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记者/黄源连)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锂电池的生产和使用量越来越大,锂电池回收利用产生的粗制硫酸钠和氯化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至今未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其规范,成为困扰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一个障碍。
据此,2021年3月10日,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团体标准《锂电池废料湿法冶炼粗产品 硫酸钠》和《锂电池废料湿法冶炼粗产品 氯化钠》,规范锂电池质量标准,促进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
市场存在乱象 急需规范标准
据介绍,锂电池的回收利用,通常采用湿法冶炼工艺即采用可溶性钠盐作为沉淀剂,回收锂、镍、钴、锰等有价金属。因剩余母液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本着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回收生产厂家大多会对剩余母液再处理,通过浓缩析钠,生产回收粗制产品硫酸钠和氯化钠。
但是,在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其规范前,生产厂家各行其是,各自根据企业标准生产。业内专家表示,这是由于各家回收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存在差别,加上原料来源不一,回收技术复杂,回收生产的粗产品硫酸钠和氯化钠质量参差不齐,所有才会导致市场出现乱象,不能有效对口下游客户,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和流通。因而,废旧电池回收市场的规范急需制定质量标准。
找寻平衡点 分定品级统一标准
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供参照的情况下,标准起草组对市场情况作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寻众多厂家的平衡点,科学、合理确定两类副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
两项团标的突出特色是对粗产品硫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要求作出统一规定。粗制硫酸钠和氯化钠质量要求均采用分定品级的办法,都分为三品级,主成分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含量一等品均要求≥95%,二等品≥90%,三等品≥80%。对产品包含的杂质元素包括钙、镁、镍、钴、锰、锂、铜、铝、铁、铅、镉、铬、汞、氯和水不溶物、水分含量都分别做出限量规定。同时,对产品的白度、pH值、外观质量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检验规则等都提出明确的要求。
两项团标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 实现绿色发展
“这些质量指标规定与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相一致,可确保锂电池深度回收利用生产的中间产品粗制硫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要求。”专家评审表示,这两项团标对粗制硫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指标要求先进、适度,对统一、规范、提升这两种中间产品的质量水平,治理无序竞争,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我国是无水硫酸钠和工业用氯化钠生产大国。通过对锂电池深度回收利用,将可有效地增加工业用硫酸钠和氯化钠的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并对减少降低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