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穗毕同心 山海携手迈向共同富裕

2021-12-24 10:34 来源:贵州日报 王星 夏民

  毕节,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广州,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乌蒙山高,阻不断毕节迈向全面小康的凌云壮志;珠江水长,流不尽广州对口帮扶的深情厚谊。

  毕节因试验区而立、因试验区而兴,试验区“三大主题”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已载入毕节发展史册。毕节发展的定位从“试验”升级到“示范”、主题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升级到“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开启了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新征程。

  立足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阶段,广州与毕节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携手共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

  组织引领 强化东西部协作力量

  五年时间,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98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30.16万人,毕节兑现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交出了中国减贫奇迹贵州篇章的毕节精彩答卷。

  五载光阴,换了人间。毕节的精彩蜕变离不开广州用心用情用力的帮扶。广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立足“中央要求、毕节所需、广州所能”,在产业、医疗、教育、就业、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担负了最重的任务,啃下了最硬的骨头,交出了最靓的答卷。

  今年,中央重新调整新一轮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决定广东继续帮扶贵州、广州继续帮扶毕节。这是粤黔在新起点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粤黔携手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行动。

  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调整后,广东省党政代表团第一时间到贵州调研东西部协作工作,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省回访交流,双方签订了《东西部协作协议》。

  在两地党政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广州市3个区与毕节市7个县(市、区)携手结对,发动39个强镇(街道)结对帮扶毕节市39个镇,21个强村(社区)、220家企业、35个社会组织结对帮扶毕节市476个村(社区),广州市175所学校、32家医院与毕节市199所学校、33家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开展实质性帮扶。

  多点开花 帮扶结出“致富果”

  这两天,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双堰社区养殖的生态乌骨鸡爆单了!“云上养鸡”的模式吸引了全国食客的注意。

  2020年,七星关区朱昌镇借助致公党中央帮扶机遇,从云南盐津县引进第一批1.2万羽“盐津乌骨鸡”,在双堰社区建立了占地200亩的养殖基地。致公党党员陈德晖捐赠了8套“智能化鉴溯鸡舍”,由此朱昌镇双堰社区开启了“云上养鸡”新模式。

  为销售好生态乌骨鸡,广州市天河区积极促进致公党员企业以及广州市企业与基地达成销售协议,在当地设立双堰社区农特产品销售专区,让“乌蒙玄凤”“飞”出大山,走向“沪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百姓的餐桌。目前,朱昌镇打造了以双堰社区、宋伍社区、螺蛳村为重点的养殖基地,乌骨鸡存栏1.8万羽,年出栏4.6万羽,产值550多万元。

  进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广州地铁班就读后,王霞的心踏实多了。

  “毕业就等于就业,找工作的烦恼都没了。”王霞的目光满含对未来的期待。

  近年来,广州地铁集团深入毕节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并安排专业教师到校授课,组织订单班学生赴广州开展岗前培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在威宁益民电商直播基地里,李臣果正拿着广州第二届电商节威宁分会场刚出的数据查看。“6天销售19.86万元”的数据让他激动不已。他没有想到,毕节生产、广州销售,靠一根网线连接千里的这条路,真的行得通。

  “威宁自治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今年广州市集中力量、倾斜资源开展帮扶。投入财政资金5213.4万元,社会帮扶资金868.23万元,帮扶威宁发展。”广州市番禺区挂职威宁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丁力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乡村建设发力,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据了解,今年以来,广州已向威宁选派党政干部3人,专技人才28人,为当地培训人才1095人。两地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实际投资3.23亿元。帮助威宁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9990人,采购和帮助销售威宁农产品7.56亿元,对威宁原有的84个深度贫困村100%结对全覆盖。

  这些山海同心的情景,在毕节随处可见。一年来,广州、毕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位,开设“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校企合作订单班等强有力措施,通过出台文件、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1亿元帮扶劳务协作,全年共帮助62497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

  一年来,广州把消费协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项目,通过博览会和广州塔、广州地铁等公益平台,发挥直播电商之都的优势,为威宁土豆、纳雍滚山鸡、赫章鸡蛋、织金竹荪等农特产品强势带货,全年采购、帮助销售毕节市农特产品30.62亿元,其中已认定扶贫产品29.36亿元。

  八方来援 社会各领域协同发展

  前段时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李宝秀的带领下,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了建院以来首例“ERCP取石术”,为毕节胆、胰疾病患者带去了快速康复的福音。

  在她的带领下,该院相继开展了鼻咽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综合精准规范诊断与治疗,包括肿瘤穿刺活检、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化疗及个体化治疗等,为该院的医疗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援助。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番禺区是广东省仅有的2个国家学前教育发展改革实验区之一。近年来,番禺区精心选派三名优秀幼教专家组成“幼教帮扶团队”,赴赫章县挂职帮扶赫章学前教育工作,为对口帮扶的赫章县的孩子创造更好的学前教育条件。

  到赫章县挂职后,“幼教帮扶团队”结合各自专业所长,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利用番禺区教育局划拨的帮扶资金,以岭南文化和夜郎文化为主题,融合当地幼儿园特色,在赫章县第三幼儿园开设“广黔小农庄”,设置种植体验区;在第四幼儿园开设“广黔小屋”,设置灰塑艺术体验馆;在第六幼儿园开设“广黔大厅”,设置幼儿生活体验馆和角色扮演区等,通过寓教于乐,展现两地文化之美的同时,丰富了幼儿学习模式,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幼教队伍。

  截至今年上半年,番禺区20余家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到赫章县为学前教育帮扶捐资捐物,累计价值170余万元,受益幼儿园50余所。

  通过帮扶,赫章县第三、第四幼儿园于2020年底顺利通过毕节市“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同时,番禺区又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再组织发动区内5所优质幼儿园和赫章县5所幼儿园结成结对帮扶关系,由结对园负责点对点开展精准帮扶,帮助赫章县提升被帮扶园的硬件配套和教学水平,培育一批优质幼儿园,从而带动全县学前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11月27日,“毕节织金——韩国仁川”西部陆海新通道海运直达箱运输车从贵州省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首运出发,满载16吨脱水南瓜条经广西钦州出海直达韩国仁川,为织金做大做强南瓜产业提振了信心,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助推织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良好的产业支撑。

  为提高织金县农产品知名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广州市增城区协助织金县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建设为契机,组织织金县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广东地区举办的“广博会”“乌交会”等活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探索建立帮扶全产业链,着力拓宽织金县农产品在广州、深圳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市场化、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推动织金县产品融入粤港澳市场,实现“黔货出山”,有效地助推织金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已助推织金县农特产品向东部地区销售44654.53吨(件、箱),销售金额29287.48万元,带动脱贫户2888户12182人次增收。

  今年国庆期间,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迎来一波旅游热。直到假期结束,游客才慢慢散去。而这时,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赵群,将家里的土特产销售一空后,又回到化屋村民族刺绣帮扶车间工作,如今赵群每个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为把苗绣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广州引进唯品会、广州织画等企业,在设计研发、渠道开拓方面大力支持,助力帮扶车间发展壮大。今年这家车间已销售苗绣产品300万元。

  山海相连,粤黔情深。今年,穗毕在人才支援、资金谋划、产业协作、园区共建、车间帮扶、旅游协作等方面加强区域协作,携手迈向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广州市、毕节市共建8个产业园区;引导落地投产企业67个,实际到位投资额29.59亿元;援建帮扶车间81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451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805人。广州市向毕节市选派专技人才249人,举办各类乡村振兴培训班230期,为毕节各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造示范点 山乡焕发新容颜

  12月9日,在“恒大·星耀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上,面对职业化球队的挑战,来自乌蒙山区平均年龄12岁的小球员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

  2021年,广州恒大足校委派专业教练陈鹏到大方县大方天河实验学校担任青训中心主教练。他还带来了足校的6名小球员,与大方天河实验学校的足球小将一起圆一个山区里的足球梦。

  经过半年的训练,“足球小将”取得的成绩让他惊喜,更让他感动。“孩子们对足球的爱简单又纯粹,即便脚上穿的是20元的胶布鞋,在赛场上,依然奋力拼搏。”在陈鹏看来,比赛的成绩,鼓舞了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努力就有收获。

  作为正面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部分,通过足球运动,锻炼了孩子们健康的体魄,更使得他们具备勇往直前、敢于拼搏的精神,从自信到自立。广州天河区教育局驻大方工作组组长、大方天河实验学校挂职副校长阳娟表示:“当下,大方县东西部协作步入新阶段。在毕节、广州两地教育部门和广州足协等、俱乐部等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下,教育帮扶在乡村振兴阶段迈上新征程,大方体育教育发展走上新轨道。”

  据悉,自2016年天河区结对帮扶大方县以来,天河区派出精锐力量支援大方县,在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民生工程等方面,形成了多层次、广领域、全方位的帮扶协作格局,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高质量开创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大方往东57公里的纳雍县李子村,曾是大家公认的深度贫困村,如今在广州市天河区和广汽集团的倾力帮扶下,村容村貌已经焕然一新。

  2018年至2021年,广汽集团共向李子村投入帮扶资金983万元,对85户村民危房、厕所、厨房改造,成立贵州木梳苗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种植薰衣草、迷迭香、芝樱、高原雪菊200亩……

  2021年以来,广州市天河区和广汽集团通过“五引四建三增强”,助力李子村确定新发展路径、统筹新目标任务、激发新内生动力,使李子村全面振兴更有“里子”,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呈现盎然生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帮扶前2500多元提升至2021年底的8400多元。

  得益于东西部协作的政策支持,李子村从以前的深度贫困村变为如今的纳雍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也成为东西部协作村企结对示范村。

  在东西部协作的新阶段,穗毕两地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长远发展重要举措,推进人才互融互通、引导资金精准投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典型,联袂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同心共筑中国梦。

  新阶段、新使命。今年,广州市全面对标对表中央要求,高质量完成粤黔两省签订的《东西部协作协议》各项任务,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广州市3个区与毕节市7个县(市、区)开展结对帮扶;向毕节市提供财政援助资金4.21亿元;选派挂职干部32人、专业技术人才249人到毕节市工作;接收毕节市挂职干部74人、专业技术人才329人到广州市学习交流;帮助毕节市农村劳动力62497人实现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46509人;采购、帮助销售毕节市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30.62亿元,其中采购、帮助销售已认定扶贫产品29.36亿元。

  时序更迭,脚步不停。广州、毕节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统筹各方力量,携手共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共圆中国梦。

编辑:叶菲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