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诺奖得主带领观众“置身”太空

2021-11-07 09:04 来源:南方网 马芳

  南方网讯 黑洞探寻、意念打字、电子皮肤、畅游万米深海的“机器鱼”……11月6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与天体物理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Reinhard Genzel)等6位科学家登上2021年腾讯科学WE大会舞台,与观众分享了天体物理、脑机接口、深海探索等多个科学领域的最新突破。

  这是腾讯科学WE大会连续第9年举办。除了展示科学突破,本届大会实现直播体验突破,创造了微信视频号首次VR全景直播,实现了裸眼360°全景视觉特效,让观众在充满科幻感的沉浸式体验中与科学家一同“置身”太空、深海等场景。

  本届WE大会以“洞天”为主题,致敬古今中外探求世界真相的科学探索者。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表示,人类的技术能力越来越强大,不应只局限于自身发展,还应该将探索科学的目光望向更辽阔的星辰与大海。

  今年90岁的罗杰·彭罗斯曾与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共同发展出彭罗斯-霍金奇点定理,奠定了现代宇宙论的数学基础。在本次大会上,他带来数学在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研究中应用的分享,也让大众深入了解宇宙的“前世今生”。

  与他同样为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莱因哈德·根泽尔,通过观测手段完善了黑洞存在的证据,并开创了超大质量天体研究的新领域。他在演讲中为观众揭秘了用观测手段验证黑洞存在的全过程。

  如何让冷冰冰的电子设备变得更让人类身体兼容?柔性电子材料专家、美国西北大学约翰·罗杰斯教授专注该领域研究15年,在演讲中介绍了电子皮肤的最新成果。他研发的用于监测早产婴儿生命体征的电子皮肤,已在全球五大洲的23个国家临床应用,守护婴儿健康。

  斯坦福大学克里希纳·谢诺伊教授带领团队首次破译与手写笔记有关的大脑信号,进而将人脑中的写字意念转为屏幕中的一行行字句,准确率超过99%。他分享了这一技术的背后原理,表示该技术将帮助无法行动和说话的“闭锁综合征”患者更好地交流。

  动力电池、储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科学家、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王朝阳是极速充电的开拓者。他分享了“10分钟内充好电动汽车”等技术难题的突破性进展,并表示实现5分钟充电、让充电比加油更快是自己的新目标。

  浙江大学教授、“85后”李铁风是本次大会最年轻的演讲嘉宾。继2019年获得科学探索奖后,其科研成果“万米深海操控软体机器人”今年3月登上《自然》杂志封面。他与观众着重分享了首个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0900米深处的中国软体机器鱼,这种外表呈凝胶状态的机器鱼由人工肌肉驱动,虽然很小,却可以应对万米深海的压力。“我们对于未来还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把这种软体机器人应用在星球或太空探索中。”

  自2013年以来,腾讯科学WE大会已连续举办9届,共邀请近80位世界顶尖科学研究者登台,累计近8000万人次通过线上及线下方式参会。

 (南方日报记者/马芳)

编辑:刘灏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