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走近广州黄埔区的碧水守护者——广州河长制5周年成效巡礼(1)

2021-11-19 11:30 来源:南方网 汤文诗

  南方网讯(记者/汤文诗 通讯员/赵雪峰)“丝姐”岑影丝是广州黄埔区南岗街道沙步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她从2017年8月起担任沙涌、沙步涌及东滘涌的村居级河长。当时,整个沙步的旧村改造及城市更新工作都还未正式大规模启动,各河涌两岸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自建场所——有些甚至直接横跨过河面,而且直接往河涌中进行排污。受“散乱污”场所影响,村内河涌常见黑臭,河涌两岸的绿化维护工作更是无从开展。

  在这种情况下,拆违与动迁工作成了沙步社区基层治水工作的重点和最大难点。然而,尽管当时旧改补偿方案都还没具体确定下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这一年间,沙步河涌两岸共计拆除建筑物面积却达到了10万平方米以上。谈及当年这些惊人的工作成果,岑影丝坦言,只能是起早贪黑,一户一户厚着脸皮上门做工作,软磨硬泡地向大家宣讲政策,共同维护沙步的美丽河涌环境,最终才取得的成果。

  事实上,征拆工作能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稳步推进,背后离不开岑影丝多年社区工作经验,为辖内居民劳心劳力付出积累下的深厚群众基础。“当时很多居民就是说搬走可以,但是要丝姐给他们签名,承诺保证回迁房的建设与分配。”沙步社区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自河涌治理工作开始以来,岑影丝和班子成员就没有过‘双休日’这个概念,一直都是24小时待命随时等待村民联系搬迁。”

  走在沙步社区的街头巷尾,居民一声声热情的“丝姐!”,就是岑影丝在沙步社区基层工作优异成绩的最好证明。岑影丝对记者表示,“一开始开展工作当然困难,毕竟拆违是损害了一部分人的眼前利益,征拆也给一部分群众生活造成了眼前的短期不便,但大家始终会明白这些都是必须经历的阵痛,为了子孙后代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所做的努力都值得,沙步社区治水工作成效也有目共睹。”

  谈到沙涌从当年的黑臭河涌,到今天的初见成效,河涌两岸也规划建设起赏心悦目的花草碧道。有群众感慨地说:“以前我们都是从百米外就捂着鼻子绕开河走,到现在大家茶余饭后都喜欢到河边散散步,才明白应该感谢丝姐当时苦口婆心天天给大家做工作。”

碧道建设完善中的清澈沙步涌。通讯员供图

  水域安宁背后的一腔热勇

  5月底,春夏交替,广州正是雨水丰沛的时候。晚上9点多,就在长达14个小时的社区第三轮全员新冠核酸检测即将结束时,气象部门再次发出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这将会是当天下的第三次暴雨了。刘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正辉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马上召集现场在做收尾工作的两委干部赶回居委会,作为村居级河长召开“三防”部署会议。

  “三防”会上,大家决定对居住在细陂河低洼处的元岗老人板房的老人进行连夜转移,“决定了就要立马行动,别拖,老人家走路又慢,还要收拾东西,晚了到时候要一个个把他们背出来你们别说背不动啊!”刘正辉开着玩笑给大家鼓劲,在经历了一天的日晒雨淋后他还是坚定沉着地进行着指挥。

  早在今年年初,刘正辉就对防汛工作进行过提前部署。除夕假期的前一晚,他带着街道挂点领导和社区相关人员到最棘手的元岗村旧改临时板房进行现场考察。元岗村地处细陂河流域,三面环山,中有鱼塘,临时板房建在塘边,一到汛期就面临山溪汇聚、池水倒灌的威胁。当天正下着小雨,刘正辉观测地势落差、探头查看排水通道,现场与当地经济社长商定了挖明渠对水塘积水引流,并在旁边抬高地基搭建临时转移专用板房的解决方案。年后,他抓紧协调旧改开发商筹备资金,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确保了工程在汛期前完工。

  作为基层河长,既要确保水域安全,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又要建设美丽水景创造宜居生态环境,刘正辉在任职期间也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除了亲力亲为,更要发挥协调统筹作用,链接好各方资源。刘村社区共有南岗河、细陂河、埔安河3条河流流经,也是刘正辉的包干巡查区。在一次对细陂河河道巡查中,有眼尖的巡查员发现河道边雨水口存在拍门不严实、发黑污水直排河涌的情况。刘正辉立即组织社区上报,并配合街道与区相关部门查明溢污原因。在污染主体单位整改后,再次对其进行巡逻复查。

  这两年,在街道和黄埔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社区辖内的河流面貌显著改善:河水变清了,放生净水的鱼苗也长大了,天然的土坡河岸被清新整齐的城市绿化和平整的步行硬化路取代,居民在沿途欣赏河景时还偶尔可以碰到捕鱼能手在河边捞起肥美的大鱼。

  然而,基层河长的工作不是容易做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近期辖内华甫改造项目准备挖一道明渠,在将两边山水引流至南岗河的同时增设美丽河景,然而必经路段还有一户人家未搬离,刘正辉为此还带着果篮上门对该户人家拜访劝说。“工作不好做,一次不行就去多去几次,他总是会有理解的一天。想想日后子孙后代能在家门口的河边散步玩耍,晚上沿着河流一路灯光璀璨,波光粼粼的,那该是多美啊!”

  人居安,刘村美,这大概就是这名河长最朴实的愿望了。

  清水绿岸背后的汗水与“匠心”

  广州黄埔区夏港街辖内有沙涌、西滘涌、东滘涌、墩头涌、鹤子坦涌(包括鹤子坦支涌)六条河涌、东江航道、珠江航道两个航道,长度共计32.653公里。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河长制管护工作范围面广量大。夏港街总河长、街道办事处主任谭鸿飞积极承担总河长职责,带领夏港街各级河湖长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推进河涌治理管护、巡查、日常管护工作及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工作等多项工作。

  为提高治水成效提升群众参与度,他致力于普及治水宣传工作。今年组织安排开展现场宣传活动10次其中社区居民治水宣传活动7场次,“散乱污”场所整治宣传场1场次,“青少年防溺水”宣传活动2场次,发出宣传资料近3000余张,宣传品2000余份。组织民间河长巡河活动,营造夏港街河长制公众参与良好氛围,根据《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聘请河湖“民间河长”活动的通知》及《广州市开展党员认领河湖活动工作指引》,招募辖内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尤其是党员同志担任民间河长。建立民间河长微信群,畅通沟通渠道,鼓励民间河长每周至少巡查一次所负责河段,及时上报和反馈问题,落实全方位的河湖管理和保护工作。街河长办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并积极引导群众提高护河爱河意识。今年开展民间河长活动以来社区、“两新”组织党支部近10多名党员和群众认领了河段,开展了河涌巡查48人次,提出了10多处问题整改意见,实现了河长制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结合。

  为使全街河长制工作长效化规范化,谭鸿飞常常在节假日、上下班的路上、工作间隙开展巡河工作,对发现河面的漂浮物、河坡垃圾及时记录并转达河长办工作人员并跟进整改进度。墩头涌沿岸以前河两岸的村民乱摆乱放现象较为严重,“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严重影响河岸两旁整洁卫生。谭鸿飞亲自带队,向村民宣讲政策并参与“民间河长”巡河活动,倾心听取村民、“民间河长”对巡查上报的问题、河长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导街河长办、综合行政执法办、社区居委等多方部门整治,采取宣导为主、整治为辅的方法,劝导并阻止村民向河道沿线乱扔垃圾、乱排废水、乱搭乱建等非法行为,督促沿线村民清除河道内拦网、地笼网等河障,保障了各条河涌沿岸水清、水净。

  夏港街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网密布,但经各社区、巡河人员反映人力巡河不能实现全覆盖的短板。谭鸿飞压实河湖长制管护责任,推动河湖长制落地落实,提出借力现代科技手段,利用无人机的机动优势,实现对街域境内河道、重点排放口巡查全覆盖,逐步完善“天上看、地上查、河上巡、网上管”的立体化巡河监管机制。各社区巡河人员均配一架,同时加强无人机使用培训,使得无人机巡河巡航道实现常态化、专业化,为辖区内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和水景观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夏港街作为广州开发区的发源地,历经近40年历史,基础设施已落后于城市发展建设。虽水系发达,绿化基础较好,但水系风貌不突出,公共空间不足,亟需构建一幅从起航-链接-品牌-社群的渐进式夏港生态图景。为打造碧水美丽湾区,助力穗港智造合作,谭鸿飞紧跟区委区政府步伐,积极配合区水务局对夏港街多条河涌进行景观升级改造设计。依托夏港街城市更新、河涌整治等计划,推动碧湾古道碧道建设计划在本年11月份底完成建设并开放使用,构建了怡人可达的健康、舒适、绿色的慢行空间;同时增加群众茶余饭后去处,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

编辑:农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