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 陈司悦 通讯员 粤消宣)在我们身边,不仅有出没在火海、洪流中的消防铁汉,还有有这样一群身穿“火焰蓝”的半边天。她们既有女汉子的韧性与魄力,也有女神般的温柔和美丽。人们常说消防是男子汉的天下,是充满阳刚气的地方,很少有女性的身影涉足其中,她们没有宽厚肩膀,却用忠诚担当撑起了一番事业;她们没有超人能力,却用刚毅执着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她们没有丰功伟绩,却用专业和服务赢得社会尊重……她们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撑起了新时代消防工作的半边天,在充满阳刚之气的消防队伍中,像一朵朵默默绽放的铿锵玫瑰,她们与消防同发展,在消防指战员身边,在队伍建设最基层,在火灾事故第一线,激扬巾帼之志,凝聚巾帼之力,创造巾帼之绩,彰显巾帼之美。
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广东消防有四位红门女将荣获了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党委表彰的“巾帼建功标兵”的荣誉。让我们走进她们,倾听她们的故事。
指战员身边的“全能姐姐”
莫丽娜现任广州市消防支队副政治委员、纪委书记、广东公安现役部队政工调研员,获评广东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先后获得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警官3次、优秀党务工作者2次。她从警服役22年,长期坚守在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和政治工作一线,在她的身上,刚毅与柔美相融、执着与创新兼具,充分彰显出自强不息、坚韧刚毅、智慧豁达的新时代女性风采,是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女指挥员的杰出代表。
广州市消防支队副政治委员莫丽娜。 粤消宣供图
心系消防事业,巾帼须眉立标杆。
“谁说女子不如男”。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工作22年来,她始终一心为公,为消防救援事业创新发展而殚精竭虑,带领队伍取得一项项骄人成绩。2008年,四大队、即现在的萝岗大队组建成立,从来没有政治工作经验的她临危受任,于2009年担任了大队政治教导员。
“要不不建,要建就要建标兵!”,她凭着一股军人的血气,凭着一股韧劲,从零起步,带领萝岗大中队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消防部队标兵单位,萝岗中队被评为全国消防正规化建设示范单位。
在任支队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期间,她积极探索创新政治工作新模式, “三级课堂”政治教育模式、“羊城消防政能量”网络政工模式、“文艺轻骑兵”文化育警模式、“支部建在战车上”战地党建模式等一大批工作经验得到总队推广并广泛运用。
她在岗位上带领队伍争先创优,2018年带领支队参加全省党的十九大知识竞赛荣获冠军,支队原创微电影、纪实片分别获得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二、三等奖。她还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先后培树首批中宣部“全国学雷锋岗位标兵”邓洪、“全国好警嫂”蔡斯迪、中央军委“荣誉称号”李盛元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情暖基层,把集体“大家”当做心中的“小家”
作为一名女性政工领导干部,把对事业的“大爱”,化作对基层的关爱,把集体这个“大家”做成了指战员心中的“小家”,每个指战员都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每次到基层督导调研,总少不了向基层的指战员嘘寒问暖,唠唠家常,一心一意帮助指战员解决他们身边的事情,被大家亲切称为“知心姐姐”。
她积极协调推动30余项“党委实事工程”落地,运用好团委、家委、妇委等载体,做实功模典型到省外疗养、指战员亲子活动、消防集体婚礼、妇女文艺培训、团购惠警等工作,每年队伍子女入学率、转业干部安置率,家属随军率均达到100%,使指战员在政治工作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去年以来,她紧跟消防部队改制转隶大形势,深度做好改革宣传教育和政策宣讲,全力推动消防员荣誉体系建设,率全国之先推动“消防救援人员优先”政策在广州落地,及时对250名表现突出的官兵实施立功嘉奖,15名支队“每月三星”投身改革先进个人在广州日报集中展示,为全体干部量身定制个人从军纪念册,105名指战员得到学历提升,使指战员职业荣誉感、使命感深度激发,指挥员参与部队转改率全省最高。
肩扛执纪重责,用严管严防树立救援队伍新形象
2017年,随着领导干部岗位调整,她被委任纪委书记一职。为了担负起这一重责,她一边完成好繁重的工作任务,一边腾出来午休时间,研读各项政策规定;每到深夜,当她将年幼的儿子送入梦乡后,依然披星戴月、挑灯夜读。就是这样的学习劲头,让她快速地从一名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兵”转变为行家里手。
她始终将严管严防作为对指战员最大的政治关爱,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新任务新要求新考验,她牵头制定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党组织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清单》《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谈话提醒工作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派驻纪检工作落实落地,使制度笼子不断扎紧,责任“链条”不断夯实。她始终将严管严防作为对指战员最大的政治关爱,在认真总结、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建立“日常+层级+重点+专项”联合督导机制,通过开通廉政短信“直通车”,组织编印支队近年来违法违纪典型案例警示录以及深入案发单位开展“以案说纪”活动,切实筑牢指战员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面对社会群众高度关注的消防执法问题,她多次主动向党委提出建设性意见,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可行性预防和约束措施,并重拳治理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有效维护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良好形象。
就是这样的学习劲头,让她快速地从一名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兵”转变为行家里手。“我们要坚守职责,敢于执纪问责”。正是她的这份执着与坚毅,确保了2018年队伍形势高度稳定,广州消防救援队伍的光辉形象在群众当中高高树立!
正值三八妇女节,儿子给坚守在岗位上的妈妈送去了祝福:“世上只有妈妈好,谢谢您守护着我快乐成长,妈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我爱您!”
平凡而不平庸的“女管家”
江衡现任佛山支队特勤大队政治委员。她20余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热情的工作干劲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因工作业务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2008年获评全省先进会计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和2018年先后两次当选党员代表出席省消防总队党员代表大会。
佛山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政治委员江衡。粤消宣供图
扎根后勤岗位,一片初心奉献最美青春芳华
1994年,怀着对部队的向往,她选择穿上了橄榄绿。由于毕业于财贸专业,她被优先分配到后勤岗位,而这一干,就是23年。在这23年里,她每天与繁杂的账目和冰冷的数字为伴,日复一日地做着枯燥繁琐的工作。时至今日,19岁那颗献身红门的初心依旧矍铄,在践行理想的道路上始终义无反顾、无私前行。
潜心平凡业务,在细水流长中脚踏实地
长期奋战在后勤岗位工作,她深知这是一项细水长流的活儿,于是“甘于平凡而不甘于平庸”则成了她的座右铭。她多次参加总队财务工作会审细则评定,受邀到兄弟单位作经验交流;主动争取基层业务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实现财政单列,2005年实现业务费总额超亿元;2017年在禅城大队任职期间争取财政预算经费4870.85万元,增长率突破49 %。
直面时代大考,她以身作则投身改革
2018年,是消防部队改革转制、转型升级的一年,整支队伍面临着各类不稳定因素交织叠加的复杂考验。面对这样的挑战,她率先表态,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带头投身改革。她团结党委班子,紧盯政策出台节点,开展宣贯教育,努力为大中队争取经费,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在她的感召下,大队全体人员高度拥护改革,100%参加转改。
“谁让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她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女儿马晓毅刚步入高中,开启了人生最重要的求学之路,作为母亲,无限牵挂这位只身寄宿求学的独生女儿,多么渴望能在她人生最重要的旅程上好好陪伴。在与女儿的日常交流中,“自责”似乎成了主基调,“牵挂”也只能深深埋藏。因为她还不止是一位母亲。
作为基层大队、特别是特勤大队这种为数不多的女主官,她是大队100多名指战员的胜似母亲的好大姐,佛山特勤作为一支专业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尖刀和突击队,随时准备攻坚克难,汶川地震、深圳光明泥石流、“2.7”佛山城轨2号线隧道坍塌等震惊全国的事故处置都有佛山特勤的身影,所有队员时刻游走在危险的边缘,作为大队的当家人,无时无刻都在在牵挂着他们,牵挂他们攻坚是否能平安归来,牵挂他们大强度训练是否吃得消,总之,牵挂他们的点点滴滴。正是这份错位的“牵挂”,使得特勤大队完成一个又一个攻坚,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
“香山”脚下的“拼命三娘”
王玉娇是中山市消防支队坦洲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作为一名女同志,王玉娇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单位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
中山市消防支队坦洲大队政治教导员王玉娇。粤消宣供图
严管厚爱,带领队伍勇创佳绩
在坦洲任职的短短几年间,先后争取地方消防经费总额首次突破两千万元,圆满完成坦洲第二执勤点建设任务,辖区消防安全环境更有保障。牵头研发专职消防中队党建工作APP,率先建成专职消防中队工会示范点,相关经验在全市推广。在她的带领下,坦洲消防救援队伍士气高昂、成绩显著。在2018年全市比武竞赛中夺得冠军1次,亚军、季军各2次的绝佳成绩,大队及下属单位先后荣获“全省基层建设先进大队”、“全省政府专职消防队先进单位”、“全市抗击强台风‘山竹’先进集体”等荣誉。
重视基层保障,丰富营区生活拴住人心
她始终重视基层保障,把一名消防基层领导干部的使命记在心上,深入研究分析辖区警情和救援装备建设情况,并将专题报告提请政府,争取最大支持。年内共投入421.06万元更新现有消防器材装备及增购个人防护装备,投入450万元购置了一辆举高喷射消防车,装备建设情况大幅改善。
同时,王玉娇还积极探索成立专职消防中队工会,成立以来组织队员开展形式各样文体、亲子、娱乐活动,协调辖区医院建立消防员就医“绿色通道”,为队员办理诊疗卡,向地方政府争取队员“医疗补助”专项经费12万元。努力打造拴心留人环境,改造体能训练室、党团活动室、停车棚、训练场等场所,不断丰富营区文化生活。
身患脑膜瘤,住院仍心系工作
2018年底,王玉娇晕倒在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上,被确诊为脑膜瘤的她需立即入院接受手术切除。但她放不下单位的工作,放不下称呼她为“大姐姐”的队员们,术后依旧关心单位工作,过问队员冷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期消防女干部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精神,阐释了一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履职敬业和责任担当。
火场中的“女福尔摩斯”
若说她特别,她与绝大多数女性一样,是别人的女儿、妻子,亦是母亲;若说她普通,她又与大多数女人不一样,面容姣好,却天生不爱红妆爱戎装。她凭着对消防事业的热爱,自2008年从中国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毕业来到汕尾市公消防支队后,一心扑在消防工作中,一干就是10年,主要负责是火灾调查,兼顾单位宣传工作。她从未上过火场,却无数次用双手扒过火劫后的废墟;她从未握过水枪,却无数次用精彩画面展现了消防员的风采;她没有丰功伟绩,却为人民的防火安全立下了不可小觑的战功。
她叫王晓怀,她既是一名巾帼女消防干部,也是一名消防干部家属。2004年9月入伍,现任广东省汕尾市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工程师(专业技术10级),专业技术一级指挥员。
汕尾市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工程师王晓怀。粤消宣供图
十年火调,敦本务实维护汕尾人民切身利益
“为单位和群众服务是防火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她的信条。10年来,由她先后直接或参与审建项目近千个,验收工程项目上百个,参与公众聚集场所、文物古建筑、学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场所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100多次,检查单位3000多家,督促单位整改消除火灾隐患600起,走访企事业单位400余次,为企业服务1700余次,这一组组数据真实的记录了她在汕尾留下的工作足迹。
火灾调查是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护火灾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大事。由于我市“火调”工作人员力量单薄,在10年的工作中,王晓怀直接参与了全市所有大型、复杂的特别是近三年的较大火灾事故调查。现场开展火灾事故调查累计500余天,走访调查近千人。
除夕深入火场调查,竟忘吃“团圆饭”
小城市发生较大亡人火灾,对于支队的火调负责人,尽快查明事故原因是对人民群众最好的交代。她全身心投在火场,走遍现场的每个角落,捋顺每个思绪,询问每个知情人,都实现一天内查明事故原因,给所有人一个明确的交代。特别是今年2月4日,在火场呆了一天的她竟然忘了这一天是除夕夜,家里人都等着她吃“团圆饭”。到了晚上九点多,才抽空回到家,吃上一口“团圆饭”。
在每次完成火灾调查后,她还能及时总结分析工作方法,并向省总队“火调”专家汇报、请教,更多地学习和掌握到了大量且有效的“火调”技术。使自己在火灾调查工作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总队组织的火灾调查教学研讨中,她制作和讲解的火灾调查案例,获得了优秀奖。在多起涉及到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的火灾中,她都通过科学的火灾调查和原因认定,控制和化解了纠纷,为刑事案件的调查提供了依据。
从火调到宣传,弘扬消防正能量
2012年初,王晓怀在肩负“火调”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宣传工作,在没有任何宣传工作经验情况下,她开始自学摄影、翻着案例研究如何将救援事件拟成新闻稿。通过几年时间积累下来,她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将救援行动宣传的触角延伸到了全国各类媒体,由她撰写的《生死大救援》和《徒步八公里,高速路上大救援》在各大媒体头版头条上刊登,中国新闻网、新浪网专版对汕尾消防救援行动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新闻点击率超过50万次,正面评论超过10万条,极大地提高了消防部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新闻界朋友的一致好评。
对家人尤其对孩子她是心怀愧疚的,但如若让她再次选择职业,她依然会选择消防。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一名热爱消防事业的人应该做的事,既然选择了,我就要将这项工作做到最好。”
她们,怀揣着梦想,敢于担当,在广东消防事业上做出着丝毫不逊色于消防男儿的巨大贡献。她们是女儿,是母亲,是人民的卫士,是消防员的贤内助,是红门的半边天。
值此三八节,衷心感谢她们的辛勤工作,祝福她们永远健康美丽、家庭幸福,在人生道路上做自己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