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肖必良:以科技创新和制造业为中心,为湾区建设做出东莞应有贡献

2019-04-26 14:51 来源:南方网 柳剑能、靳延明、张琛平、郭文君、胡南

 

.

  “东莞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擦亮‘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招牌。”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肖必良日前接受南方网副总编辑柳剑能率领的采访组专访时表示,东莞将按照“湾区所向、港澳所需、东莞所能”,“打造一个中心,强化三个功能”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以科技创新和制造业为中心,充分发挥东莞现有的产业和科技创新基础,为湾区建设做出东莞应有的贡献。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肖必良接受南方网专访。南方网记者 鲁飞 摄

  举全市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记者:《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以来,东莞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肖必良: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我市把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我市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纲”,把“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作为东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和价值追求,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发展空间拓展等“六大工程”,全力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规划实施体系加快构建。成立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成立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5个专项小组。起草了我市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要点等系列配套文件,全力推动规划贯彻实施。

  东莞正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功能、强化扩大开放合作的示范功能、强化现代优质生活的服务功能。图为东莞市区。

  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发展能力全面增强。深入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召开科技创新暨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大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提出设立大湾区大学申请,将在滨海湾新区威远岛建设大湾区大学。

  三是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加快打造。出台“重特大项目招商十条”“高质量利用外资十条”“非公经济50条”等新政策。制定出台《东莞市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谋划布局五大领域、十大重点产业。在香港举办莞港产业合作联合推介会,成果显著。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牵引下,今年1-3月,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68.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先进制造业增长11.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3.9%,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4.6%。

  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内联外畅水平不断提升。推动深茂高铁途经东莞滨海湾新区并设站。协调广铁集团在虎门站新增20多趟列车停靠,市民无需辗转便可直接乘高铁至香港、北京、上海。南沙大桥(原虎门二桥项目)正式通车,成为《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投用的重大工程。莞番高速一期工程也于4月25日正式通车。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带动下,今年1-3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71.2亿元,同比增长25.5%。

  4月2日中午12时许,南沙大桥正式向社会车辆开放通行,通车后,桥面交通井然有序。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石磊 郑一见 摄

  五是高起点规划建设重大平台,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滨海湾新区“二横五纵”骨干路网加快推进,沙角电厂两台燃煤机组关停,紫光芯云产业城、OPPO智能制造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全面启动中子科学城建设,组建中子科学城管理局,携手深港申请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水乡新城控规完成公示,启动区项目加快推进。银瓶新区完成海绵城市规划编制,粤海产业园一期建成开园。

  六是加快推动落实便利港澳居民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优质生活圈初见成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与澳门两所高校开展保荐研究生、本硕连读项目合作。支持港澳学生享受积分入学和企业人才子女入学优惠政策。将港澳人员纳入失业登记管理服务体系,同等享受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等各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七是全市形成浓郁学习宣传氛围。自《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规划纲要》,通过培训、讲座、宣讲等多种形式,深刻领会《规划纲要》精神与内涵。

  以“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为目标打造重要节点城市

  记者:《规划纲要》提出,支持东莞打造重要节点城市。请问东莞将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重要节点城市?

  肖必良:过去40年,东莞是改革开放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在《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的历史阶段,我市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举全市之力推进大湾区建设,以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为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湾区所向、港澳所需、东莞所能”以及“打造一个中心,强化三个功能”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以科技创新和制造业为中心,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和科技创新基础,为湾区建设做出东莞应有的贡献。

  中子科学城规划建设见成效

  记者:2019年,东莞全面启动中子科学城规划建设,作为广深港澳科技走廊上重要节点城市,请问东莞将如何建设中子科学城?

  肖必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子科学城的规划建设已初见成效,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正在加快集聚:一是顶层设计基本成形。《中子科学城发展规划》《空间概念规划》《科学功能规划》已基本成形。二是城市功能配套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交通网络、科普服务单元、环境品质提升等城市功能配套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三是重点科研项目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散裂中子源的影响力不断体现,目前建成的3条谱仪已完成来自英国剑桥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40余项用户课题研究,未来3年将新建7条谱仪,并向更多用户开放。

  图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下一步,中子科学城将瞄准散裂中子源、南方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研究方向,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医疗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五大核心领域,规划构建涵盖基础研究、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的4大重点实验室、5大前沿交叉技术平台和5大产业创新平台。

  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记者: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东莞市出口机电产品1350.4亿元,增长16.3%,占同期东莞市外贸出口总值的78.3%,东莞已成为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城市。请问,东莞将采取哪些举措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肖必良:制造业是东莞立市之本,东莞也被誉为国际制造业名城。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工业企业超过15.7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

  东莞长安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全镇智能手机配套率达99%,手机出货量位居全国第一。图为长安vivo自动化生产车间。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结合《规划纲要》精神,为充分发挥东莞的优势,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点抓好:一是“抓创新”。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深度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构建源头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成果转化体系和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全面增强创新能力。二是“重招商”。瞄准五大领域十大重点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五大领域,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终端、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池、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十大产业),成立投资促进局,开展新一轮产业招商行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三是“促转型”。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记者:在今年东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首批27个重点项目中,东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将为东莞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提供支撑,建成后将西接广州、南连深圳,主动对接高铁和城际轨道规划。在完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方面,东莞今年的重点布局和开工建设情况怎么样?

  肖必良:今年春节假期刚过,我市就举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批重点项目集中动工大会暨轨道交通1号线项目全线动工仪式,首批集中开工的2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34亿元。

  接下来,东莞将着力强化交通枢纽功能,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推进赣深高铁(东莞段)、佛莞城际建设,开通穗莞深城际;推进深茂铁路(东莞段)、虎门高铁站站场扩建工程开工建设,规划建设地铁连接深圳、广州,构建高效便捷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网络。

  东莞水乡新城对外轨道交通线2条,分别为穗莞深和佛莞惠城际轨道,两条城际轨道在望洪枢纽站交汇。图为望洪枢纽站。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高标准、高起点、高品质推进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

  记者:《规划纲要》提出,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请问东莞有哪些政策考虑和具体行动与香港、澳门合作?

  肖必良:东莞滨海湾新区位优势良好,总面积84.1平方公里,是珠江口东岸主轴唯一连片待开发区域,属于东莞城市规划“三心六片”一个重要核心地区,与深圳西部联系便捷。

  图为东莞滨海湾新区。  

  滨海湾新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与港澳协同发展,与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澳门中华总商会等知名行业协会、企业、高等院校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和备忘录。海芯大道、湾区大道等一批骨干路网建设加快推进,两个滩涂填海项目进入实质性动工,紫光芯云产业城、正中创新综合体项目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OPPO智能制造中心、虎门港综保区建设正式动工,新区建设迈入快车道。

  同时,滨海湾新区下大力气加强环境治理,打好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与深圳合作推进茅洲河、石马河等跨市河流治理,使该地区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下一步,东莞将继续高标准、高起点、高品质统筹推进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扩大对港澳地区的开放和合作,支持港澳参与新区开发建设。一是以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城项目为带动,强化港澳合作承载,加快启动就业创业配套政策研究工作,为港澳台人才落户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二是邀请香港港铁公司参与滨海湾站TOD项目建设,探索共同参与滨海湾站项目策划、建设、运营等各个阶段工作。三是拓展与港澳地区在金融、医疗、法律、会计、教育、人才等领域的产业对接,推动港澳现代服务业在新区集聚,形成东莞与香港产业共济发展。

  积极增加港澳青年可享受的就业创业补贴政策项目

  记者:《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推进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请问将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吸引港澳青年到东莞创新创业?

  肖必良:经过多年努力,松山湖(生态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已具备一定基础,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港澳人才的广泛认可。一方面创新创业基础良好,松山湖创新创业基地环境优美,研发平台、孵化器、创新创业设施众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另一方面,部分港澳创新团队及港澳青年入驻,创新创业效果已初步显现,已建成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粤港机器人学院和国际学校等一批创新载体,共有37家港澳创业企业在松山湖园区落地发展。

  图为东莞松山湖。

  此外,我市出台了《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简化港澳项目在松山湖创办企业的注册流程,为港澳项目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务。将港澳青年纳入东莞失业登记管理服务体系,同等享受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为港澳青年提供小额创业贷款贴息,最高可申请20万元的小额创业贷款。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港澳青年在东莞就业创业。

  下一步,东莞将积极研究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大力推进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创业孵化平台建设,配合落实在东莞就业港澳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有关政策和港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港澳青年人才引进政策,全力以赴为港澳青年在东莞创新创业提供最舒心的服务、营造最优质的环境。

  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今年两会期间,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接受采访时表示,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请问东莞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肖必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建设。

  宜业方面,东莞要打造高品质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推进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建成市民服务中心,完善网上办事大厅。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加快建立国际高标准的投资贸易制度规则。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减税降费政策,加快构建非公经济“1+N”配套政策体系。

  宜居方面,在城市空间布局上进一步优化,全力提升城市品质。把高品质作为不懈追求,以“匠心精神”和“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管理,努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内涵,持续增强城市的人性化和舒适度。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涵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高品质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吸引港澳居民在莞学习、工作、生活的政策措施,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高品质生活服务体系,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统筹:柳剑能、胡智勇

  策划:江强、唐莉娜、张莹、何静文

  采写:柳剑能、靳延明、张琛平、郭文君、胡南

编辑:廖晨星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