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东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

2020-09-23 09:28 来源:南方网 张子俊 朱怡颖

  南方网讯 8月,台风“海高斯”趋向广东,经历7月台风“空当期”,其强度如何、何时登陆广东、如何防御?人们对“海高斯”有些担忧。但很快发现,微博、微信、报纸、电视等多渠道,都实时播报着台风动向,随着台风逐渐靠近、登陆,各地有序发布台风预警,居民手机收到预警短信。台风虽强,但防御不乱。

  台风及时播报、全覆盖预警的实现,是广东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广东常年遭受台风、暴雨、冬季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气象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

  2012年,广东启动气象现代化建设试点,并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随后,于2016年启动第2轮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至今,广东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已由2015年的0.36%降至2019年的0.23%,同时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经济损失,比“十二五”时期平均值分别下降40%、77.6%。

  “改革和创新,是推动这轮建设的有力抓手。”省气象局负责人表示,全省气象部门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手,将防灾预报作为重点,同时完善精细化预报体系,并服务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到今年底将如期完成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水平不断提高。

  完善制度▶▷气象灾害防御制度体系更健全

  第2轮建设,要求广东到2020年建成“过硬的、经得起检验的”气象现代化,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完善的制度基础。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社区防控成为重点,农村社区因各项条件相对薄弱又成为难点。而在广东,全省一万多个农村大喇叭“灵魂喊话”,科普防疫方法等,成为农村疫情防控中的利器。

  大喇叭背后,是广东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的支撑。目前广东已建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102个,并出台相应地方标准。并与省应急管理、交通、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建立预警信息联合发布机制,2016年来发布多部门联合预警信息36亿条,实现重大灾害预警全网发布常态化。

  预警信息发布体系之上,是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制度体系。广东落实《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各级政府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并出台《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全国首部夯实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主体责任的省级政府规章。另外还修订《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广东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等,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社会公众主动防御机制和停工停课机制。

  同时,广东还探索出一条多部门高效合作联动的机制。全省气象部门参与广东“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据共享、业务系统互联,应急指挥决策辅助系统汇集了17个部门55类数据。还与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海洋、水文等多部门,建立更加紧密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联合会商、联动发布机制,实现全省21个地级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全覆盖等。

  建立制度,也不断改革制度,第2轮气象现代化建设也伴随着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开展气象服务市场监管,推进监管信息共享,开展信用联合惩戒,初步形成“政府监管有依据、告知承诺有备案、质量监督有系统、社会引导有评价、服务优化有保障、协同监管有合力”的气象服务市场监管体系。

  创新技术▶▷天气预报服务精细到网格

  在日渐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制度基础上,广东气象部门创新技术,逐步提升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实现精准化、精细化预报。

  去年,台风委员会第51次届会在广州举行,广东气象局因在台风防灾减灾方面有突出贡献获得“金塔纳减灾奖”。其中的关键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台风精细化预报体系。针对台风,广东构建起由卫星、雷达、海洋浮标、石油平台等组成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其中雷达观测网为全球最稠密,12部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网覆盖全省,实现同步观测、数据分发、在线监控等。

  另外,广东将台风监测防线向外海推进200公里,建立起三道监测警戒线。第一道警戒线离岸200公里,有8个石油平台自动站;第二道警戒线离岸100公里,有4个大型海上浮标站;第三道警戒线离岸50公里,有49个海岛自动气象站,台风防御准备时间增加5小时。而对台风暴雨预报已精细至乡镇,登陆广东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偏差从87公里降至69公里,其中12级以上台风的偏差更是缩短为55公里。

  除台风防御外,全省气象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备。2016年以来,建成茂名电白、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完成17个国家地面气象站搬迁与建设、16个综合气象观测场标准化改造。海洋气象监测范围,从离岸100公里延伸至300公里。

  另一方面,广东的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已建成“9—3—1”Grapes区域数值预报模式体系,1公里模式为全国首个超高分辨率业务模式。并研发台风区域模式集合预报系统,南海台风模式水平分辨率从36公里提高到9公里。

  气象预报是接近真相的过程,广东也正通过完善智能网格预报体系,减小预报误差。融合“互联网+”发展,省气象部门率先在全国建立具有自动化预报订正、智能化产品生成、定向化风险预警等的精细化数字网格预报业务。其中,智能网格预报时效从5天延长至10天,空间分辨率由5公里提升到2.5公里,时间分辨率从逐3小时细化到逐小时。具体来看,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至72%,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时间平均提前量增加至80分钟。

  针对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难题,全省气象部门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应对能力。研发了冰雹自动识别预警技术,实现冰雹概率计算、强冰雹自动监测和强冰雹风暴预警。在佛山建立龙卷风预警研究机构,2018年3次提前30分钟以上准确预警龙卷风,实现我国龙卷预警的历史性突破。

  优化服务▶▷服务经济民生成效显著

  今年疫情初期,酒精消毒液等供应紧张。遂溪国投广东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准备生产,但酒精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天气影响。获悉这一情况后,遂溪县气象局服务人员去到该公司,将大雨、雷电、寒潮等恶劣天气的信息送上门,联系公司将露天堆放的7000吨陈粮稻谷盖好。气象部门还专门为酒精灌装区进行防雷防静电检查,保养自动气象站设备,对气象通信网络进行检查等。终于在2月17日,一桶桶酒精消毒液从公司装车支援疫情防控一线。

  当前,针对电力、港口、民航、危化、旅游等重点行业,广东已建立专业气象服务团队,3600多家重点单位纳入服务范围。而保障重点行业、领域,仅是广东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角。如何优化气象服务,让全社会共享气象现代化发展成果,也成为广东第2轮更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点。

  省气象部门不断丰富气象服务产品,同时拓展其覆盖范围。目前,基于“智能网格预报+多源数据”,已向公众提供全国范围内任意位置的天气服务,并建立多渠道入口的预警信息定制平台,为公众提供预警信号、天气短信定制服务。

  随后,开通多渠道方便公众获取预报信息。将台风路径、春运服务等接入粤省事小程序、南方+APP,缤纷微天气小程序接入交通、旅游等公号,并新增今日头条客户端、QQ弹窗等信息发布渠道,最大范围覆盖最广公众。其中QQ弹窗推送预警信息覆盖全省2600万在线用户,广东天气微博群粉丝数达1200万,三大运营商发布全网预警短信超10亿条。

  预报之外,还开创气象保障生产发展新模式。在全国首创气象指数融入巨灾保险,建立以气象灾害等级为触发机制、“赔付在先”的巨灾指数保险模式,实现巨灾保险项目公开透明高效理赔。2016年以来,全省巨灾保险赔付保费超11亿元,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气象服务也正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去年起,18个县开展中央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全省100%家庭均可自助利用一种以上渠道获取气象公共服务,并建成乡镇气象服务站1551个,建立超3万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实现全省所有行政村至少有一种技术手段可以获得预警信息,努力解决了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难题。

  另外,还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有新作为,完善气象环保联席会商制度、合作共建珠三角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等。还构建气候标志评定指标体系,塑造“岭南生态气候标志”自主品牌,助力博罗、龙门、连山、揭西等4县(风景区)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广东气象现代化建设能走在全国最前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高位推动和正确指导,以及各部门共建共享和通力合作,也离不开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显著增强。”省气象局负责人表示,但对照国家战略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省气象现代化水平还有差距:一是监测预报预警基础能力与“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有差距;二是气象科技核心技术水平与气象“科技创新高地”的定位有差距;三是智慧气象服务供给能力与“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需求有差距;四是气象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与“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要求有差距。这些突出的短板不足,将在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努力解决,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

  作者 张子俊 朱怡颖

编辑:詹海珊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