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效益同比增长2.1%!近八成央企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最新数据,宣告我国中央企业经历疫情大考,圆满完成了去年年中提出的“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的发展目标。
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中,央企效益增速何以转正?今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哪些重点任务?如何继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19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一一回应。
来之不易的“转正”▶▷
全年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
一季度营收下滑11.8%、净利润骤降58.8%,尤其2月份近百家企业净利润总额只有5.1亿元……去年年初,受疫情突袭叠加油价暴跌等因素影响,中央企业经营一度遭遇重重困难。
一边抗击疫情,一边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中央企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复工复产,深化提质增效,3月份和4月份效益开始触底回升,5月份效益恢复到同期的九成,6月当月实现了正增长,并且创了历史新高。”发布会上,彭华岗回顾了去年央企效益“先降后追”、一步步走出低谷的历程。
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企业月度净利润已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
稳市场、稳生产、稳经营,既要顾好眼前,又要兼顾长远。
2020年,中央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2.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其中实体经济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新产业、新动能投资明显加速;同期,央企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今年底完成总体任务70%以上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正式实施,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冲锋号”。
制定方案压实责任,改革任务逐项落地,重点专项有序推进……行动开局之年,一系列举措有条不紊、有的放矢铺展开来,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1年,是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改革如何向纵深推进?
据彭华岗介绍,国资央企将更加聚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重点任务;更加注重以改革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坚决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更加突出基层创新,使改革政策直达基层,让改革成效惠及基层。
他表示,将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到2021年底完成三年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为2022年全面完成三年行动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降杠杆目标如期完成▶▷
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4.5%
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债务风险情况受到各方关注。
据了解,近年来,国资委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采取了分类管控负债率、加强重点债券风险管控、严控债务资金投向以及严控对外担保等高风险业务、坚决禁止融资性贸易等一系列“硬核”举措,守住关键点、把住风险源。
最新数据显示,到2020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4.5%,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如期完成了既定的降杠杆减负债目标任务。
据彭华岗介绍,从近期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债券风险的全面排查看,目前中央企业信用评级情况良好,资本市场认可度较高,债券规模总体合理,资金接续安全可靠,风险基本可控在控。
“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三年降杠杆工作成果基础上,由降杠杆向稳杠杆转变,确保大多数企业负债率保持稳定,高负债子企业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债务风险的底线。”他说。
混合所有制改革▶▷
央企集团层面尚无混改计划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改革范围领域不断扩大,有效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助推各类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彭华岗说,2020年,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深化,共实施混改900余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不能片面地以混改的数量、比例、进度、范围等作为国企改革的标识。”彭华岗强调,不能采取“运动式”“一刀切”的方式来推进混改,而要根据企业实际和工作成熟度,宜改则改,不宜改不强改,避免盲目性,“一企一策”地加以推进。
2020年,东航集团等中央企业在集团层面进行了股权多元化的探索。彭华岗说,目前央企集团层面主要还是保持国有独资或者国有全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还没有引入其他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计划。
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