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欧洲天然气库存水平十年最低、期货价格飙涨400%

2021-10-10 10:16 来源:南方网 泠汐

  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好转,生产和消费逐步恢复,能源短缺又成为困扰全球各国的新难题。连续几个月来,石油、天然气、煤炭价格不断突破历史记录。在高度依赖天然气发电和供暖的欧洲,14个月内天然气价格暴涨10倍。若“气荒”继续发生,欧洲多国或将迎来一个“昂贵”的冬季。

  近日,欧洲天然气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天然气储量低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由于天然气紧缺,一些欧洲高耗能行业停工或倒闭,多国电费、燃气费飙升,英国等地的民众还出现恐慌性抢购日常消费品现象。

  专家指出,本次欧洲天然气市场波动由欧盟减排政策“过激”、疫情好转后能源供需失衡等多种原因造成,欧洲内部利益分歧、美俄能源市场竞争和政治博弈也对问题激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多种因素导致欧洲“气荒”

  今年1月以来,被视为欧洲天然气定价基准的荷兰天然气交易中心(TTF),天然气期货价格上涨了400%以上。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显示,当前欧洲区域性天然气库存仅为满负荷水平的74.7%,为10多年来最低水平。

  俄罗斯《独立报》报道,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商困难重重,高耗能的重工业和铝、水泥生产商也身陷困境。部分欧洲企业因燃料成本高昂已申请破产。

  欧洲国家较大比例依赖天然气发电和供暖,其中英国总发电量约40%是燃气发电,85%的家庭使用天然气取暖。由于天然气供应短缺、库存下降,欧洲多国电费、燃气费飙升。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国家电网日前对今年冬季的电力供应发出警告,引发公众对停电的担忧。随着能源价格保障波及越来越多的行业,英国近期出现公众恐慌性抢购日常消费品现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乾分析,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受多方面因素导致。近期新冠疫情状况好转,欧洲能源消费需求上升,但天然气的供应无法及时恢复。

  刘乾还表示,在欧洲推动“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能源公司和投资界对清洁能源的期望过高,从而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投资,进一步造成供应紧张。同时,由于2020欧洲因冬季严寒使用了更多天然气供暖,当前欧洲天然气储量存在缺口,也推高了天然气市场价格。

  各方政治博弈推波助澜

  目前,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在2020年,俄罗斯供应的天然气占欧洲储量的43.4%。

  今年9月,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管道项目“北溪—2”正式完工,目前正等待德国能源监管机构的批准。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10月6日表示,“北溪—2”运行后,可能有助于给欧洲天然气市场降温。

  “北溪—2”投入建设以来,屡次遭到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反对和制裁。分析人士指出,“北溪—2”能否按预计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开通运行尚存变数。而在近期欧洲出现“气荒”后,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政界人士又将天然气短缺的原因归咎于俄罗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日前表示,俄罗斯将能源作为“政治武器”和“胁迫工具”。

  10月8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驳斥了沙利文的指责,表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俄罗斯也从未停止供气”。德国总理默克尔6日也指出,俄罗斯从未拒绝提供天然气。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韩奕琛指出,俄欧天然气合作中,各利益方的博弈一直在持续,欧洲内部就此问题立场分化严重:东欧国家不希望“北溪—2”开通后失去过境本国的俄欧天然气管道“过境费”收入,也不愿因此在俄欧博弈中地位下降;美国意图向欧洲出售本国生产的液化天然气,不希望俄欧利益捆绑继续加深;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欧洲国家”长期缺乏天然气,希望与俄罗斯维持能源合作关系,但各国内部也存在立场分化。

  刘乾表示,俄罗斯天然气较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市场竞争力更强。疫情发生后,俄罗斯对欧天然气供应量出现下降,今年起供应量开始增长,但恢复产能仍需时间。俄罗斯有满足欧洲天然气需求的能力和意愿,批评俄对欧中断供应有失公正,但这一声音的出现,也说明此次欧洲天然气市场波动受到了来自欧洲内部和美国的政治因素影响。

  能源转型过急问题凸显

  路透社报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日前将欧洲的能源价格飙升归咎于欧盟在气候变化政策上的失误。

在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看来,欧盟希望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起到模范作用,但近期欧洲天然气短缺及其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说明全球能源博弈、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和欧洲内部利益分歧,都将对欧盟政策的实行产生影响。

  韩奕琛认为,欧盟能源转型政策过急或为导致本次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欧洲逐步放弃使用煤电和核电,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但后者不足以支持欧洲疫情状况好转后突然上升的电力需求。

  刘乾表示,近年来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天然气生产量都在下降,对本国供应能力有限。随着全球天然气市场初具雏形,天然气交易从区域性逐步向全球性过渡,欧洲需同亚洲、北美、南美等地区“抢气”,获得天然气的难度和多样性都在增加。因此,许多欧洲国家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减排措施,希望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但也因此在全球天然气供应紧张时更为脆弱。

  刘乾认为,欧盟建立成员国在能源政策上的统一协调机制的目标仍未实现,欧洲各国内部矛盾凸显。经历本次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后,欧盟可能在实现减排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上有所调整,通过市场和行政手段缓解当前能源危机。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较难改变,但欧盟的能源政策也不会因此出现大幅逆转。

编辑:刘灏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