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肇庆印发“十四五”规划,将建成大湾区宜居宜业宜乐宜游重要节点城市!

2021-12-02 10:29 来源:南方网 何梓阳

  近日,肇庆市人民政府在其官网发布通知,正式印发《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为今后五年肇庆的发展规划详细的路径,并对2035年的发展愿景进行展望。

  《规划》开篇即指出,肇庆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和乡村振兴示范区。未来五年,肇庆将如何朝着这一目标奋进?

  建设成大湾区宜居宜业乐宜游的重要节点城市

  《规划》在展望2035年时提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赢得一席之地,成为大湾区重要的制造中心、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营商环境高地,成为大湾区发展活力充沛、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提到,美丽肇庆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肇庆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大湾区生态之城。

  为此,《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肇庆发展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承载力、竞争力明显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积极参与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成为大湾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

  • 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吸引力、影响力显著增强。幸福产业集聚带基本成型,努力将西江百里历史文化风光带建设成为湾区重要名片。

  • 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成效明显。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完善,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乡村社会治理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投入运营,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态农场、“中央厨房”。

  • 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建成。现代物流和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一批重大物流平台、物流园区、集散基地、港口码头加快建设,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加快向肇庆临空区、临港区转移,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加快引进落地。

  • 改革开放取得更多突破。开放型经济迈上更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三大交通圈”和交通“双枢纽”辐射功能明显增强,“湾区通”工程深入推进,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成为重要改革开放平台,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功能进一步凸显。

  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争先进位

  《规划》提出,全方位参与“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争先进位。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广州、深圳“双城”联动,主动对接、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强化与大湾区核心城市配套发展、补缺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和大湾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城市。

  为全力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规划》在积极参与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全面配合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支持和对接广州“四个出新出彩”作出具体要求。

  此外,《规划》还要求促进规则衔接,包括探索创新经贸领域规则衔接和探索创新民生领域规则衔接。

  在探索创新经贸领域规则衔接上,《规划》明确了积极参与“数字湾区”建设,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推进口岸智能化,提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率,推进口岸提效降费。结合金融监管部门工作部署,落实港澳居民金融便利化等金融政策,推动金融开放。参与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多项任务。

  在探索创新民生领域规则衔接上,《规划》明确了鼓励港澳居民在肇参加社保,探索医疗资源及医药先行先试、完善港澳居民跨境就医等医疗保障政策,建立完善与港澳居民医疗保障衔接通用机制,力争实现与港澳医疗数据互通。落实内地与港澳职业资格互认政策。支持符合资格的港澳办学机构在肇庆办学,在审批程序、土地供应、招收学生、收费标准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加强教育合作交流,出台鼓励肇庆高校与港澳高校开展教育合作的激励措施。对港澳居民或其随迁子女来肇庆接受义务教育给予“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政策支持。支持港澳机构在肇申办养老机构等任务。

  为加强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明确,进一步健全完善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及政策,推动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气象灾害精细监测预警,推进“智慧气象”综合防灾保障工程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建立健全应急保障相关机制,全面落实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建立粤港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和应急协调平台,联合制定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大湾区应急合作能力。防范地震灾害风险,大力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与此同时,《规划》还着眼于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的建设,特别提出着力推动跨境合作创新。要求积极吸引包括港澳居民在内的大湾区居民到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居住,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规则衔接和制度创新。

  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

  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规划》要求充分利用肇庆丰富的土地资源,积极与大湾区中心城市开展产业共建,主动对接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主动承接大湾区溢出的优质产业,以深圳为中心,兼顾香港、广州、东莞、佛山等地开展大规模驻点招商。

  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金属加工等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是《规划》提到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规划》明确要立足大湾区产业规模和配套优势,着力引育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企业和零部件骨干企业,加快推动“整车规模化、重要零部件本地化、服务多样化”,积极构建“广佛肇整车、肇庆汽配、肇庆服务”产业合作格局,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动力电池制造基地,建立一批错位发展、协作互补、特色鲜明的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特色园区。

  此外,《规划》在部署“2+4+N”制造业重点发展平台及重点工业园区时,特别提到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产业重要承载地

  《规划》指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机遇,坚持创新引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打造以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为引领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产业重要承载地,努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为此,《规划》提出,深度参与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链配套,加快构建“广深港澳研发孵化—肇庆加速、肇庆落地”的创新产业链。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对接广州、深圳等“创新源”,建设大湾区创新产业重要承载地,鼓励引导广州、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区企业在肇庆进行研发和生产制造。

  为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划》要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进跨境跨市产学研合作,主动承接广深港澳等地创新要素和高端产业辐射外溢,联动佛山、江门、中山等珠江西岸制造大市,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加快形成“广深港澳研发孵化—肇庆加速、肇庆落地”的创新协作、错位发展新模式。探索有效利用大西南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服务本地科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与大西南科技产业链的对接延伸和市场拓展,建设大湾区与大西南科技产业链接中心。

  另外,《规划》还提到,推动肇庆新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创新资源的桥头堡。包括推动肇庆新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高端高新产业,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强区内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转化基地,加快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设粤港澳生态科技产业园。充分发挥面向大西南门户作用,谋划建设大湾区—大西南科技产业园,积极引进大西南地区企业建立大湾区总部。

  为引进和布局国内外先进科技创新平台,《规划》鼓励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大湾区大科学装置共建联合实验室和联合学院,合作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的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

  《规划》还明确加快建设特色创新创业平台的任务。要求依托肇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主动整合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资源,重点引进发展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灵活用工、海外寻访、人才服务跨境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机构,形成支撑参与国际产业合作和高端人才竞争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高地,建设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高素质人力资源集聚区。

  高水平共建“轨道上的大湾区”

  《规划》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对肇庆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全力构建内通外联的综合交通网络,巩固提升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积极参与省交通强国试点建设,高水平共建“轨道上的大湾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区域性重要物流枢纽。加快建设能源网络体系,打造大湾区新型能源基地。着力构建安全牢固的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对巩固提升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作出具体要求,强调突出交通引领性、支撑性作用,积极参与省交通强国试点建设,高水平共建“轨道上的大湾区”。紧密围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加强与大西南的联系,以机场、轨道、高速公路、港口建设为主抓手,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对接大湾区一小时、广佛肇半小时、市域一小时“三大交通圈”和肇庆东站、珠三角枢纽机场站“双枢纽”交通格局。并提出构建连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的快速通道。

  此外,《规划》还对完善物流网络体系作出具体要求,特别提到要大力引进物流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肇庆(四会)多式联运现代物流园区(肇庆大沙多式联运铁路货场项目)、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物流基地和智慧物流中心。

  为加强能源网络体系建设,《规划》对“十四五”时期能源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进行部署,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西段工程(肇庆段)。并将大湾区(肇庆)5G数字化创新中心的建设列入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是《规划》提到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规划》提出,进一步疏解广深港澳等地高度聚集的城市功能,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高品质新都市。

  培育发展特色康养产业是《规划》提到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推动与港澳高端、优质康养企业合作,共建国际化高端康养、医疗产业项目和服务机构,并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肇庆(德庆)南药健康产业基地列为“十四五”时期康养产业重点建设项目。

  另外,为加快发展多元化办医,《规划》提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合作,支持并鼓励港澳资本和服务提供者在肇庆开办医疗机构。

  此外,《规划》还提出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包括建设大湾区综合型高端运动基地,并要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赛事名城。

  同时,为鼓励支持中高端消费,《规划》提出以肇庆新区商务中心为主,积极打造大湾区、大西南区域性会展中心,主动承接举办大型品牌展会,推动商贸、旅游、文化、体育、会展消费联动发展。并强调建设大湾区体育赛事名城,融合旅游、度假、养生等业态,促进高端体育消费。

  着力升级大众消费也是《规划》提到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旅游港,推进名优特产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和文化时尚一条街建设,打造集食、住、玩、游、购、娱于一体的“广府新天地”。

  另外,《规划》对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资源共享和流域环境协同整治,构建水质预警机制,完善跨界水体联防体系作出要求,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为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推广,《规划》要求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等全市性大型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一批具有肇庆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明确以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当好大湾区生态农场和“中央厨房”,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同时要求大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脱贫成效,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在部署具体任务时,《规划》提出,高标准建设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并提出建立统一的大湾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在规划“十四五”时期肇庆各类重大平台时,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交易博览中心。并特别提出要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

  《规划》提出,深化教育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新时代教师发展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

  为此,《规划》从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发展和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推动“一带一廊一区”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规划》部署了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由城市经济产业(幸福产业)集聚带、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生态产业示范区三个功能区组合的“一带一廊一区”区域经济布局。并对肇庆各县(市、区)、功能区发展定位进行了详细划分,包括以下方面:

“一带一廊一区”总体布局图

  端州区:幸福产业集聚带的主战场、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重要节点、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新地标和旅游度假胜地。

  鼎湖区:幸福产业集聚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新城。

  高要区:幸福产业集聚带重要增长极、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核心引擎、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会市:幸福产业集聚带新引擎、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主阵地、辐射大西南的区域物流枢纽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县域经济崛起样本和标杆。

  广宁县: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山水竹林宜居城。

  德庆县: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示范县、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验区。

  封开县:粤港澳大湾区省际产业共建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怀集县:肇庆副中心、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山水生态城市。

  肇庆高新区: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的龙头、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珠三角核心区高新产业转移新洼地。

  肇庆新区:彰显中国特色、展现岭南文化的现代化新城和高质量发展引擎,产业强市新引擎,全省“新区标杆、湾区明珠”。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增长极、西江流域生态共建区、省际合作机制创新区、东西部合作示范区。

  此外,《规划》特别提出加强府城保护与复兴,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根本原则,恢复与重塑肇庆府城作为历史上华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风貌,打造大湾区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新地标。


编辑:何梓阳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