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刘灏 通讯员/粤财宣)为全面提升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广东省财政厅全力推进全省已使用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或公共基础设施专项整治工作,努力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在建工程比例高、长期挂账不转固等问题。
截至2022年1月底,全省已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转固比例超过85%,转固成效显著。
强化组织管理 落实全省“一盘棋”
据了解,省财政厅在启动全省整治工作部署,制定印发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布置各地各部门制定具体行动方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的同时,建立工作台账,建立整治工作联络机制,细化工作步骤、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聚焦重点难点 打通转固“中梗阻”
省财政厅对照整治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对于2021年4月1日前已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督促各地各部门在2021年底前实现“应转尽转”。对于2021年4月1日后完成的在建工程项目,应在1年之内转固。
加强后续监测 推动管理“长效化”
记者了解到,省财政厅以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预警监测机制为抓手,自2022年1月起,将长期未转固在建工程情况纳入省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预警监测指标,通过资产管理系统按月开展监测预警,定期监测资产管理情况进行预警,对存在问题及时预警和督促纠正,适时开展重点监督检查,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