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大埔地理标志产品变身经济发展“金名片”

2022-04-29 17:46 来源:南方网 刘灏

  南方网讯(记者/刘灏 通讯员/陈彦慧 卜海燕)“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青花瓷之乡”,这两个“国字号”美誉都指向同一个地方:梅州市大埔县。近年来,大埔不断加大地理标志培育、保护力度,把地理标志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形成“培育一件地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发展格局。

  “金叶子”托起大产业

  “水是故乡甜,茶是西岩香。”大埔的名茶当数西岩乌龙茶,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大埔西岩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滋养出特色鲜明的乌龙茶:外形上条索肥壮紧结、饱满光滑匀整,色泽乌褐油润、叶底嫩绿;香气上具有花蜜香味,香浓持久;汤色上橙黄明亮、略显金黄;滋味上更是浓醇鲜爽、沁人心脾,是爱茶人士的优选。

  西岩乌龙茶品质上佳,曾先后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名牌农产品”等荣誉。2013年6月,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大埔县坚持以茶产业为经济支柱,把生产茶叶与弘扬茶文化、发展茶旅游高度融合,建设西岩山休闲度假村、飞天马茶文化主题公园等一批茶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园,创建大埔县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西岩山脉打造了绵延“三镇十村一场”的茶叶产业园核心区,大埔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带动1.3万多户农民群众致富奔康,935户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每户年均增收近万元,将客家山色水光与地理标志结合创新打造乡村经济增长点,实现区域特色资源共享、产业共建、人民共富。

  “素玉胚”描出锦绣乡

  “北有瓷都景德镇,南有高陂白玉城。”大埔这一片土地,不仅沉淀出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也孕育出熠熠生辉的“瓷”文化。

  大埔是我国四大青花瓷生产基地之一,其陶瓷生产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大埔青花瓷以天然的用料、精致的纹饰及巧妙的工艺著称,通过选取产自保护区地域范围内的高硅、低铁、收缩小的优质高岭土,在专用场地进行贮存风化180天以上,碾碎并按产品精确配方后加工练制成坯料,随后一系列的彩绘装饰、施釉、窑烧则更为考验民间工艺人的耐心。因此,凭借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大埔青花瓷相继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获批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重地理标志保护身份,使大埔青花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质享誉中外。

大埔青花瓷。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围绕“大瓷都”的定位,大埔县形成了以大埔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中心,带动辐射高陂、光德、桃源、洲瑞四个镇的陶瓷工业发展格局,大埔县陶瓷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成为梅州市第一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陶瓷产业提质升级为当地另一主导产业,2021年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核准企业产值达6.8644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及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精炼胚料、成型煅烧,传统绘彩,精湛的青花瓷制造技术,让世代传承的工艺成为大埔特色名片,也勾勒出大埔致富路上的锦绣山河。

大埔青花瓷。通讯员供图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一贯重视发挥地理标志对定点帮扶任务区特色经济的带动作用,委托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粤北开展地理标志助农、惠农项目,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入大埔县研究特色知识产权资源发展新路径,与大埔县人民政府签署《共建知识产权强县合作框架协议》,强化地理标志挖潜及培育、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及平台展示和推介优秀地标产品,不断擦亮大埔地理标志金字招牌。

  随着西岩乌龙茶和大埔青花瓷产品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继续深化与大埔县合作,共同提高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覆盖面,推动大埔地理标志保护运用再上新台阶。


编辑:叶菲   责任编辑:张颖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