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中山:“三强化三提升”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2025-11-05 16:52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山坚持“三强化三提升”,扩大组织覆盖、拓宽基层创新、拓展立体传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先后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优秀理论宣讲公众号”“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称号,走出理论武装工作“中山路径”。

  一、抓好关键少数,强化头雁领航,提升理论学习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质量为先、质效导向,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规范学习管理,让中心组学习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一是直面时代课题,推动“脉络贯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学在新处、学在深处、学在实处。注重理论高度,邀请两院院士、中央党校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作专题辅导,准确认识世界局势、发展大势、经济形势、科技趋势、安全态势,凝聚发展共识。注重学习效度,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等前沿领域,前瞻性邀请华为、东部通航等业界“大咖”授课交流,做到先学一步、学用贯通。注重研讨深度,组织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与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座谈,让理论与实践双向赋能。在市委示范带动下,各级党委(党组)年均开展中心组学习逾千场,打造了“菊城干部学堂”“翠亨学堂”“灯都大讲堂”等镇街学习品牌,有效凝聚起同心奋斗的澎湃动能。

  2025年3月17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和执法局、东区街道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联学共建。

  二是探索联学共建,推动“触类旁通”。在综合运用集体研讨、专题辅导、现场研学等多种形式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跨部门、跨地区、跨系统、跨层级联学共建。开展“实践联学”,将理论课堂搬到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民生服务、生态治理等一线,细化“实地调研+专家授课+分析研讨+成果转化”学习过程,让学习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深化“政企联学”,组织党政部门、镇街、国有企业围绕“百千万工程”、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开展实地调研联学,助推政策对接与项目落地。拓展“跨市联学”,中山与深圳两市检察院党组举办中心组联学,为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法治支撑。市委宣传部系统总结联学经验,制定推广方案,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推动学习赋能发展。

  2025年5月23日,中山市“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活动暨“理响兴中”2025年中山市宣讲大赛总决赛举行。

  三是精耕列席旁听,推动“融会贯通”。在全省率先全覆盖落实中心组列席旁听制度,市委宣传部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工委、市国资委党委组建专项工作组,实行闭环管理。规范旁听流程,采取“固定式”“随机式”“应邀式”等方式,按照列席旁听、座谈调研、查阅资料、情况总结的基本流程,切实保证“会前审、会中听、会后看”质量。同时,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主题开展专项旁听,保障中心组学习的政治性、引领性、时效性。近年来累计开展列席旁听200余场,实现镇街、机关、学校、国企全覆盖,全面提升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瞄准重点群体,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理论宣讲吸引力感染力

  分层分类组建特色宣讲队伍和宣讲工作室,以赛促训、以训促练、以练促讲,积极创新话语体系和传播载体,让理论宣讲出新出彩、破壁出圈。

  一是贯通多元场景,让宣讲“无处不在”。注重统筹融合,将宣讲巧妙融入“金色大地”音乐会、“文明直通车”“农民丰收节”“开学第一课”等各系统各领域品牌活动,丰富咸水歌、情景剧、乐队演出等文艺宣讲形式,实现润物无声。强化日用不觉,探索理论宣讲与市民生活、城市文化空间的深度融合,把宣讲舞台搬到百年老街、岭南书院、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等市民和游客聚集的城市客厅,让雕花骑楼、古村炮台、灯光秀构成的天然背景与宣讲内容交相辉映,使理论宣讲从封闭空间走向开放场域,从单向灌输变为沉浸体验,让群众可亲可感、引发共鸣。

  二是覆盖各类人群,让宣讲“无人不晓”。全方位储备宣讲人才,每年全市宣讲大赛80余个分赛区凝聚各行业、各系统“百姓名嘴”;组织百余名宣讲骨干到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封闭培训、精准赋能;建强“榕树传习所”“德润香山”“戎耀香山”等15家分层分类特色宣讲工作室,推动宣讲实体运作、下沉基层。坚持分众化靶向输出,聚焦青少年群体开展思政大讲堂“五个一”系列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80多万师生身边;聚焦青年群体探索宣讲开放麦,设办宣讲员养成工作坊,“社群化”机制走出“青年讲青年听、青年影响青年”的理论传播新路径;聚焦工人职工群体组织香山工人大思政精品课大赛,激励广大职工投身创新创造实践,宣讲工作关注度、辨识度、美誉度持续提升。

  2025年2月27日,广东工人大思政课中山专场暨中山市“百名劳模先进进百企”首场宣讲活动在明阳集团举行。

  三是把准不同契机,让宣讲“无时不有”。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计”,紧扣“民之大事”,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主题宣讲1.8万余场次,推动理论宣讲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聚焦主题主线,高水平承办“我与改革开放同行”“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等省级重大主题宣讲活动十余场,多次选送优秀宣讲员参加全省“制造业当家”“奋斗的足迹”等主题宣讲,让中山实践“借势出彩”。围绕盛事要事喜事,举办纪念珠江纵队成立80周年文艺宣讲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承办“广东工人大思政课”宣讲活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并在国庆前夕,结合全省“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于焕新开放的孙文西路步行街露天剧场举办“我们都是追梦人”中山市“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活动,使理论宣传融入时代记忆、百姓生活,凝聚砥砺前行的广泛共识。

  2025年9月30日,“我们都是追梦人”中山市“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活动在焕新开放的孙文西路步行街香山剧场举行。

  三、辐射绝大多数,强化传播赋能,提升理论宣传亲和力影响力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融媒矩阵,着力打造优质内容,增强互动体验,让理论学习指尖传播、精准触达。

  一是构建融媒矩阵,让学习“随时随地”。提升便利性,打造“学习强国”中山平台、中山+APP“理响兴中”频道、“微理大义”微信公众号等多层次理论学习宣传平台矩阵,覆盖百万人群。拓展覆盖面,用好直播手段,2025年中山市宣讲大赛总决赛吸引26万人次在线观赛。强化辐射力,主动向新华网、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央媒省媒“喂料”,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

  二是打造精品内容,让阐释“鲜活可感”。立足“通俗化”传播,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工改”“治水”等中山实践推出《十问十答话“深改”》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150万次;制作“理响兴中 百业故事”宣讲微视频合辑,展现中山千行百业的火热实践。立足“年轻化”表达,打造“小中”“香香”动漫IP,制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小中”党纪微动漫》等宣讲微动漫获300余家平台转发,浏览量逾1000万,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爆款”。立足“本土化”解读,开设《理论·圆桌》栏目,组织专家学者为中山发展建言,集纳意见建议写入市级政策文件,由“理论破题”转向“实践解题”。

  2024年12月26日,中山市“画说新时代美丽中山”长图作品展开幕式举行。

  三是增强互动体验,让参与“有滋有味”。探索“理论+美育”新范式,首创“画说新时代美丽中山”长图征集,吸引近百所学校超千名学生参与,线下线上展览超10万人次参观。推动深中互学互鉴、同题共答,两地市民近90万人次参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线上答题、线下研学。推出“学在中山”线上超市,政企协同构建“学习积分”生态圈,上线以来带动超1000万人次参与学习,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强音。

  下一步,中山将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等重大主题,持续完善“学、讲、传、用”闭环,在理论传播的深度、广度和实效上持续用力,唱响主旋律、振奋精气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汇聚强大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gdbxjt)。



编辑:陈绮云   责任编辑:李晨昱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