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鲜活的案例
具体翔实的数据
通俗易懂的语言……
连日来
阳江、湛江、茂名、肇庆等地
开展形式多样的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基层宣讲活动
把理论讲活、把道理讲实
让宣讲活动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推动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流动课堂”到“云课堂” 推动宣讲零距离全覆盖
阳江根据不同领域、不同人群,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实现立体式全覆盖。
依托基层阵地,阳江在用好传统“固定讲台”的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广场、公园绿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等生产生活一线场所,打造广场中、庭院里、渔船上的宣讲“流动课堂”。同时,把宣讲阵地从群众工作、生活现场延伸至“云上”,通过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网上交流等形式,在网上唱响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大合唱”。宣讲员把改革故事融入宣讲中,用“理论+文艺+百姓故事”等形式,采用现场提问、会后交流、座谈答问、基层走访等方式,同干部群众开展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增进思想和情感共鸣,推动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阳江共成立53个宣讲团,组建发动宣讲队伍314个,开展各类宣讲活动达1700多场。
在阳江市江城区城西街道上寨村榕树下,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榕树课堂”
本土文化融入宣讲 让百姓“听得懂坐得住”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她没有惊动水花,却惊动了全世界”……在湛江市霞山区建设街道南柳村,宣讲员们轮番登台,用讲故事、唱雷歌等方式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奋斗故事,生动传递全会精神。
结合城乡文化特色品牌,湛江将全会精神融入到地方文化作品创作中,以文艺演出、文化展览、歌曲创作等形式进行宣讲,让群众在欣赏文化作品的同时,加深对全会精神的认识。近期在坡头区坡头镇举办的一场宣讲,现场快板、粤曲多种艺术形式轮番上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诠释了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引发强烈共鸣。结合鲜活事例,湛江还推动基层宣讲走进港澳同乡、走向青年团体、走入乡村群众,有效扩大宣讲覆盖面。截至9月10日,湛江共发动宣讲员3013人,组织完成宣讲活动1750场。
构建四级宣讲体系 全方位推动理论学习
课堂教学、上门送学、一对一讲解……茂名构建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宣讲体系,用好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宣讲队伍,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宣讲进机关、进城乡社区、进企业校园。
为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宣讲,茂名遴选专家学者、基层党员干部、先进模范、社会各界优秀人才等组成百姓宣讲团,并举办百姓宣讲员培训班和宣讲集体备课会等,不断提升百姓宣讲员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积极探索创新宣讲方式。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接地气、聚民心”的优势,茂名将宣讲活动深入到农村基层一线,通过举办座谈会、志愿宣讲等方式,灵活采取白话、崖话等方言,把全会精神讲清楚、讲明白。目前,茂名组建宣讲团22个,发动宣讲队伍579支,动员宣讲员1835名,开展宣讲活动3180多场。
分众化互动宣讲 理论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满目青翠的岳山林场,一场宣讲活动热烈展开。宣讲员结合“岳山造林”的故事,为现场听众带来一堂生动的全会精神“学习课”。
肇庆广泛深入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基层宣讲活动,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各地把理论宣讲送到群众“家门口”。端州区跃龙社区居民围坐听宣讲,穿插的知识问答、发放宣传资料等互动帮助群众了解惠民政策;怀集县诗洞村干部群众在农家书屋听宣讲、共学习,重温党史故事。依托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肇庆还开展“铁军讲堂”系列订单式宣讲,针对不同学习需求,设置专题宣讲“菜单”,提升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挂牌成立“七星税务”宣讲工作室及“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宣讲工作室,肇庆以组合式宣讲、亲历者访谈等鲜活形式举办专题宣讲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目前,肇庆共成立四级宣讲团队484个,发动2282名宣讲员参与宣讲,开展线上线下宣讲3423场。
来源:广东宣讲
素材: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gdbx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