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李淑英:不愿潮绣断针 无偿传艺后辈

2017-10-25 09:55 来源:金羊网 赵映光

早已退休的李淑英仍坚持每天到潮绣研究所创作

  在位于潮州市湘桥区牌坊街甲第巷16号的李淑英潮绣研究所内,已是古稀之年的李淑英仍坚守在自己最痴迷的潮绣事业上,用手上的针线将自己的苦乐年华编织在一匹长长的岁月之布上,也用一件件带着指尖温度的作品诠释着属于自己的工匠精神。只是,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强烈冲击之下,如何更好地传承、振兴发展这门传统工艺成为这位中国潮绣艺术大师、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最为牵挂的心事。

  自小学艺 获封“针神”

  李淑英的潮绣研究所藏身于潮州古城甲第巷中,若不是特意寻找,很难发现。

  这里既是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也是潮绣“不断针计划”的培训处。作为负责人的李淑英,几乎每天早上8时就会准时到这里“上班”。

  据李淑英介绍,她于1948年出生于潮州一个工艺美术世家,祖父李锦泉于清朝末期在潮州西马路开设了一家潮州铁枝木偶作坊,木偶产品远销东南亚和闽南粤东各地,人称“木偶李”。而木偶身上所穿的戏服,就是李淑英家族传承手艺制出的精致潮绣作品。

  从懂事起,李淑英就开始给父亲李文龙打下手了。“小的时候还做不了刺绣,就在旁边跟着看和学……”李淑英说,得益于在家中的耳濡目染,她很快就迷上了潮绣这门手工艺,并且展现出了相当的天赋。

  公私合营后,李淑英于1965年随父母一同在潮州潮绣厂工作五年后,因才艺出众,被升为刺绣技艺组组长。在20世纪80年代初,李淑英被调入潮州市刺绣研究所任刺绣技艺辅导员,并开始踏着自行车,到潮州丁厝洲等农村地区教当地妇女学习刺绣,为潮绣的发展而努力着。1982年,李淑英将潮绣与木偶制作相结合,其独立设计制作的“刺绣铁枝木偶”一屏套,包括帝后、文武大臣、宫女太监等十个人物的绣品被国家文化部选送出国展览并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潮绣中的“垫-浮-勾-勒”技法是现代机械无法替代,而潮绣的“二针龙鳞转针”技艺不仅是潮绣的独门绝技,更是刺绣工艺中的顶峰。自幼学艺的李淑英因能够娴熟地使用二针龙鳞转针法,而且独具个人特色,被不少业内人士尊称为“针神”。

  退而不休 无偿授艺

  李淑英称,在一次家族48人大聚会上,她发现原来家族传承的潮绣事业,如今还在刺绣的就只剩下她自己一人了,跟很多手工艺人一样,她也十分担心潮绣这门传承了上千年的手工艺会后继无人。

  为此,在上世纪80年代末退休后,李淑英不忍放弃潮绣事业,又组织了十几名绣工成立了“淑英绣庄”。绣庄里的绣工,一开始其实大多都是她少女时代手把手教出的闺蜜,被她召集拿起曾经最熟悉的绣花针,靠着出色的技艺发挥余热。

  至2006年,潮绣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在潮州市湘桥区政府的帮助下,李淑英潮绣研究所在绣庄的基础上成立了,李淑英任所长,专门负责潮绣的传承研究工作,并把甲第巷的一座资政第老屋作为其工作基地。

  “现在学潮绣的人少得可怜。”李淑英说,为了更好地发扬潮绣的魅力,李淑英潮绣研究所对于全国各地慕名来学潮绣艺术的学徒都没有收钱。除了免费教学之外,李淑英还免费提供潮绣技艺培训学习所需的一切用品,她希望有人能将自己掌握的潮绣200多种技法传承下去。

编辑:高哲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