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 何雅柔 吴诗航)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尤为关键。在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人才建设、产业兴旺、教育育人等多个方面积极建言,共话乡村振兴良策。
谈人才:用能人为乡村振兴添新动能
省政协委员周世明(南方网记者 王泽琦/摄)
“农村需要有担当的‘当家人’。”来自农业界的周世明委员在14日委员通道亮相时掷地有声地说。从知青下乡到种花卖花,再到涉足生态农业,扎根农业30年的她深知农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迫切需要一批有情怀有智慧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农村真正需要的是‘有道德、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周世明说,她建议要培养乡村治理能手,推动解决农村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多方面问题。
除了当家人之外,乡村振兴也需要乡贤的加入。在民革广东省委的集体提案《关于发挥新乡贤在促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作用的提案》中,他们认为,乡贤人物是一笔宝贵财富。这些人大多曾为官或从教,不仅有乡土情怀,也有现代的知识、技能和新的文化视野,可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民革广东省委建议,可以通过实施新乡贤培育与成长工程、加强新乡贤与当地政府联系,设立扶贫基金,引导更多资金流向贫困乡村。
谈产业:用技术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广东江门新会是“中国陈皮之乡”,新会陈皮更是被誉为“广东三宝”之首。据省政协委员、民建蓬江一支部副主委罗青峰介绍,目前,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运行良好。
经过近三四个月实地调研,对比四川三台县等地,政协委员们发现广东省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面临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地品牌保护不强等问题。罗青峰等人将研究结果写进了民建广东省委的集体提案《关于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推动我省乡村振兴的建议》。
“农产品门槛较低,亟需政府及有关法律部门在各方面进行规范,才能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罗青峰表示,提案建议可将特色产业纳入“市长工程”、“县长工程”,并出台广东省针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立法保护等地方性法规,推动地理品牌立法。
省政协委员岳学军(南方网记者 何雅柔/摄)
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岳学军则从智慧农业的角度阐述了技术对岭南特色农产品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最新技术融入到农业发展,是我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岳学军说,她建议要加大在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广泛搭建智慧农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让农业人工智能产生经济效益。
谈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从教多年的民盟省委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陈彩燕长期关注乡村教师队伍的发展。参加本次大会之前,陈彩燕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前往韶关、湛江、潮州等地进行调研,将研究结果整理成《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的提案。
她发现,乡村教师编制不合理,缺编问题凸显,老龄化严重,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在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不容忽视,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老师对乡村生态改善的意义不仅是育人,也是乡村文化的体现。”陈彩燕强调。
陈彩燕建议,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科学核定乡村教师编制,持续扩大“五年一贯”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规模,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培训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
如何更好地将教育资源引向粤东西北等地?致公党集体提案《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精准扶智”工程,巩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里提到,建议抓住5G网络建设的契机,开展“精准扶智”工程。通过统一规划和推动发达地区学校对落后地区学校开展智慧教育的对口帮扶工作,让贫困地区共享发达地区甚至国际中小学的教学、名师等资源,力争让优质教育资源“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