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凌志坤:十年宣讲员 助圆老年梦

2025-04-09 16:40 来源:南方网

  我叫凌志坤,中山市东区街道竹苑社区居民,原广东中山纺织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政工师职称,中山市百姓宣讲员,今年90岁。回顾过去十年做宣讲员的经历,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并随实践不断深入发展,理论宣讲工作就是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基于这一认识,过去十年来,我坚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党代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和省级权威解读文章等,不断加深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解,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也为我撰写宣讲课件、讲好中山故事提供了正确指引。过去十年来,作为宣讲员,我从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到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宣讲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到宣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从个人参与宣讲到成立以我的名字命名的中山市凌志坤宣讲工作室,我始终不忘初心,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我的光荣使命。

  二、写好“上连天线、下接地气”宣讲课件,讲好“三亲四真”中山故事

  我1935年出生于广东梅州苏区普通农民家庭,先后在中山工作生活了72年。我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概括为“经过五个三,做过六个梦,努力做好六员”。“经过五个三”是指我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后三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做过六个梦”是指我的读书梦、打工梦、专家梦、升职梦、老板梦和老年梦,前五个梦已圆梦,最后的老年梦正在争取实现。“努力做好六员”是指做好政治理论学习员、改革开放建言员、社会治理参与员、“三亲四真”历史记录员、基层百姓宣讲员、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以上人生经历让我的头脑装满大量亲历亲见亲闻、真人真事真情真理的鲜活中山故事,并撰写成近百篇宣讲课件,包括卖蔗埔起义故事、新平乡青年突击队故事、黄新文中国农村第一个万元户故事、旅港乡亲杨颖滨家族捐资兴建中山市人民医院故事、中山“3·28”招商引资洽谈会故事、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故事、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居住环境故事、加强养老服务让老人安度晚年故事、推行旧楼加装电梯解决上落难的故事、办好长者饭堂故事和办好宣讲工作室故事等。上述故事,我在中山全市十多个镇街和一些市镇行政企业单位作过近百场的宣传宣讲,受到听众的热烈好评,同时还有十多篇文章在省、市、镇街主办的有关征文活动获奖,这是对我宣讲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2024年9月,凌志坤在市人民医院作宣讲,分享杨氏家族捐资兴建医疗大楼的故事

  三、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增强宣讲感染力吸引力

  我善于根据不同宣讲主题和听众对象,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进行宣讲,以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我曾到中山市小榄镇中心小学作改革开放主题宣讲,我是第一个宣讲人,面对坐得整整齐齐穿着校服的两百名学生,令我有返老还童之感。于是,我灵机一动采取面对面互动式宣讲,首先我向同学们提出“三问”,一问我们的祖国伟大不伟大?同学们大声地回答说“伟大”!二问党的改革开放好不好?同学们也大声地回答说“好”!三问我们今天人民的生活幸福不幸福?同学们又大声地回答说“幸福”!接着,我进入宣讲主题,在赞扬同学们回答很正确的基础上,向同学们说我们今天祖国的伟大,人民生活过得很幸福,最关键的一条是改革开放政策好。随后,我向同学们讲解四十多年前,我参与调研总结推广的中国农村第一个万元户黄新文,就是发生在小榄镇埒西二大队第二生产队的故事。当年一个依靠辛勤劳动致富的万元户黄新文,带动小榄公社涌现出一大批万元户,创造了全国第一个亿元公社,全社农民富了起来,现在的小榄镇已经成为全国最富裕的镇区典范。最后,我提议同学们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长成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我这次宣讲受到听众高度赞扬,留下深刻印象。

  十年来,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奋圆梦,全心全意践行我的老年梦,在做好“六员”特别是百姓宣讲员工作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得到上级领导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好评。十年来,我共获得四十多个聘书和荣誉证书,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广东省优秀理论宣讲报告、中山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中山市优秀共产党员、中山好人、中山市红色守护人、中山市网络文明大使等荣誉称号,令我深受感动、倍受鼓舞。今年我已进入九十高龄,身体仍然健康,头脑清醒,眼明耳灵,四肢灵活,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对此,有些老同志问起我有什么秘笈?我明确地说,自己一向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想为人民多办一些好事实事。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办好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宣讲工作室,进一步做好基层百姓宣讲员,为中山理论宣讲事业作出自己微薄的奉献。

  来源:广东宣讲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gdbxjt)。


  



编辑:陈绮云   责任编辑:李晨昱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