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水利部办公厅决定在广东等7个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省(直辖市)开展幸福河湖建设,用一年左右时间,通过实施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按照“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目标,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
广州市水务局、黄埔区政府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广州市南岗河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今年4月,经过竞争立项,南岗河成为我省入选水利部首批开展幸福河湖建设的河流。
6月8日,省河长办常务副主任、省水利厅厅长王立新到广州市黄埔区调研南岗河幸福河湖建设,实地察看了水声水库、木强水库、南岗河文教园区段幸福河湖建设情况。王立新高度评价广州市和黄埔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和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工作成效,对开展南岗河幸福河湖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16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广州市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通过控源截污、自然修复、海绵建设等措施,实行系统治水,探索出一条具有岭南特色的超大城市治水之路。
黄埔区遵循广州市治水理念,将构建绿色生态水系网络与打造高水平国家化创新城区紧密结合,初步形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生活”五水共赢的格局。
南岗河是广州治水的缩影,也是黄埔区水环境治理的名片,自然禀赋优异,治水理念先进、治理成效显著,具有打造幸福河湖的基础和优势条件。
背山穿城面海 自然禀赋优异
南岗河,地处黄埔东部,是东江北干流的一级支流,全长24.12公里,源起山区、穿越城区、汇入珠江,是岭南穿城河流的典型代表。
上游为生态居住区,源头水库生态环境良好,是流域的生态水缸;中下游地处湾区腹地、中心城区,为科技创新产业区;下游汇入东江,毗邻滨江经济带。
目前,南岗河流域与金坑河流域通过连接渠已实现互联互通,与文涌流域、乌涌流域连通工作正在推进,四个流域总面积269.06平方公里,形成“三纵一横”的水系网格,依托流域内43条河涌水系、9宗水库、19座水闸等水利设施,筑牢防洪排涝挡潮的安全屏障,为百姓提供安居乐业的家园。
岭南水系缩影 文化底蕴深厚
南岗河流域千年历史厚植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源于宋朝的“萝岗香雪”文化绵延至今,成为岭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印记,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口毗邻扶胥古运河,见证了千年海丝文化的开启;南岗河畔每逢端午都会出现“群龙竞渡,激浪高歌”的景象,传承六七百年的龙舟文化成为河畔居民维系情感的纽带。
碧道功能彰显 以水兴城产城融合
黄埔区以碧道建设为引领,统筹“陆地-河岸-水中”构建生态空间廊道,建设绿色生态驳岸,打造滨水湿地,建立多元慢行系统,全面提升滨水空间人文生态功能品质。
南岗河流域建成碧道21.6公里,达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20公里的生态驳岸及两岸生态空间成为南岗河的一大特色,深受群众的欢迎。
依托优质的水资源和健康宜居的水环境,南岗河沿岸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人才,孵化了上千家科技企业,流域内约130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黄埔实验室等8个国家级创新产业园入驻,成为广州东部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带。城市蓬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人民安居乐业,是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最好印证,也是以水为纽带,促进水、产、城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
治水模式典型 示范引领优势突出
近年来,黄埔区按照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理念,秉承广州市低成本、可持续的低碳生态治水之路,对南岗河全流域进行治理。
坚持治水先“治人”的思路,推行“四洗”清源行动、铁腕拆除违建等岸上污染源,“建厂子、埋管子、进院子”,开展排水单元达标和雨污分流整治,利用“绣花”功夫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创新提出生态修复“三板斧”——降水位、少清淤、不搞人工化的思路,通过维持低水位运行的低碳治理模式,实现河湖长治久清和生态复苏,2021年南岗河水质达到Ⅲ类,恢复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坚持开门治水、全民参与,成立志愿服务队,靠谱“河小青”遍布各个河道,形成全民自觉护河的良好氛围。
黄埔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显著。在2018年、2020年、2021年广州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考核中,黄埔区三次被评为“优秀”等次,其中两次排名全市第一;南岗河乡级河长徐绮梨被水利部授予“全国优秀河(湖)长”称号;乌涌志愿服务队获评2020年度“广州优秀民间河长”;黄埔区碧道建设获得广东省河长办对2020-2021年度万里碧道建设成效明显地区的激励。
未来,南岗河将继续紧紧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产业、水文化、水管护七个要素,打造成为具有安澜通道、生态廊道、休闲漫道、文化长廊、活力滨水经济带等综合功能的高品质滨水空间,并辐射带动水产业,致富百姓。
水清岸绿风光好,城水相融两相宜,我们会持续推动河湖长制走深走实,高质量建设幸福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