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秀丽”、“国家4A景区”、“遍地海鲜”、“民风淳朴”……提起汕头市的南澳县,相信这些关键词会是出现在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
确实,作为广东唯一海岛县,南澳岛上独特的海洋风光让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特别是在2015年1月1日南澳大桥通车后,进岛游客更是呈现出井喷状态,而众多游客在感受着山光海韵的同时,品尝美味海鲜和地道潮汕美食,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南澳县食药监局自14年完成机构改革,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后,并没有增加编制,继续保持着15名编制。因此,迅猛发展的游客加上南澳岛上原有的七万多军民人口,岛内的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倍增,监管难度大,这种矛盾在逢年过节更显突出。
也正是因为人手不足,南澳县食药监局的部分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义务加班,超负荷工作,而面临更多困难的还是该局一些家在大陆的工作人员。比如,该局的郑淡铿和王沛冰两位工作人员,家庭分别在潮州市内和汕头的澄海区,由于交通不便,他们均只能利用周末的时间才能回家。周六早上回家,周日下午回来工作的节奏,让他们往往一个星期都在家里呆不到两天,而且在南澳工作还必须自行解决食宿问题,但她们依然无怨无悔的投入工作中。
据南澳县食药监局副局长周少南介绍,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使海岛群众和游客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该局只能克服各种困难,通过招聘协管员、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和加强随机抽查等举措,深入到监管第一线,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普及食品药品知识,保障该县的食品药品形势安全稳定。
所幸的是,在各方的努力下,南澳县多年未曾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对此,多年奋战在食药监一线,周少南在总结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时表示,抓好食品安全监管既要做到旅游旺季时“凑热闹”,也得保证在旅游淡季时“不放松”,多到一线开展专项突击检查。
南澳岛的旅游有明显的淡旺季,眼下恰逢淡季阶段,受客流量急剧减少影响,南澳岛内许多海鲜大排挡都处于半歇业状态,其中部分企业就利用这段间歇期进行厨房改造等休整工作,为防止这些餐饮企业在这段时间的食品安全自审自查力度上也有所减弱,进而引起食品安全事件,南澳县食药监局于10月下旬就开展了一次专项突击检查行动。
根据南澳岛的实际情况,近年来一些开设在海上的海鲜大排档颇受游客喜欢,这些大排档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兴起。日前,南澳县食药监局的执法人员就对这一类新兴的餐饮企业开展突击检查,重点查看餐饮单位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餐馆就业人员的健康证、食品储存、加工场所卫生状况、“防蝇、防虫、防尘”设施是否齐全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等。
在检查一家名为“渔港大食堂”的餐饮店过程中,执法人员周少南、杨向文等人在其后厨实地检查时发现,该大排档的海鲜能够分门别类存放,餐具也能按规定清洗消毒,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也做得十分到位,但食品加工间的卫生情况还有待改善。
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下达了整改通知,要求饭店经营者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并多次向经营商户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要求经营户把食品安全谨记心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努力做到餐饮经营规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