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 陈司悦 刘灏)今天(1月27日)上午,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23位来自各党派各团体的政协委员登台发言,为广东未来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大会现场。记者 刘灏 摄
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积极落实乡村振兴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担当改革先锋队、排头兵。”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秘书长董桂英在发言中提出,我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进一步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激活农村人才资源,激励农民创业致富,激发乡村振兴“头雁效应”。
省政协委员董桂英。记者 汤文诗 摄
除了加强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也是乡村振兴的一大重要引擎。当下,民宿经济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升级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体。广东天一星际律师事务所主任、广东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毕亚林建议成立民宿协会,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让农村的“人气”旺起来,从而带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省政协委员毕亚林。记者 汤文诗 摄
多领域关注共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促进港澳与内地联动发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一国两制”事业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是引领广东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要求。在大会发言中,众多委员将目光聚焦在“粤港澳大湾区”问题上。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最重要的战略定位,也是广东切实承担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责任主体的职责。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琦建议在粤港科技合作上大做文章,加强制度创新,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港—深—广科技走廊宽阔而通畅;同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变革的交汇口,发挥广东自身优势,引领中国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省政协委员梁琦。记者 汤文诗 摄
香港是广东企业及个人现金管理、外汇兑换、融资、投资和对冲等财资活动的主要平台,截至2017年年底,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广东企业约占21%。先机环球投资香港负责人何闻达建议,设立特定双向跨境人民币账户,容许结合境内外人民币资金投资合资格项目通过“封闭式循环”维持跨境资金流动秩序,便利个人理财,将大湾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省政协委员何闻达。记者 汤文诗 摄
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委会主委、深圳市卫计委副主任常巨平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具有显著后发优势,应该合理的规划发展,建立大湾区三地协调机制,开拓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资源,以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常巨平。记者 汤文诗 摄
民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中山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主任汪华侨从医疗卫生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了建议,随着“一带一路”、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大湾区与内地其他地区以及粤港澳乃至全世界之间往来越来越频繁,防范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是大湾区必须共同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他认为,应完善和创新合作机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传染性疾病一体化防控体系,为大湾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
省政协委员汪华侨。记者 汤文诗 摄
加强政策扶持助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作为中国最大经济体,也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为全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表率、树标杆。委员们围绕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
深圳金雅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青年商会会长黄仕坤建议我省推进智慧供应链产业发展,营造智慧供应链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培育、扶持一批供应链创新和应用示范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智慧供应链的融合;发展供应链金融,增强广东制造、广东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省政协委员黄仕坤。记者 汤文诗 摄
在提升民营企业政策获得感上,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国江建议政府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推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心全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省政协委员万国江。记者 汤文诗 摄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德兆则认为,行业协会为政府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之间建立了更有效的公共联系。我省有必要重视和支持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行业企业竞争力及提高政府处理经济活动的能力。
省政协委员胡德兆。记者 汤文诗 摄
会上,委员们还就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话题广献良策,23名委员的精彩发言,尽显委员们助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赢得全场阵阵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