融入企业,上手快,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成本,加快了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速度。一般来说,从学校招聘的新员工往往需要一年左右才能融入和适应企业,自己参与培养的研究生则没有这方面问题。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

  东莞的探索具有推广价值

  谈到东莞的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脱下教服,穿上工衣”的培养计划在世界各地并不罕见,而且很多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究其根源,是因为这是一种参与各方都受益的产学研模式。

  “这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东莞是工业城市,现阶段需要很多理工类人才,把研究生留住,就是一份宝贵的人力资源;学生也能从这份经历得到好处,能更顺利地完成论文。参与这个专项的所有人都是赢家。”林江说。

  林江认为,如果这种模式能够推广,对全国经济发达地市突破人才瓶颈具有参考作用。林江说:“在地市财政能够负担的情况下,这种实践值得推广,越多越好。”

  林江希望,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工程的研究生留莞率能进一步提高。根据2020年170名毕业研究生的最新统计,毕业留莞率达32.9%,数值看似不高,但名校学生可选择的机会更多、范围更广,达到这一数目已属不易。林江建议,东莞可以针对做出不同选择的学生分别做问卷调查,重视调研学生的意愿,系统性分析哪些诉求可以满足,以提高名校研究生的留莞率。

  另外,他认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一项长期工作,如果学生仅仅将目光聚焦在短期项目上,便容易流失,如果企业能给学生提供更大、更值得研究的课题,能增加黏性,提高他们的留莞率。

  ●南方日报记者 吴擒虎 唐卓

编辑:陈梓菲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