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东莞与名校联合培养逾千名研究生

2019-08-23 10:37 来源:南方网 吴擒虎

  8月22日,在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李键辰正研究高端新型电路板的接孔。拿起手机,他比划着介绍:“一个手掌大小的电路板,就有几千个接孔。孔的质量直接影响元器件焊接后板材的使用效果。一个孔做错,产品就算失败。”

  李键辰是东莞“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第一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日前他已正式到生益电子报到,将在企业导师带领下,在东莞完成研二、三年级的课程。

  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黄天梁介绍,东莞过去通过成功吸引全球富有的人来投资和全国相对贫困的人来务工,造就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东莞要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人才来东莞贡献智慧,实现创新驱动和更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以科技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探索新工科教育模式,创造性地前移招才引智环节,受到多家高校、科技企业和青年学生欢迎。到今年7月,和李键辰一样到东莞开展学科实践的研究生共1127人,其中博士211人,硕士916人,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88所高校。

  借高校之力

  为创新发展积蓄人才动能

  来到东莞,既为名企吸引,也被创新的培养模式打动

  李键辰是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浓眉大眼、阳光帅气。为报考“东莞专项”,他们在一年内修满了其他学生两年才能修满的学分。李键辰说:“华为、OPPO、vivo等行业龙头企业都在这里。我对东莞充满了好奇。”

  8月9日,东莞举办2019年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迎新仪式,这是首批“东莞专项”研究生。“东莞专项”是电子科技大学和东莞合作,学校提供生源,东莞市政府提供政策保障,企业提供培养(实践)项目,形成一种新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这种直面企业技术现实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是工科教育的重要创新,吸引了很多有志到企业研发的青年研究生。

  和李键辰不同,博士邱杰到东莞实践,则经历了几番波折。邱杰本科保送研究生时,导师推荐了国内多个名校,但邱杰更想选择去研究院所做贴近应用类的研究。邱杰看到中科院高能所正在研究的,正是国际前沿而又服务国家科技发展的技术,因此选择到中科院。他先被分在北京,而东莞散裂中子源项目一直吸引着他,最终经过换导师、换区域,他终于如愿来到东莞。

  为吸引学生到东莞实践,东莞出台系列奖补措施,并形成了“1+1+4”的研究生培养(实践)政策体系,从基地研究生培养、培育机构管理、工作站认定管理、基地导师管理等方面加强工作保障,并着力解决住房等后顾之忧。例如,在东莞市内企业进行培养的研究生,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2500元,年累计最高补助金额为5万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500元,年累计最高补助金额为3万元。

  东莞还注意加强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发挥不同高校和学生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成立“研究生俱乐部”,促进在莞研究生对东莞及其产业、企业的深度了解,壮大来实践研究生的“朋友圈”。加大与香港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合作,积极引进香港高校的学生到东莞实践培养,借香港高校之力,为东莞创新发展积蓄人才动能。

  面向重点产业

  建立“项目人才需求库”

  李键辰是首批“东莞专项”研究生之一。通过“双选”,李键辰和3名同学来到生益电子,开始为期两年的实践。学校和企业都有导师辅导他们。这种实践经验,比书本学习更直观实用。李键辰说,将来找工作时,企业也会更看重实践能力。

  在散裂中子源,邱杰协助导师利用中子研究工程材料。他说:“通俗地理解,我们的工作就像贴瓷砖,看材料哪里有裂缝、是否完整。”例如,飞机叶片和高铁轮毂材料,如果材料中有裂纹,在高温高速下,裂纹从纳米级扩展到微米级,就易产生事故。

  在东莞一年,邱杰眼界大开。“你会感觉到,在这里接触的都是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比如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他扬起双手说,“这里的科研平台让人大开眼界!”

  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实行“企业导师+高校导师”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课程在研究生所属高校完成,高校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理论知识;专业实践在东莞市研究生培养基地完成,企业导师指导研究生专业方向的前沿技术及应用发展。通过“理论+应用”两手抓,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实现“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

  东莞走出“1个培养(实践)基地+N个合作高校”的集约发展方式,借助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政府公共服务等资源的集聚优势,整合集聚政、校、企多方资源,用“政府牵线、校企对接、项目聚人”的模式,培养适合东莞创新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东莞市政府在松山湖为在莞研究生搭建了常态化的学术和科研交流平台,依托名校研究生发展培育中心,在莞研究生实际上享受类似当年西南联大那样的名校聚集效应,同学们既有本校的同学,也有东莞同学,来自各大高校研究生在这里进行密切交流。这里定期为研究生举办学术沙龙,邀请行业专家和学术大咖与他们交流、带他们走进东莞的名企,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等。

  针对东莞重点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向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征集科研项目人才需求,建立了“项目人才需求库”。截至今年8月,已有278个企业的548个项目,共计2935名研究生的岗位需求入库,其中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生物与新医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新能源与环境保护等行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

  营造优越环境

  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最近,董志芳正在斯里兰卡出差。与其他名校研究生不同的是,董志芳已在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工作了十多年,此次“回炉”读研,又到东莞超盈工作和实践。

  在东莞的十多年,董志芳和公司一起成长,也见证了东莞的巨变。在此过程中,董志芳从一名营业员成长为销售经理。但随着纺织行业的转型,她希望回校园沉淀自己,系统地学习纺织行业知识。2017年,她考取了湖南工程学院纺织工程专业的研究生。目前,她研究的课题纬编无缝针织,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帮助下,已发表论文1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个。

  学历提升了,就业选择更多,为何还要回东莞?董志芳说:“我对东莞有感情,更对超盈纺织充满信心。”东莞交通便利,生活工作方便,她已在麻涌置房落户,东莞已是她的第二故乡。

  像董志芳一样,这些人才来到东莞,为近200家企业、研发机构提供了人才支撑,很多人在毕业时决定扎根东莞。近期,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对已完成实践签离并就业的128名研究生调查显示,毕业留莞就业的有57人,留莞率达44.5%。

  东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人才落户,近年来,东莞出台了特色人才、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40余项人才政策,打造招才引智、人才交流提升、专业人才服务等平台;连续3年共对180名市内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支持,最高给予每人30万元扶持;对于选择落户东莞的高学历人才,可享受人才入户、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诸多支持政策,为人才安居乐业创造了优越环境。

  面对来自国内外88所高校的1127名研究生,科技部门将用更大的诚意、更完善的政策、更全面的服务,向来莞实践的研究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实践课程和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近些年,由于东莞产业链配套齐全,越来越多的大湾区企业投资东莞,除华为、顺丰、大疆、大族激光之外,大湾区众多知名企业,也都纷纷投资东莞,这就将给东莞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国家级创新城市的创建、城市品质的提升、滨海湾新区的打造、十百千万的人才引进政策的出台等,都将让东莞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全媒体记者 吴擒虎

    通讯员 梁健锋

 

编辑:刘泽琦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