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六大质量”全面提升 深圳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2019-12-03 15:5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吴德群 何泳

  深圳最大工业投资项目的TCL华星整整成立10周年,从追赶者跃升为引领者,跻身全球面板行业前五强,一路上演“深圳速度”“深圳质量”;一年一度的深圳读书月,已然成为这座年轻城市的文化名片,全民阅读让城市富含“养分”;杜鹃花开,满城出彩,“生态深圳”上半年空气质量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3……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更有温度,天更蓝水更绿,城市管理效率更高,政府服务更加贴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大质量”全面提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华为、中国平安、中集、TCL华星、招商银行等深圳本土企业,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度深圳质量指数测评值87.38,较2016年提升2.4,经济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前,深圳经济稳中向好。2018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24221.98亿元,位列全国第三,同比增长7.6%,增幅在国内大中城市前5名中位居第一。今年前3季度,深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0.1:40.2:59.7调整为今年前三季度的0.1:39.3:60.6。

  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发展源动力。201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GDP占比约4.2%,与世界最高水平的以色列相当,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实现全国城市“十五连冠”。目前,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逾1.4万家。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和8.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1.4%和66.0%。

  单位面积产出更高,GDP更绿。去年,深圳每平方公里产生GDP12.13亿元,为全国第一;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2%、6.66%,展现出较高的经济质量。

  文化软实力彰显城市魅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道路上,深圳正交出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从边陲农业县到“设计之都”“阅读之城”“创意之都”“全国文明城市”,深圳文化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让城市日益成为市民诗意栖居的家园。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在城市精神、文化品牌、公共文化服务、现代文化产业等领域打基础、补短板、谋长远的创新举措,为深圳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深圳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据统计,2018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21.77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0%。

  文化深圳,气象万千,引人注目。在深圳,有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城,有全国第一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有五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荣光,有公共性文化场馆“零门槛”的首倡之举,有文博会、文交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国家文化对外贸易基地等国家级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成功举办“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改革开放再出发”大型综艺演出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顺利通过部委专项督查。文化产业交流活动活跃,第十五届文博会规模继续扩大,保持“文化产业第一展”地位。

  社会建设质量提升城市“温度”

  深圳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圳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去年,深圳九大类民生支出2772亿元,占财政支出64.7%;完成民生微实事1.2万件。

  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去年,深圳新增幼儿园学位2.3万个、公办中小学学位6.3万个;新增三甲和三级医院8家,高层次医学团队57个;“健康深圳”建设全面提速,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至24.27%,市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25岁,比2009年提高近3岁。

  “宜居深圳”促进安居乐业。深圳启动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着力构建市场商品住房、政策性支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4:4:2”的多层次、差异化、全覆盖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去年,深圳安居工程项目供应4.6万套,建设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9.65万套;今年上半年,深圳已实现供应13630套,建设筹集2.5万套。

  生态质量成为城市新“名片”

  碧水蓝天,深圳城市亮丽“名片”。

  深圳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今年上半年,深圳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3,仅次于海口、拉萨;PM2.5平均浓度降至21微克/立方米,为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低水平。

  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今年上半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总体呈现快速改善势头。全市7个考核断面中的5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V类标准,达到国家、省相关考核要求。全市159个黑臭水体中,146个已基本不黑不臭。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深圳高效推进“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绿色产品认证体系试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据悉,深圳因环境治理成效突出,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经验全省推广。

  城市建设管理质量展现新风貌

  这段时间,勒杜鹃花展走红,尤其是周末,大批市民到莲花山公园赏花,场面火爆。

  这样的场景,得益于深圳加大投入,提升市容市貌。目前,深圳正加快建设世界著名花城和国家森林城市,新增立体绿化30万平方米,全市公园总数达973个;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40.68%,绿化覆盖率45.1%;建成总长2448公里的绿道系统,绿道覆盖密度居全省第一。

  智慧城市建设领跑全国。深圳建成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连接10个区和72个部门,日均数据交换量超过1600万条。2018智慧中国年会发布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结果,深圳综合得分全国第一。

  打造最干净城市。去年,全市环境卫生指数得分86.64分,较上一年提高9.62分。

  政府服务质量创造发展新环境

  秒批,已经成为深圳提高政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新名片。

  目前,深圳营商环境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出台营商环境改革“20”条,推出40余项“秒批”、300项“不见面审批”、建设项目审批“深圳90”等举措。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开办企业便利度。截至目前,商事主体增至311万户,其中企业197万户、增长11.6%,创业密度保持全国第一。

  “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型政府取得新进展。深圳上线“i深圳”统一政务服务APP,企业及个人办事更方便。截至今年上半年,“i深圳”实现57%个人事项和40%法人事项移动办理,年底前实现95%以上个人事项和60%以上法人事项可移动办理。

  阳光型、法治化政府建设取得新成绩。深圳两次获中国法治政府奖,获中国法治政府十大典范城市之一;连续五年获得全省依法行政考评“优秀等次”,地级以上城市位列第一。

编辑:谢伟东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