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深汕深度协作加速布局。1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汕头市人民政府签署深度协作框架协议。两市在框架协议中敲定了深度协作“怎么干”的关键问题,明确了“合作原则”“五个方面合作内容”和“三年行动”等内容。协议干货满满,提出联合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两市高铁直连贯通、加强教育与医疗卫生合作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举措。
这次对两市深度协作的表述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定位和提法:为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样板示范。同时,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动汕头建设高质量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引领深圳都市圈与汕潮揭都市圈融合互动发展等,成为引领两市深度协作的目标任务,承载着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扛起新时代经济特区使命担当,两个特区携手共进、蓄势而发。
定出时间表任务书:3年5方面
两市深度协作框架协议包括指导思想、合作原则、合作领域、推进机制和其他事项等五大部分,提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
其中,“市场导向”和“企业主体”两点尤为引人关注。根据合作内容,接下来两市将推进深圳创新、产业、资本、人才与汕头传统产业、侨乡经济互利合作、互惠双赢,务实推进两地深度协作,促进高质量协同发展。
“未来三年”是两市协议定出的“时间表”。根据协议,接下来三年,两市将从加强区域协同和交流互鉴、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强社会民生领域合作、加强人才培训交流等五个方面着手。
在加强区域协同和交流互鉴方面,两市将共同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互学互鉴经济特区建设经验,联合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强区域重大平台对接合作,深化国有企业合作。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汕头南澳就与深圳市航运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建设“大旅游”、发展全域旅游达成合作意向。
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最受关注的当属两市间的高铁直连贯通。据悉,深圳至深汕特别合作区铁路于1月4日宣布开工,该项目起于深圳枢纽西丽站,至深汕特别合作区,引入广汕铁路深汕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与广汕铁路、汕汕高铁相衔接,实现汕头与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高频的铁路联系。另外,协议还提出,加强深圳港、汕头港协同发展,推动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内容。
在构建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方面,两市将打造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深圳“设计+”赋能汕头传统产业,携手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海洋产业、金融、特色旅游等方面合作,以农业转型升级带动汕头乡村振兴。
其中,设计和金融等合作内容已经提前在做部署,两地的工业设计行业机构前不久刚达成合作意向,“深交所汕头基地”刚刚正式落户。据介绍,深交所将立足汕头基地,集中专业资源为汕头企业提供包括IPO、并购重组、干部培训等多元化服务,支持汕头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方式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
深圳和汕头两市人员往来频繁,社会民生领域的合作颇受关注。协议提出,加强教育合作,加强医疗卫生合作,加强文体合作,加强人力资源合作,加强固体废物协同处置合作。这里面包括:探索两市高校开展互认特定课程学分以及科研联合攻关等方面的合作;探索建立跨区域重大疾病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及重大疾病协作救治机制,鼓励深圳社会资本在汕头建设医疗机构等。
“推动干部人才互动交流,加强人力资源合作”也是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期,深圳市人社局、汕头市委组织部、汕头市人社局联合在深圳举办“2020年汕头市中高端人才专场招聘会(深圳地区)”,现场达成初步意向博士10人,硕士355人。
推动“深圳经验”在汕头复制推广
2020年,在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浓烈氛围中,两个经济特区开启了“深度协作”的新路。
去年以来,深圳和汕头两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进行了迅速的沟通对接。7月29日,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率深圳市党政代表团在汕头学习考察时提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优势互补、创新引领、协同发展,推动深圳创新、产业、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与汕头沿海开放、侨乡经济等优势结合,努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度协作模式”。9月15日至17日,汕头市委书记马文田率汕头市党政代表团赴深圳考察,对标学习深圳成熟经验和先进做法,推动两市深度协作。王伟中在会见中表示,“深圳、汕头深度协作是省委、省政府交给两市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随后,汕头综保区加快推进与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的对接合作,汕头南澳县与深圳市航运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华侨城文旅小镇发展有限公司与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策划小公园开埠区嘉年华系列活动……
这一过程中,两市把握合作方向,紧扣各自发展实际,推动深圳创新、产业、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与汕头沿海开放、侨乡经济等优势结合,坚持有利于两市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有利于提高发展的平衡性、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积极构建深圳与汕头协作新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和汕头两市拥有共同的特区招牌和特区精神。如何擦亮招牌、弘扬精神,需要携手共进、一同行动。
其中,“深圳经验”在汕头的复制和推广就是一大课题。经过40年发展,深圳仍是意气风发的“改革闯将”“开放先锋”,很多探索经验值得汕头借鉴和学习。此前,马文田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汕头要主动学习、率先复制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改革举措和授权事项,在5个重点领域和一批重大平台上深度合作。
对此,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指出,走过40年,汕头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扩权赋能,离不开深圳。
发力产业合作
与平台对接
近期,汕头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再次强调深化深汕深度协作机制,并提出“1146”工程,聚焦新时期的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
“1146”工程布局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旅产业、现代农业4个新兴支柱产业,围绕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全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保障改善民生、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做好发展和安全等六大着力点。记者发现,汕头市委“1146”工程的工作重点尤其是产业发展方向,与深汕深度协作重点高度契合。
据了解,汕头接下来将抓住“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不断深化深圳汕头在各领域的协作,重点做好加强产业对接招商、国企合作交流、平台区县对接、机制协调对接等四件事。在加强产业对接招商上,汕头将依托深圳工业设计产业协会、深圳产业园区商会、潮汕商会等行业协会,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开展产业链招商,进一步加强服装纺织、工艺玩具、化工塑料等产业对接,促进上下游配套产业和资源要素聚集;聚焦重点,着力招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文旅产业、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做强产业链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壮大。
在加强国企合作交流方面,两市将推进深圳汕头协同创新科技园、深圳汕头协同创新交流中心建设;推进与深圳城建集团、振业集团、深房集团、万科集团在地产板块的合作交流,做好项目的宣传推介;加强与深圳食品物资集团、深农集团的合作对接,力争项目近期落地;深度对接深投控、天健、特建发、深农等深圳国企,积极探寻更多的契合点,努力实现更宽领域的务实。
在加强平台区县对接上,在两市区(县)、战略平台互动交流基础上,深圳和汕头将找准双方深化协作的切入点,进一步推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圳高新区、盐田综合保税区、坪山综合保税区、汕头高新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汕头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以及深圳福田、罗湖、南山、宝安、盐田、龙岗、坪山、龙华、光明、大鹏新区与汕头各区县对接,强化科技、产业、贸易、金融、人文等领域合作,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格局,共同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点。
在加强机制协调对接方面,建立常态化交流沟通、协调衔接机制,加强区域协同和交流互鉴,落实深圳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进一步强化城市发展能级,推动深圳都市圈和汕潮揭都市圈融合互动发展,共同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