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提升理论学习工作质效,“广东宣讲”平台现分期展播全省党员干部在学习理论、开展宣讲工作中的心得体会、经验做法等文章,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任宣传思想部门领导工作的,除政治上可靠之外,总是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一个道理能深入浅出阐释清楚,走到哪里能很快同群众打成一片,讲的话群众喜欢听,写的文章群众喜欢看,这样才主动,才能得心应手。”理论宣讲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超的艺术。理论宣讲员堪称党委、政府的“喉舌”,是打通党的理论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的“尖兵”。打铁还得自身硬。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要成为一名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的基层理论宣讲员,如同武林高手,必须内外兼修,下大功夫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我个人的体会,是要做到“五有”:
一、心中有党。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讲党性。一要忠于党的事业。我们理论宣讲工作者要把党摆在心头正中,增强党的意识,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二要传播党的声音。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做党的喉舌,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要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绝不允许与中央唱反调,绝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发表同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三要勇做党的战士。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搞爱惜羽毛那一套。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积极投身宣传思想领域斗争一线,旗帜鲜明、敢于亮剑,对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造谣生事的言论给予有力的还击和驳斥,做到心中有立场、肩上有责任、胸中有激情。
二、脑中有弦。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极为深刻的变革,综合国力的竞争、社会制度的较量、话语权的争夺愈加突出。从国内形势来看,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多样、多变,怎么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成为当前理论宣讲工作的紧迫任务。理论宣讲工作者,一要紧绷政治之弦。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政治要求体现到宣讲中去,把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二要紧绷导向之弦。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理论宣讲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在宣讲中要准确阐明国家鼓励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让群众听得明白,做得正确。要区分内部研讨和对外宣讲的界限,不能为了所谓抓住听众的眼球而引用过多的负面材料去说明个人所认为的一些问题,不能津津乐道于传播小道消息或一些没有印证的网上新闻。三要紧绷纪律之弦。“学术无禁区,宣讲有政治。”宣讲活动鲜明的政治性、深刻的思想性和严格的组织性决定了特殊的纪律性。除了宣讲活动本身的安排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符合党的政治纪律,特别是宣传工作纪律的有关规定。宣讲所传达的不是个人观点,宣讲者是代表党和政府表达发声的特殊组织行为,尽管在宣讲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大胆创新,但是,宣讲者必须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维护政策严肃性、权威性,不能将宣讲娱乐化、庸俗化。
三、眼中有人。总书记强调,心无百姓莫为“官”。群众是最讲感情的,群众在你的心中有多亲,你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做好宣讲工作,必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一要坚持人民至上。宣讲思想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讲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讲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要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多为群众谋实惠、办实事、解难题,在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二要拜人民为师。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宣讲工作者要到网民中去,到青年中去,到生活一线去,放下身段,抱着小学生的心态向群众请教。比如,网络文艺、网络音乐等在群众中的阅读率、传唱率很高,对这些新的文艺业态、文艺群体,应该抱着主动团结吸纳的态度,学习其新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三要让人民唱主角。现在,群众越来越愿意在参与互动中表达意愿和诉求,宣讲工作要顺应这种趋势,搭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和载体。云浮市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宣讲中,就精心组织了“千支队伍·千村千场·万人宣讲”活动,共组织千支队伍万名百姓宣讲员在全市971个村(居)开展千场宣讲,动员十万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做法被全国学习平台转发推广。
四、言中有理。理论宣讲的实效性体现在理论的说服力,要提高理论宣讲的说服力,就要做到文以载道、持之有故、言之有文。一要把握理论的科学性。总书记指出: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要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理论宣讲内容非常丰富,但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就是说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哲理学理,帮助干部群众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从而坚定信念、增强信心。二要把握内容的故事性。总书记说,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没有故事力,就没有感染力。要打开心灵之门,就必须树立故事思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事由情而入理,往往事半功倍。用故事包装事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将“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结合起来,使高深的理论成为受众易于接受、生动而富有温情的理论,能够为人们打开心灵之门,传递真理。三要把握语言的艺术性。宣讲是一门语言艺术。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起来,一句话可以说得人跳起来。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必须遵照总书记提出的“了然于胸、运用自如、深入浅出、入脑入心”的要求,讲好“普通话”、讲好“鼓劲话”、讲好“地方话”、讲好“贴心话”、讲好“百姓话”,使理论宣讲深入浅出、成风化人,切实提高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架好政策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
五、手中有招。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别人的钱赚进自己的口袋,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理论宣讲是在人的灵魂深处做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要有几把相应的 “刷子”。否则,很容易“露马脚”、“掉链子”。一要有真招实策。怎样衡量是真招呢?我看,有两条,能达到两个效果。一个是给群众以看得见的利益。另一个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要有新招绝活。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理论宣讲工作面临全新的媒介环境。(一)移动新媒体日益成为主流媒介。截至202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11.08亿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二)“微传播”日益成为主流传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数据表明,在2024年的移动舆论场中,有超过一半的突发舆情都最先在“两微一端”曝光或发酵升级。媒介环境的变化,既给理论宣讲工作提出很大挑战,也为理论宣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巨大空间。针对形势变化对线下宣讲带来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加大利用新媒体进行线上宣讲的力度。广东宣讲2019年上线至今,共推送图文消息文章总数4000多篇,总阅读量约1200万,多篇推文3万+,打造了永不关门的宣讲大课堂,使得宣讲的工作内容和传播延伸得更远、更宽、更广。三要有群招合力。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仅靠宣传思想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全党动手。领导干部要做实干家,也要做宣传家。必须整合“存量”、做大“增量”,内外联动,形成理论宣讲工作的大格局。目前,全省理论宣讲工作已经摆脱过去“兵种单一”的现状,形成了专家讲理论、领导讲政策、百姓讲故事的良好态势。要注重“讲”、“管”结合,在抓“讲”的同时,做好“管”的文章。一是管好方向。二是管好阵地。三是管好队伍。整合资源力量,建立宣讲专家库,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权威性较高的宣讲队伍。通过组织学习考察、实践锻炼、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强基层宣讲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熟悉政策、扎根群众、联系群众的基层宣讲骨干。
来源:广东宣讲
作者:微言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gdbx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