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阳春三月,惠州惠阳处处可见忙碌的场景,大项目大平台建设施工正酣。在紧邻深莞的惠阳区新圩镇,计划总投资300亿元的广东省重点项目——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梅龙湖产业新城一期已经竣工、二期也已动工,签约进驻企业43家……
地处大湾区东部,作为唯一同时毗邻深莞的县区,惠州惠阳抢抓“双区”建设和深圳都市圈机遇,去年GDP超过75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600亿元,进入发展黄金期。
新春开新局,相继召开的惠阳区委全会、区两会吹响奋进的号角,开启了深度融深融湾、全力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阳”的新征程。今年,惠阳将加快打造深圳优质产业外溢和先进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深惠产业协同发展
加快建设两大千亿园区 集聚深圳创新资源
在省级经济开发区——惠阳区三和街道,千亿园区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建设正在提速,吸引一大批来自深圳等地的项目落户,已动工项目27宗,年产值达268亿元。
这是惠阳搭建平台对接深圳的缩影。日前召开的惠阳区委六届三次全会上,惠阳区委书记翟伟锋表示,今年重点实施“五大行动”,包括融深融湾交通建设行动、产业提质升级行动、乡村振兴提效行动、社会治理提升行动、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其中,与深圳的对接合作、产业协同发展是重要方向。
翟伟锋提出,统筹政策资源加快推进两大千亿产业园区建设,倾力打造承接深圳优质产业外溢和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出台政策吸引先进科研成果落户惠阳转化,启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高企梯次培育,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数字化改造。
“主动承接大湾区先进产业辐射,着力打造更具实力‘智造高地’。”刚闭幕的惠阳区两会上,惠阳区委副书记、区长谭星海提出,大力实施产业提质升级行动,加快深惠产业合作共建、错位互补、协同发展,打造深圳优质产业外溢和先进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实现4年翻一番目标。
实际上,在“双区”建设和深圳都市圈机遇下,惠阳近年来逐渐成为大湾区投资创业新热土。
有这样一组数据显示惠阳的产业活力与潜力。
去年,惠阳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宗,推动工业项目动工108宗、竣工105宗,在建工业项目161宗;工业投资完成141.77亿元,增长35.8%;规上工业企业增至979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9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50家……
新的一年,惠阳主动对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将实施企业倍增计划,计划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十亿级企业5家、亿元以上企业35家。
谭星海提出,加快千亿平台建设。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做大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优化新圩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打通对接深莞道路,带动沿线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梅龙湖产业新城一期竣工投产项目10宗以上,启动红田组团、长布组团建设。聚焦“增量拓展、存量提质”做强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启动创新科技产业片区开发,打造各具特色、互为支撑的发展组团,力争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立足“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的目标定位,惠阳区还将启动惠阳(良井)智慧互联科技园首开区建设,并推动惠阳(镇隆)人工智能产业园与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协同发展。
融深融湾交通先行
支持机场高铁城际建设 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在位于惠阳区淡水街道的厦深高铁惠州南站,人流穿梭,高铁飞驰。这里每天有数十趟列车开往深圳,9分钟可到深圳坪山站,最快25分钟就到了深圳北站。未来,惠阳还将有深汕高铁、深惠城际等多条轨道交通经过,将成为深圳向东辐射的区域枢纽。
去年11月,惠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加快深莞惠一体化。作为临深县区,惠阳被寄予厚望,正以交通先行加快打造深度融深融湾“桥头堡”。
“着力构建内畅外快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与深圳、东莞在路网规划、轨道交通、站场对接、建设标准、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无缝对接。”翟伟锋在惠阳区委全会报告中提出,配合推进惠州机场扩建以及广汕高铁、深汕高铁、深惠城际惠阳段建设,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同时,推进惠州南站站城一体开发建设,高品质打造“城市会客厅”。
此次惠阳区两会上,融湾融湾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坚持融深融湾交通先行,全面构建快速便捷立体交通体系。”谭星海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动机场、轨道、高速和地方道路高效衔接,为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发展提供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支持惠州机场飞行区改造,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打造珠三角千万级新干线机场。全力落实“丰”字交通规划,配合惠霞高速、惠坪高速建设,加快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新龙大道、良湖大道等项目建设。
高铁、城际、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等对接深圳的大动脉的打通,将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也为惠阳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源头活水”。
“惠阳工业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势必释放出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市场的需求,而服务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惠阳区政协委员张贺翔表示,惠阳发展服务业有临深的优势。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迅速发展,催生出现代服务业市场需求,包括金融、保险、旅游、医疗、文化体育和娱乐、信息传输和软件开发等。惠阳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以创新为立足点,引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声音
惠阳区委副书记、区长谭星海:
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承接大湾区先进产业辐射
“多措并举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惠阳区委副书记、区长谭星海表示,2022年将围绕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阳”,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产业立区不动摇,发力推进‘双百’工程,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产业平台快速建设,产业项目滚动推进,产业实力大幅提升,创新发展动能增强。”谭星海介绍,今年惠阳GDP的预期目标是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将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经济稳健增长、稳中提质。
谭星海提出,主动承接大湾区先进产业辐射,立足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等产业基础,抢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风口,依托存量闲置厂房开展“无地招商”“以商引商”、精准招商,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打造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同时,主动对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以国企为主体建设面向深圳科技成果转化、适合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产业平台,探索“异地孵化”模式,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惠阳转化。
近年来,惠阳的政务服务更加便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去年,惠阳推出“全市通办”事项334个、“跨城通办”事项51个、“智惠批”事项21个、“一件事”主题服务105个。
谭星海表示,今年将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深化“一门通办、集成服务”改革,再造行政审批流程,推出更多“秒报秒批”“全市通办”“跨城通办”事项。同时,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扩大容缺受理范围,全面推行一站式联合验收,努力实现工业项目“摘牌即动工”。
惠阳区人大代表、淡水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治宇:
深度融深融湾
软硬件同步提升
作为来自临深镇街的负责人,惠阳区人大代表、淡水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治宇认为,惠阳深度融深融湾,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品质提升、营商环境等方面大有可为。
“淡水街道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市政设施项目上都有深度参与。”杨治宇说,目前正积极配合广汕高铁、深汕高铁等轨道交通建设,接下来还有惠州南站站城一体化开发,“这都是为借助轨道交通融深融湾做的基础性工作。”
在道路方面,联通深圳的快速道路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正在建设中。“近年来,我们陆续打通20多条连接深圳的市政路,仅去年就完成24条道路的征地任务,量和速度都创了历史。”杨治宇说。
在产业发展方面,杨治宇介绍,淡水街道制定了两年产业发展计划,力争实现“3+3+3”的产业目标,即3个百亿企业、3个20亿元以上企业、3个10亿元以上产业平台。他还特别提到第三产业,去年淡水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惠阳区一半。接下来将对传统商圈扩容提质,同时陆续引进一些新的大型商业体。
他认为,融深融湾除了提升硬件水平,也要提升软实力,包括提高政府办事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
惠阳区人大代表、镇隆镇委书记冯轶锐: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把“东坡荔”推向全球
毗邻深莞,又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让惠阳成为不少大湾区游客的向往之地。惠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和三产融合示范镇,加快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联农惠农富农。
在这方面,惠阳镇隆镇去年拿到“中国荔枝之乡”“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两块金字招牌。作为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之一的东坡荔乡观光农业示范带的参与者,惠阳区人大代表、镇隆镇委书记冯轶锐表示,将突出镇隆独特的荔枝、客家、红色等文化元素,全力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镇隆的“东坡荔”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知名度。冯轶锐提出,将把乡村振兴“第一产业”荔枝产业贯穿示范带全过程。“延续办好东坡荔枝文化节,继续提高‘东坡荔’品牌知名度。高标准建设好荔枝集散市场,为荔枝销售、文化展示、产业统计打好基础。我们还将借助RCEP的渠道,积极扩大荔枝出口,进一步把‘东坡荔’推向全球。”
冯轶锐介绍,将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落地,带动地方村民共同致富。镇隆已针对示范带建立了对应的项目储备库,目前共包含19宗,预计投资近7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 周欢 蓝单 通讯员 陶惠萍 陈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