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名称:2024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届天文摄影比赛
主办单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
承办单位|广东科学中心、香港太空馆、澳门科学馆
执行单位|广州市天文爱好者协会、广州市括苍科技、广州播客联萌文化
协办单位:香港科学馆、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中心、广州市科学技术交流馆有限公司、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深圳市科学馆、佛山科学馆、惠州科技馆、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东莞科学馆、中山科学馆、肇庆市科技中心、深圳市宝安区科技馆、深圳·红立方|龙岗区科技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广州市天河区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广州市正佳海洋世界生物馆有限公司、广州正佳雨林生态植物园有限公司、梅州市科学技术馆、珠海太空中心
赛事介绍:
1.仰望星空
每每仰望夜空,会不会觉得夜空中的星星距离我们特别遥远和神秘莫测?那束穿越亿万年来到地球上的星光,勾起了我们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千百年来,我们从未停止对星星的追逐,从蒙昧到文明,头顶璀璨的星空,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天文工作者和天文摄影师们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天文摄影作品,向公众充分地展示星空之美、宇宙之美、科学之美,让公众深刻体会到繁星闪烁的夜空是人类多么宝贵的财富,而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让我们一直拥有这些财富。
2.天文科普推广
为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文化交流,增进三地科学文化交流等目标任务,创新机制推动大湾区科普资源深度合作,提高大众对天文科普的认知和参与度,拟举办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天文摄影比赛(以下简称“比赛”)。本次活动旨在顺应技术发展和大众兴趣所及,激发大众对天文学的兴趣,为科普生态的共创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本次比赛面向全球范围接收投稿,不限制地区与国家。
3.赛事进程
4.参赛作品说明
5.作品要求
(1)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渲染不良道德倾向和违背科学、公序良俗的内容,不受理针对特定对象有诽谤、侮辱和人身攻击企图的作品。
(2)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拍摄素材,拍摄时间须在2020年1月1日以后。如果参赛者构建照片的一部分数据拍摄于2020年1月1日之前,则这些数据必须在总曝光时间中的占比小于50%。特殊情况除外(如表现多年土星环变化的作品)。每位参赛者可同时投稿所有组别,每组别最多投稿2张作品,超过数量之后的投稿作废,(组图)按一张作品计算。
(3)远程天文台摄影作品投稿需注明建台位置、设备参数、是否商业台,严禁弄虚作假。使用直接购买时间或数据的商用远程天文台(如itelescope、智利台)拍摄的照片不得参赛。使用自建远程天文台拍摄的照片可以参赛。不得使用专业天文台或者研究机构的数据(如ESO、Subaru、HST)来构建参赛照片。
(4)作品不得有版权标记或水印,须填写中或英文说明,中文可采用简体或繁体,介绍内容应包括:1拍摄设备、2拍摄参数、3后期处理说明、4拍摄目标科普介绍及图片简介。
(5)行星与日月、深空与彗星组、星野组、远程深空组、创意星空组提交作品要求为JPG或PNG图像,文件大小最大不超过20MB,最大单边像素不超过1亿。
(6)手机星野组提供JPG或PNG图像,严禁以单反/微单/冷冻相机拍摄的图像冒充手机摄影投稿。
(7)投稿参赛视同同意活动主办方拥有展示、宣传该作品的权利。包括将作品刊登于线上线下与本次比赛有关的各种与宣传、教学及科普有关展览、活动、出版物、文章及影片等,而无需额外通知作品拥有人。比赛严禁弄虚作假,如发现造假、抄袭的作品将永久取消参赛者评奖资格。获奖作品将由主办单位统一制作成巡回展览在粤港澳大湾区各科普场馆公开展出,同时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成数字展览在互联网传播。
(8)供稿者必须是提交作品的版权所有者,不能有版权争议,如果作品涉及版权纠纷,与本活动主办方无关。
6.奖项设置
六个参赛组别将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以及10名优秀奖。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参赛者将会获得精美的奖杯及奖品,而优秀奖获得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及奖品。
(*注意事项:以上所有奖品/奖金税费由获奖者自行办理)
7.报名流程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作品。点击投稿页面右下角的“上传作品”进行投稿。所有上传的参赛作品将会在投稿页面中不定期展示。
10月15日前将公布入围作品,入围作品由组委会评审。组委会将组织该领域专家成立评审团队,评审从技术性、艺术性、创意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评出最终获奖名单。决赛作品将由专业评审打分得出,按照排名高低依次录用,敬请期待。
港澳台地区或境外投稿人可能因无微信号而无法登录小程序进行投稿,特提供后备投稿方式,即投稿至相关邮箱。需注意,若投稿内容缺少必填信息,主办方会通过邮箱进行反馈。若邮箱投稿人不配合完善必填内容,则将被视为放弃投稿。邮箱投稿,默认同意《参赛协议/版权声明》。
港澳台地区及境外投稿邮箱:Ellie.gz@gmail.com(投稿前请仔细阅读赛事规则)。
投稿格式
投稿内容包括:
投稿人姓名(真名):
投稿人署名、网名:
身份证号码/证件号码: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所在城市:
作品标题:
拍摄日期:
拍摄地点:
拍摄设备:
拍摄参数:
后期处理:
图片简介或拍摄目标科普介绍:
8.大赛评委
本次比赛邀请到了国内天文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天文摄影等领域的7位资深专家组成评委会。他们分别是:齐锐、陈文豪、梅林、汤海明、黄嘉庆、叶梓颐、戴建峰。
评委 齐锐
博士,研究员,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北京古观象台台长。致力于天文科普研究,多年来坚持在天文馆、科技馆和大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教育实践。
评委 陈文豪
博士,香港教育大学博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及副院长(本科教育及学生事务)。研究集中于天文物理、宇宙学、科学哲学和科学教育,并且在这些领域发表了超过100篇期刊论文。现时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香港太空馆博物馆专家顾问及香港天文学会学术顾问。
评委 梅林
深圳市天文台天文部部长,天文学副研究员,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副主任,广东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天文学会副会长。2008年起在深圳从事天文科学研究观测与科学传播工作,承担了深圳市天文台建设,西涌国际暗夜社区发起人与主要创建人。
评委 汤海明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主任,上海市天文学会秘书长,中国天文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负责上海天文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参与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天文卷》等多部天文科普书籍的编写工作。2015年获得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2016年获得中宣部科技部中科协联合颁发的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
评委 黄嘉庆
超过10年天文摄影经验。澳门天文学会会员;澳门天文摄影协会创会会员;精于球幕系统操作、天文科普活动及天文摄影等领域。曾于澳门「凝。望.穹蒼」天文摄影展展出多幅深空及太阳系天体作品,相关作品收录于《穹苍集——澳门天文摄影集》中。
评委 叶梓颐
星空摄影师,天文科普作者,北京科普作家协会理事,2020果壳网科普杰出贡献奖得主,擅长星野摄影和天文科普教育,曾获TWAN地球与天空国际摄影大赛“夜空之美”组冠军、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极光类奖项、法国PNA夜空摄影大赛十佳星空延时摄影作品。作品曾入选NASA APOD每日天文一图。策划拍摄天文科普节目:《城市观星指南》《叶巡》。
评委 戴建峰
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人民日报优秀自媒体合作伙伴,中国探险协会首批签约摄影师,科学科普博主,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获2023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金奖,2023中国天文学会天文摄影大赛一等奖,2021和2022国际天文联合会OAE摄影大赛一等奖,法国天文学会PNA摄影大赛特等奖。其作品二十余次被NASA选为天文每日一图(APOD),也曾登上《Nature》《National Geographic》和《美国科学院院刊》,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空间站、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出。
来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