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佛山市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佛山市顺德区

2020-10-14 19:14 来源:南方网

    一、佛山市顺德区

  (一)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状况

  2019年顺德区共认定区级创业孵化基地22个,主要集中于大良、容桂、北滘、乐从、陈村、龙江、杏坛七个镇街,孵化面积近36.5万平方米,其中投入孵化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有13家。基地在孵的企业接近1800家,累计带动就业3.5万人。2018年,广东工业设计城获评全国第四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广东省第三家,佛山市首家。另外,北滘电商创业中心成功升格为“广东顺德电子商务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并获得广东省人社厅专项资金支持。其次,从孵化基地项目上来看,大都以软件行业类、生物科技类、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类、新材料等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为主,从而可以通过孵化基地的高新技术带动顺德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达到以点带面,从线到面,逐步形成辐射全区的区域内部大合作、大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创业孵化基地特色突出,成效显著

  1、建设运营主体多元化。顺德区区级孵化基地分别由社会资本、高校、政府等不同主体投资建设,建设主体多样化,有利于充分利用所在行业资源,形成优势互补。

  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孵化基地。广东工业设计城、北滘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由北滘政府投资设立,并引入高水平的运营商提供运营服务,是以发展当地经济、稳定就业、推动科技成果创造性转化为目的的,服务于初创企业,体现了辖区政府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广东工业设计城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社会共建”的创新发展模式,辐射效应极为显著,为顺德区政府培养新型产业和建设特色小镇提供了有益探索。

  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孵化基地。顺德创意产业园,作为顺德最早的创意产业“社区”,是由社会资本兴建运营,市场化程度高。顺德创客中心,由社会资本投入,打造成顺德首家创业者的公共服务平台和载体。该孵化基地市场运营机制灵活多样,具有高效的激励机制。社会资本投入的孵化基地,有着市场运作能力强,管理成本低、办事效率高、决策环节少,孵化方式丰富且灵活多样等优势。

  以高校为投资主体的孵化基地。广东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高新产业孵化基地分别由西安交通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运营,通过产学研合作,盘活利用校园资产对校内研发成果进行迅速市场转化。以高校、科研机构等为投资主体的孵化基地多以科研力量和技术优势为核心,拥有大批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和亟待转化为产业化的科研成果,能够实现企业和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在六年来,承接了人才培训服务委托项目20余项,服务企业300多家,在能动、电信、机械三个方向为美的集团培养在职工程硕士近百人,大大提升了美的集团的自主研发水平。

  2、功能区布局科学合理。孵化基地服务设施配套齐全,能根据项目需求对孵化园区功能进行科学划分。既有基础设施、经营场所、人力资源服务等基础性配套公共服务,又有人才引进、信息管理等高价值的升级增值服务,为处在不同阶段的创业者、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全方位、阶段性、个性化的专业孵化服务。

  中欧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基地、创业工场、创客中心、易客工场、新基孵化园设置众创空间,为初创项目提供低成本办公环境,创业初期享受租金优惠,小至一个办公卡位都可以出租,创客只需支付低廉的租金就能拥有自己的工作室;顺德创意产业园、北滘电子商务中心设置大学生孵化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针对性创业服务及资源共享,助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市场竞争力。广东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德美新材料科技园提供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实验室),进行共性技术研发,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西安交大研究院与美的集团家用空调项目的研发团队在制冷、节能、噪音等方面达成长期合作,促进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全区创业孵化基地中,设立众创区(孵化区、创业体验区、联合办公区)的占75%,设立成果展示区的占33%。

  3、孵化成效显著。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国家推动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是培育初创中小企业、创新企业家、发展科技的一方沃土。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在于提供优质服务,因此检验创业孵化基地成效的标准并不在于它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而是孵化成效。其中,广东工业设计城孵化出科凡家居、宏翼设计、六维设计咨询、青鸟工业设计、方块科技、米朗设计,库尔兹设计等成长性良好的企业,其中宏翼、青鸟等3家企业已完成股改,中国工业设计十佳设计公司中设计城占了3家,设计城共有5位设计师获评“2019广东省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顺德创意产业园孵化出广东公信数码有限公司、广东动易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豪申科技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中成功上市;北滘电商创业中心孵化出盈丰行网络科技、一石电器、浩腾网络等区域优秀电商企业;顺德商务和科技服务业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出碧沃丰生物科技、易涂得装饰材料、工大先行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德美新材料科技园孵化出德品高化工新材料公司、灵狐科技等具有成长价值的优秀企业。在2016-2019年全市优秀创业项目评选中,长安区孵化基地积极推送项目参选,共有22个项目获评优秀项目并获得市专项资金支持。

  4、基地定位清晰,行业特征明显。顺德区区级孵化基地定位清晰,已自发形成了不同的孵化体系和行业特色,有利于在孵化对象绝对项目数量不多时,突出差异化发展,形成协同式的孵化格局。其中广东工业设计城及创意产业园分别定位为为工业设计产业高端增值服务区及创意设计、文化产业特色园区,企业规模较大,部分骨干企业具有行业龙头地位。顺德商务和科技服务业创业孵化基地和广东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主要通过产学研合作,引入高校研发核心技术,面向初创型科技服务及商贸流通企业。德美新材料创业孵化基地充分整合德美化工多年发展积累的资源、经验、品牌等优势,全力服务于新材料行业初创企业。北滘电商创业中心以电商流通行业为核心,入园门槛低,园区内10人以下公司占94%,“草根创业”特征明显。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More方创业孵化基地为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服务。

  5、孵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大部分基地已搭建集政策扶持、创业指导、项目对接等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管理和服务。涵括为在孵企业提供产品设计、项目策划、市场推广等服务;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地和后勤保障;为孵化对象提供多项增值服务和特色服务,有融资贷款担保、解读政府创业政策、举办创业培训交流会等。如广东工业设计城服务相对完善,已在逐渐向综合型基地转型,其建立的交易、金融、知识产权转化、人才引进及培训、共性技术研发、品牌推介六大平台,初级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易客工场聘请国际专家顾问为创客导师,举办“创业周末”“外国社区party”国际性创业服务活动对接国际化资源。创业工场举办“创业大讲堂”“与天使约会”等品牌活动打造创业生态链条。

  二、南海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双创示范基地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广东金融高新区”)于2007年7月由广东省政府授牌成立,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定位“国际金融后台基地”及“现代产业金融中心”。根据《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为响应国家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加快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紧密围绕珠三角西岸产业发展布局,通过建设千灯湖创投小镇等重大平台项目,不断加快推动创新创业资源集聚融合。2010年,广东金融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提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战略,2014年。佛山市南海区已被评为全省首个“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广东金融高新区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渐成体系,成效亦走在珠三角前列。2015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成为全国首个“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的核心区;2016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成为广东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之一。

  2007年南海区出台《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从政府层面全面推动广东金融高新区创新创业资源集聚融合,促进区内创新创业资源协同发展,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此后十多年时间里,南海区先后出台了多份政策,从不同领域扶持奖励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2020年8月出台的《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促进千灯湖创投小镇产业集聚扶持办法(2020年修订)的通知》,对落户奖励、租金补贴等扶持作了优化,以吸引更多基金类机构落户创投小镇。政策的主要内容涵盖落户奖励、物业补贴、经营扶持、投资奖励、投资挂牌奖励等方面。围绕佛山本地制造业产业链部署创新创投链,以“互联网+”和金融、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为发展基础,以“制造业金融”为发展特色,以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为发展根本,未来通过千灯湖创投小镇专属政策,充分利用广东金融高新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产业金融优势。

  截至2020年8月底,广东金融高新区已累计吸引中国人保南信息中心、广发金融中心、友邦金融中心、汇丰环球营运中心、毕马威全球共享服务中心、海晟金融租赁等908家金融机构及创新型企业落户,累计投资规模超1410亿元。在广东金融高新区就业创业的金融白领人才从2016年底的3万人规模稳步增长至目前超6万人规模。截至2020年8月底,千灯湖创投小镇已引进包括粤科、深创投、IDG、集成创投等品牌在内的私募创投类项目719家,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超901亿元。

  千灯湖创投小镇于2019年8月28日开园,自小镇开园以来招商效果喜人,月均新增20个以上基金类项目,千灯湖创投小镇集聚了如IDG资本、深创投、达晨创投、清控银杏、粤科、粤财、广晟创投等品牌投资机构入驻。为提高产业项目和投资机构的对接成功率,创投小镇建设了投资机构库及标的项目库,并搭建了“线上+线下”的投融资对接平台。疫情防控期间,千灯湖创投小镇通过推出“云”咨询、“云”办事途径,为机构提供基金注册、变更,基金备案咨询,基金税务咨询等线上服务,机构无需到现场即可完成注册入驻流程。此外,通过“云”课堂等方式,围绕行业监管新规和投资项目推介等主题2020年内举办了22场线上直播活动,累计吸引2000多人参加。同时,小镇汇集多个创新平台,核心区已引入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广东隐形冠军研究院、港澳台及留学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中心、英诺创新空间等。

  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已于2019年1月投入运营,并投入3000万元对佛山众创金融街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与千灯湖创投小镇的创投机构形成创、投生态圈。2020年8月,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中心被列入2020《中国区块链产业园15强名录》。截至2020年8月底,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吸引近60多家金融科技创新团队进驻,其中10家企业被认定为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项目涵盖智能零售、区块链安全信息监测、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管理等应用场景。

  三、佛山市禅城区

  近年来,禅城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以区镇(街)联动、市场驱动的模式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园区建设,通过注入创新创业核心元素激活现有产业园区,打造四大双创园区为主体,多个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众创载体配套协同的“4+N”双创园区模式构筑成型,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链已经形成。2017年底,禅城区获批成为广东省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2019年,禅城区双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第16名,蝉联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8名。

  (一)培育创新创业平台,拓展就业空间

  实施区镇(街)联动,引导镇(街)打造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创新创业孵化器,搭建项目创业苗圃、孵化、加速、中试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共同打造“一镇(街)一品”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业舞台。重点建设绿岛湖·智荟、中国陶谷、华南创谷、丰收街·菁创聚等创新创业载体和“双创”示范基地。绿岛湖·智荟重点引进和孵化高端“智造”、大数据、科技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创新型企业累计已达450多家;中国陶谷重点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链块生态圈,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华南创谷“1+N”重点提供“互联网+”科技服务集成应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服务外包等科技创新服务,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集聚各类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创客之城”;丰收街·菁创聚重点塑造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提供企业(项目)落地服务、政企服务、人才招聘、企业联盟、商学院等一系列服务和资源对接。

  (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容量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以优化产业结构促就业,紧抓经济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佛同城深化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全球拓展的机遇,寻找适合中心城区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条件,重点围绕汽车及新能源、泛家居、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材料等五大产业方向,不断加快产业升级步伐。通过产业载体的升级打造、龙头项目的引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结构改善,全区泛家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汽车及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大幅提升,五大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明显,进一步推动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载体就业增容。2019年全区五大产业集群产值为1220亿元。其中,泛家居产业集群产值为662.29亿元;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为91.67亿元;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值产业集群为45.2亿元;汽车及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为154.58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为153.56亿元

  (三)推进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就业新增长点

  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有效发挥数字化创新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把支持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作为经济转型和促进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发展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展现和发挥新业态新模式对稳企业、保就业的促进作用,使其成为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推动“互联网+”新经济,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截止2019年,完成培育15家“传统生产+云计算”企业、3家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以及10家大数据等领域的相关企业,并完成5家企业的机器换人工作。

  (四)政策扶持激发创业活力,发挥孵化基地创业带动就业效应

  坚持政策先行,优化和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先后出台了《禅城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办法》、《禅城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佛山市禅城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办法》等系列就业政策,并不断完善“通济才智”人才政策,拓宽扶持范围,优化服务内容,推动人才政策提质增效,进一步激发创业活力。同时,搭建创业平台,举办创业大赛。通过举办“佛山(禅城)政校行园企就业创业系列活动”和“长安的导师·长安的创业合伙人”大赛,促进更多的优质创业项目及团队、人才落户禅城。持续推进佛山市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等孵化基地建设,加大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力度,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创业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建孵化基地,促使创业者在基地里孵化企业成功,通过规模化发展,带动全社会就业成效明显。目前全区共有创业孵化基地11家,面积达到19.78万平方米,可容纳经营商户1328家,孵化累计进驻企业1722家,带动就业人数15107人。

  (五)聚力关键领域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研究出台《佛山市禅城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行动方案(2015-2020年)》及《实施细则》、《禅城区促进创新研发投入扶持办法(试行)》等政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企业“育鹰计划”,推动“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创业孵化链条建设,为创业者提供由种子项目至产业化生产期间的一体化孵化工程。激活科技创新能力,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集中资源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产业化前景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同时,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构建以技术市场交易体系平台、产业垂直技术市场和企业开放式创新体系为主体的创新生态圈,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技术信息和技术成果对接服务。截止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省级孵化器)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众创空间7个;拥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重点企业实验室4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7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

  (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稳就业氛围

  加大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深化持续深化行政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提升企业和创业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营造稳就业氛围。一是释放政策红利,印发实施《佛山市禅城区支持企业家创业创新若干措施(“禅十条”)》,从助融资、促创新、强产业、扶成长四大类十个方面对企业作出扶持,涉及24条专属政策,帮助实体经济降本增效,让好政策变为“好用”的政策,累计发放扶持资金约10亿元。二是推进扶持政策标准化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聚焦企业申办政策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围绕“五个一”改革目标,实现全国首个试点扶持政策标准化改革,并初步建成“六个一”审批管理体系,实现审批时限大幅压缩、审批效能大幅提高。并依托区块链新型底层IT技术,开发办事“零跑腿”APP应用,落实185项“非接触式”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实现78个事项实现“零跑腿”,69个商事经营主题实现证照联办,每个主题需提交材料精简30%以上,平均办理时间缩短55%以上。三是实施惠企利民“金钥匙”工程,推动惠企服务平台与法人库对接,推送扶持政策精准度达86.6%。禅城区《首届(2019)珠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禅城区在珠三角26个区县中位列第一。

  (七)积极应对疫情,推进禅城经济加速重启

  新冠疫情发生后,在区委的领导下,迅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坚决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双促进”。疫情防控初期,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精准防控,采取严密的防疫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区内自产防疫物资“0”的突破,实现本地确认病例“清零”,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后,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全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推进经济重启。建立了企业复工复产应急机制、企业服务挂钩制度,及时出台《关于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坚定发展六条政策意见》和《禅城区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住餐旅行业坚定发展政策实施细则》等系列抗疫撑企政策,开展“促消费,惠民生”主题活动,提振消费,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助力住餐旅等行业共度难关。

  四、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双创示范基地

  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目前已建成广东省半导体智能装备和系统集成创新中心、广东省智能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广东3D打印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广东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广东省工业创新成果推广平台共6个省级中心/平台。截至2020年6月,研究院已累计引进280多名国内外高端人才,培育200多个高科技创业团队(其中1个获广东省科技创新团队,20个获佛山市创新创业团队),孵化183家技术研发型企业(其中24家获高企认定,7家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3家新三板筹备挂牌),获批授权专利18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超500项,核心产品240多件),服务地方企业、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等单位超3000家,累积销售额超25亿元,税收超1亿元,累计服务企业收入超30亿元,带动新增产值50亿元。

  通过建设“众创空间(工匠创客汇)-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构建了“场地、资金、人才、技术、管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工匠创客汇获批智能装备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成为佛山首家连续四年获评“国家级优秀(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举办双创活动、无人机企业交流会、新材料企业交流会和教育培训板块企业交流会等活动200多场,每年开展服务对接次数200多次;实现在孵企业104家,累计毕业企业中的70多级家,累计孵化企业180多家,促进就业1300多人,挂牌上市的企业有7家,3家新三板筹备挂牌,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5家,19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家,超5千万元的企业4家,超千万元的企业11家。

  围绕佛山高新区,建设集线上需求发布、需求对接、资源汇集、资源撮合和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互联网+智能制造+创新创业”技术众包平台。平台聚集科技成果超过30万个,发布众包项目超2000个,成果交易总额达到1.68亿元,促进大中小企业合作超过2000家,支持创业团队14项,引进服务团队或企业超过1000家,推动“四众”支撑“双创”的开展落实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产学研融通发展。

  2019年,研究院稳步推进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共建的面向机器视觉、医疗器械、工业互联网领域的3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具体为:面向复杂缺陷检测的机器视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医疗行业3D打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能源大数据互联管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已经引进高层次人才超过10人,采用“3+1”、“2+1”、“2+2”等方式引进并培养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工程人才超过50人名。目前,研究院联合广东佛智芯微电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佛山显扬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展开了面向半导体装备、工业设计、智能安防等领域的第二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研究院开展打造以“院士、海归、博士、博士后、硕士、学士”等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创新创业体系,网罗各类人才资源,打造以服务人才创新创业为核心的人才聚集高地。一是,组建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筑巢引凤,吸引院士、千人等国家人才超过20人。二是,搭建广东省科协海智计划工作站,积极搭台唱戏,加强海内外专家交友,聚集高端海内外精英人才,累计引进高端人才数量293名。三是,建设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围绕博士、博士后打造的人才创业创新高地,引进了5名博士后人才;四是,构建大学生双创基地,累计培养硕士超230名;五是,构建孵化企业一站式人才培养输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研究院“3+1”“2+1”等学校背景优势,直接将受训人才输送到紧缺岗位,累计培养培训学士超200名,

  重点面向半导体智能装备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由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工大研究院牵头组建广东省半导体智能装备和系统集成创新中心,2018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已建立了由刘建影院士、崔成强教授、林挺宇博士等高端人才领衔的科研、管理团队;开展并完成了多项板级扇出封装设备及工艺研发,已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引进5个半导体封装项目团队,孵化了4家半导体领域相关企业;已引进2位院士、6位国家人才及多名半导体行业内知名专家作为带头人,培养科技、工程人才10人,申请发明专利60项,已授权专利28项,首创了半加成法扇出封装先进的线路创成工艺(SAFO),总体集成工艺设计与制造,重点打造项目——建设国内首条完整国产化的低成本大板扇出型封装(芯片封装低成本的最佳封装方式)示范线。

  研究院推行跨境孵化,链接全球顶尖资源。一是通过与瀚海国际和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合作建立“瀚海-广工大数研院-佛山高新区国际创新中心”及佛山高新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进一步集聚一批全球范围内的高端科技服务人才和优秀海外创业队伍,引进国际创新团队,壮大孵化器在孵国外科技企业队伍,成为国际创新创业企业聚集洼地。二是在美国硅谷、香港等地建设佛山广工大硅谷研究院、广工大研究院香港办事处等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发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创业孵化机构等开展合作,挖掘全球领先技术、人才与资源。三是以纵深传播为主线,以国际交流活动为载体,为孵化器内创新创业企业及创客搭建国际性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定期举行国际交流活动及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孵化器国际知名度。截止到目前,研究院引进了高速高清3D机器视觉系统团队、直接驱动式定位台创业团队、多芯片大板扇出集成封装技术创业团队、绿色高校表面处理与智能检测高端装备技术创新团队等5个港澳团队,孵化了佛山市声希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华骏特瓷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国外高科技型创新企业,举办组织了SPS半导体国际研讨会、加拿大项目对接会、智汇+奥地利领事馆活动等多场国际交流活动,促进粤港澳合作和国际交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编辑:叶菲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