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窗外看你会看到什么?是高楼林立还是人群熙攘?
但在自然观察爱好者看来景象却大不一样,红花羊蹄甲正披上盛装、东京油楠树下“趴着”小刺猬一样的果实、暗绿绣眼鸟在林间婉转啼鸣、黑水鸡妈妈带着宝宝们在草间觅食……
自然观察爱好者以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之名为钥匙,以观察和想象为风帆穿行在城市中的“自然王国”
你是否也对动植物充满好奇?想要通过自然观察和物种辨认探索身边精彩无比的自然世界?你是否想通过自己的志愿服务助力自然教育事业的发展?你是否想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增加社会阅历,促进自我成长?
机会来啦!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城市林业自然教育基地),在广东省第三届森林文化周举办之际,开展“听见花开 知识学堂”——自然教育基础培训和实践志愿者专场活动!
这里有权威的自然教育平台,专业大咖授课,资深导师带队,专业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实操,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同开启有趣有料的科普学习征程和成就感满满的志愿服务之旅吧!
关于我们——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是广州地区一家从事城市林业和园林绿化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科普教育的综合型科研机构。
园科院位于广州“市肺”白云山山麓,园内植物葱郁、花开四季,常见蜂飞蝶舞、鸟鸣鱼游,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再配以园科院40余年的城市林业和园林科技成果、岭南园林传统造景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展示,成功打造成繁华闹市中的一个可为广大市民亲近自然及提供科学教育的优选之地。
活动简介——自然教育基础培训和实践志愿者专场活动
自2016年起,园科院精心培育了首个科普品牌“听见花开,知识学堂”,开展丰富多元的林业园林科普活动,备受学员及家长们的喜爱和赞誉,并获得了“第九届梁希科普奖”“2020年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诸多荣誉。
为更好地利用园科院丰富的自然资源,摸清“家底”,稳步推进园科院自然教育实践工作,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自然教育活动,特开展“听见花开,知识学堂”自然教育基础培训和实践志愿者专场活动,广泛招募热爱自然、志愿服务生态保护工作的人士,形成志愿者队伍,学习自然观察与物种辨认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调研园科院内植物与鸟类资源,汇编电子版《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物种记录》,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自然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积极贡献。
活动内容
主题01 植物猎人
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1年11月20日
9:00-12:00 / 14:00-17:00
地点: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428号)
活动流程
集合、签到
《如何建立植物认知系统》培训讲座
①了解植物分类学,认识园林常见植物;
②学习识别方法,认识“植物猎人”工具包(植物识别软件、物种标记、地图记录、记录表格等);
③熟悉调研统计流程。
实地练习与考核:
物种识别统计志愿者和植物摄影志愿者1对1组队,领取考核题目,通过考核的小组可继续参与下一环节;寻找错误的小组获得第2次考核机会,若仍未通过,则结束志愿服务工作。
物种调查实践:
通过考核的小组可领取工具包,到指定区域开展植物物种调查标记和记录。
数据整理:
①物种识别统计志愿者将数据统计到电子版表格;
②植物拍摄志愿者将照片按物种编号整理成文件夹上传至网盘。
主题02 鸟友荟
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1年11月21日
8:00-11:00 / 14:00-17:00
地点: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428号)
活动流程
集合、签到
《鸟友荟》培训讲座
①广州常见鸟类识别关键点:常见鸟类的标志性外形特征、相似鸟类的区别点;
②导师培训工具的使用:望远镜、记录表格、广州常见鸟类图鉴。
工具使用与考核:
每人领取一道考核题,利用工具书识别物种,识别正确的志愿者可继续参与下一环节;识别有误的志愿者可获得第2次考核机会,若第2次仍识别有误,则结束志愿服务工作。
观鸟实操练习:
通过考核的志愿者将由导师带领前往园科院户外绿地,开展观鸟实操练习。
物种调查实践:
练习结束后,志愿者领取工具包到指定区域开展物种调查:识别鸟类种类,观测鸟类行为,记录招鸟植物。
数据整理:
同一观测区域的志愿者对比观鸟记录,筛选、剔除重复项后,将观测数据统计到电子版表格。
授课导师
《植物猎人》导师:张继方
IABG会员、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从事新优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应用研究,曾负责或参与2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植物新品种权3项,主编《认识中国植物》(华南分册)、(海岛分册)。
《鸟友荟》上午场导师:钟敏毅(蚂蚁)
全职自然教育工作者,广州自然峰青工作室创始人,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理事,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志愿者特约培训导师,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研学特约培训导师,广东多家自然教育机构、中小学校自然课程的研发人员和活动执行伙伴,主编《松山湖昆虫图鉴》。
《鸟友荟》下午场导师:赵广胜(二五)
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法人兼理事,资深鸟类观察者,自然生态摄影师,摄影作品收录于《我的第一本观鸟日记》、《车八岭鸟类图鉴》等;自然教育践行者,具有10余年观鸟科普工作经验,在广州及华南地区深受学员欢迎,是广州青少年宫观鸟课程特约导师,广佛肇中小学生自然观察理论与实践活动鸟类项目命题组、评委组负责人。
你将获得
01专业的培训课程
公益≠不专业,活动特邀请行业内有丰富理论知识与自然观察实践经验的大咖导师授课、带队,让你掌握科学的植物/鸟类观察、识别方法。
02丰富的实践练习
室内培训课程结束后,在园科院户外绿地开展植物/鸟类资源调查,以用促学,更有导师专业反馈做加持,大大提升物种观察、辨认技能!
03认识自然的新角度
广州市有洋紫荆、簕杜鹃等900多种常见绿化植物,乌鸫、画眉等260多种鸟类。
学习物种辨认与自然观察技巧后,可以让自己身边充满大自然的惊喜,进一步感受广州生物多样性之美,领悟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与智慧。
04志愿者福利多多
凡完成全程志愿活动的志愿者可获得志愿时、“听见花开 知识学堂”专属实践证书;
优秀志愿者将有机会参与第二十九届广州园林博览会等市级、省级、国家级展会的志愿服务,拓展视野,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我们需要的你
👉热心于志愿服务,具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
👉有意愿推动自然教育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有自然观察(植物分类)、摄影、教育经验者优先;
👉志愿者均需自备电脑以便整理调查数据,11月20日《植物猎人》主题活动志愿者分为摄影志愿者和物种分类志愿者,其中摄影志愿者还需自带相机。
“若是知道身边树木的名字,散步或上下班也会变得快乐无比吧。”
领略自然的魅力未必要去异国的雨林,遥远的群山,只要善于观察,加上一些动植物知识,就能在城市中邂逅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自然“小精灵”们,获得无限的惊喜和愉悦,并逐步培养善于观察的眼睛、善于思考的头脑、和善于感受的心灵。
看了以上的说明是不是很心动呢?来吧!加入园科院志愿者队伍助力自然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也给自己一个重新认识自然的宝贵机会!
咨询/报名请戳小园老师
活动说明
1. 费用说明
活动免费,完成服务发放志愿时。
2. 退改说明
报名后请安排好出行时间,如活动开展前1天内临时取消,以后志愿活动不再录用。
3. 注意事项
①培训讲座结束后,为保证自然资源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志愿者开展户外资源调查实践之前,两个主题活动均设有考核项目,若志愿者未通过考核,则需退出活动,可获得实际参与时长的志愿时,但不予发放实践证书,望参与者认真聆听讲座内容,严谨对待技能实践环节。
②活动过程中请遵守纪律,听从工作人员的现场指引,工作态度严谨;
③参与者须配合活动主办单位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4. 装备建议
户外活动建议穿运动服、运动鞋,可喷涂驱蚊水;请自备防晒帽子;现场可提供饮用水,需自备水杯。
5. 其他
一旦报名成功,我们将联系您加群及处理保险购买事宜,报名表录得的姓名、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仅用于保险购买,请确保填写无误;如因天气等原因取消活动,以主办方发出的通知为准。
*请仔细阅读各事项,凡报名者均视为已知悉并同意以上所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