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两会传真丨省政协常委谭刚谈深港合作:构建“三圈四带” 发挥示范引领

2022-01-19 19:15 来源:南方网 覃玲 门丽丽

  南方网讯 (记者/覃玲 门丽丽)2022年是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周年,围绕新时期如何继续深化深港合作,如何更好发挥香港-深圳的引领带动作用,南方网记者在广东省两会期间专访了省政协常委、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二级巡视员、副院长谭刚。

  他表示,《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发布,香港提出“北部都会区”概念,都是深港合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继续务实推进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将为大湾区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供典范。

省政协常委谭刚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深圳分会场。受访者供图

  深港迎来合作发展新阶段

  四十多年来,深港一直各尽所能、各施所长,共同演绎了精彩的“双城故事”。谭刚认为,深港两地合作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制造业转移和承接为主要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的“前店后厂”延伸到香港回归之后;第二阶段以2003年CEPA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的签订与实施为标志,港深都会区等概念相继提出,两地合作不断扩展和深化;第三阶段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国家战略为标志,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前海方案》出台,香港提出“北部都会区”概念,都表明深港正在迎来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发展新阶段。

  在前海、在河套,每一天每一刻都在书写“双城故事”。《前海方案》的推出,前海合作区范围扩大至120.56平方公里。截至去年底,前海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以上港资企业约2500家,已成为国内港资企业集聚的高地之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集聚了国际量子研究院等140多个科研平台和项目,引入港籍团队30多个。

  形成圈层联动新格局

  数据显示,深圳新注册数字经济企业2021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超八成;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过万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成为第一支柱产业与主要经济增长点。谭刚提出,创新仍是深圳的最大优势,也是深港未来合作的最佳着力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去年发布的《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中把创新作为第一大领域内容向全国推介经验。

  “但与纽约、东京等国外城市相比,深圳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金融和人才支撑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香港的最大优势在于国际化功能,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集聚大量的高端国际化专业人才,拥有多所位列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前100名的高校,为此深港双方完全可以在科创资源上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谭刚建言。

  在谭刚看来,对应香港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双城三圈”,深圳方面可划分成四个衔接带,包括重点平台带、临港发展带、都市核心带、深圳全域。这样来看,深港合作就可以从“一河两岸”推进到“三圈四带”,由此构建起圈层联动合作发展新格局。

  释放强大示范效应

  去年,广深不断强化“双城联动”,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在两市互设基地,广深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制造业大市佛山积极探索“深圳创新+佛山产业”,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等平台项目进展顺利。《前海方案》的重磅发布,也让与前海一河之隔的东莞滨海湾新区同时感受到了国家赋予大湾区的重大机遇。惠州首次出台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万字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快与深圳区域协作步伐。

  近日,京港高铁赣州至深圳段(以下简称赣深高铁)开通运营,开通首月共计发送旅客22万人次,日均上座率近七成。作为我国南北大通道,赣深高铁为途径省区带来地利之便,也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使得周边赣南与粤北地区纷纷行动起来,提出对接具体举措,主动接受大湾区建设的利好辐射。

  谭刚认为,港深两大中心城市产生的叠加效应重点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为大湾区、泛珠三角等区域城市群合作提供可借鉴的样板;另一方面为经济、社会、民生等诸多领域提供示范。

编辑:农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