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万凤明,一名人民教师,也是一名党务工作者,同时身兼广东省万凤明语言艺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好人”与莞邑百姓宣讲员数职。乡村振兴,是一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共进的深刻变革。在这波澜壮阔的征程中,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已然成为焕新乡村文明气象的核心要义。我有幸与团队携手同行,在宣讲之途,见证了从乡村振兴稳步迈向 “百千万工程” 的坚实步履。从行走中鲜活呈现的村史馆,到榕树下讲述的质朴故事;从稻田边开展的微党课,到广东省美丽庭院的精彩蝶变,每一个片段都成为我宣讲事业中熠熠生辉的珍贵记忆。
身为东莞市寮步镇莞邑百姓宣讲团副团长,我深感责任重于泰山。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积极主动作为,先后推动成立了镇 “百千万工程” 志愿宣讲服务队、中共寮步镇委党校讲师团、美丽庭院 “小主人” 导赏队以及红领巾巡讲团。三年来,我和团队积极开展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工作,已开展 17 期语言艺术研修活动,录制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文艺党课、致敬经典、思政教育等系列作品共 398 集,并通过广泛展播推广,让寮步乡村的独特魅力远播四方。同时,借助 “典耀中华” 主题读书活动,开展语言艺术与德育、美育、智育融合的系列活动,创作众多优秀宣讲作品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我还代表东莞参与 “红领巾爱上广东造” 微视频拍摄,主持并开展讲座 500 余场,足迹远至新疆、甘肃等地进行宣讲授课。主持的课题《语言艺术赋能 “百千万工程” 综合实践》荣获全国一等奖,并受邀在全国名师工作室学术年会上交流分享。凭借在宣讲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我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行走中的村史馆,让乡村故事 “活” 起来
作为文化名家工作室主持人,我深知宣讲只有融入百姓生活,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为积极响应党委政府乡村振兴的号召,深入推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结合 “文化名家” 赋能乡村振兴建设,2022 年 9 月,我带领文化名家工作室的学员在首批揭牌的两个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开启了探索之旅。
实地走访浮竹山村史馆后,一个创新的想法在我脑海中悄然萌芽。我计划将静态的图文展板,通过现场解说录制成微视频,以“视频+宣讲”的方式在公众号和多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让更多人了解美丽乡村背后的动人故事,见证村容村貌的喜人变迁。于是,“镜头中的美丽乡村”“行走中的村史馆”等一系列宣讲活动顺势开展。我带领工作室学员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最终让梦想照进现实。
名师工作室——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一部《镜头中的浮竹山・行走中的村史馆》乡村振兴宣讲作品精彩亮相。工作室 30 余名来自东莞各镇街的学员踊跃参与,他们身份多样,有学校校长、一线教师、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公司职员、社区工作者以及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但他们都怀揣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用真挚、优美、纯净的声音,通过镜头宣讲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浮竹山村史馆内近 30 个镜头特写解说画面,内容丰富详实。我们充分发挥工作室的语言艺术优势,采用移步换景、导游讲解、融媒体推介等方式,将浮竹山的村容村貌、人文历史、革命故事、英雄儿女、峥嵘岁月、躬耕立业、继往开来等篇章,以有声语言和微视频宣讲的形式呈现给大众。这一创新模式随后在寮步镇 30 个村(社区)广泛推广,形成了 “全域文化振兴” 的良好局面,让人们在记忆中深深留住乡愁。
榕树下的乡村故事,培育乡村 “代言人”
宣讲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元的形式逐步展开,包括文艺讲座、朗诵展演、话说乡村、青蓝结对、图文并茂、重点课题、精品打造、文艺下乡等,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赋能乡村振兴行动。为全面讲好乡村故事,我们打造“我为乡村代言”宣讲品牌,采用名师结对的方式,培养一批乡村 “小小宣讲员”,让 “我为乡村代言” 成为孩子们引以为傲的事情,引领村里的小小宣讲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心怀热爱、装满故事、眼中有乡村、脚下有力量。
2022 年12月,我们走进西溪古村。在牛栏学堂,小宣讲员们认真地讲解着自己的分镜头脚本,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前期,我根据村委提供的文字材料,将文本分设为 30 个镜头脚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在感知美丽乡村的同时,能够通过口语传播的形式宣讲古村历史、传播本土文化,见证乡村发展。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我带领的 30 名小小宣讲员,在我对文本解读、语言表达、吐字发声、肢体动作、停连节奏、情景再现等宣讲技巧的悉心指导和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后,在后续宣讲中表现出色。他们时而高声赞颂,时而娓娓道来,时而真情涌动,时而流连忘返。通过移步换景的讲解方式,让小宣讲员们真切体会到讲好乡村故事要做到 “声临其境” 和 “身临其境”。
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是教育培根铸魂的使命。只有留得住乡愁,才能留住孩子们远行的根和魂。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从小树立爱家乡意识,这是一种乡土情结,更是一种人文关怀。我深信,我们让 “童语童音” 见证美丽乡村的同时,厚植乡土情怀和人文底蕴。我们希望这种乡土情怀能够代代传承,为乡村振兴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微型党课”大赛,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微型党课成为传播党的声音、凝聚党员力量的重要阵地。2023 年 3 月,我继续主持了寮步镇第七届“微型党课”大赛,此次大赛以 “党建引领,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为主题,吸引了全镇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学校、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 70 多名参赛党员、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热情参与。
在主持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选手们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忱与担当。为了让大赛更具成效,我主动担任培训导师,为选手们提供多轮赛前培训,从党课内容的提炼、语言表达技巧到现场展示的细节,都进行了精心指导。经过培训,选手们的宣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他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10位选手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决赛。这些优秀选手的精彩宣讲,不仅为广大党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也进一步激发了全镇党员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动力。作为总导演,我主持和编导“微型党课”大赛已经十年了,先后吸引来自镇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学校、“两新”党组织等800多名基层党员干部踊跃报名参与,700多名党员走上微型党课讲台,现场和视频听课观众超1万人次。“微型党课”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寮步镇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宣讲员,更是寮步镇创新党课形式、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乡村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
“美丽庭院”开新花,助力乡村文明建设
擦亮 “百千万工程”“绿美” 底色,释放乡村活力,“庭院经济” 蓬勃发展,东莞乡村更具诗情画意。我们既是 “美丽庭院” 的建设者,也是受益人。以美丽庭院 “小美” 撬动乡风 “大文明”,让乡风文明 “软实力” 成为乡村振兴 “硬支撑”。
2024 年 12 月,我带领的宣讲团与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 首批典型村、广东省美丽庭院村——横坑社区,成为 “百企百社助百村” 活动共建单位。这标志着团队宣讲助力 “百千万工程”、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我和团队围绕文化繁荣,庭院小美,美丽乡村 “新图景” 等十大板块,开展系列乡风文明宣讲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工作,通过举办语言培训讲座、文化交流活动等多元化形式,提升村民的语言素养与表达能力,进一步消除语言交流障碍,促进乡村与外界的沟通互联。凭借丰富的语言艺术资源与专业优势,致力于讲好乡村故事,传播好香市文化,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最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和一群志同道合充满正能量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将带着团队一起跟随光,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一路向阳,一路生花,共同推动百姓宣讲走深走实。
来源:广东宣讲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gdbx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