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政务平台、大中型企业纷纷以各种方式接入DeepSeek,掀起大模型本地化部署热潮。3月22日上午9:30,针对大模型本地化部署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余志文将在2025“粤有数”第11场科普活动上,带来主题为《AI大模型的发展、机遇和本地化部署》的专题讲座。本次公益科普活动将设置10个线下面对面听讲席位,同时粤有数专委会、云宏人工智能研究院将通过“蓝云探数”视频号网上直播。
余志文教授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广州分部执行委员、多家国际知名IT公司技术顾问等学术职务,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曾获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入选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在科研上,余志文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和多媒体的研究。在3月22日的讲座上,余志文教授将对AI大模型的发展、机遇进行全面介绍,之后还将重点讲解DeepSeek等各类大模型本地化部署诀窍。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粤有数DeepSeek产业应用与公共治理研究平台”召集人黄建新将主持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他以智能制造企业为例在技术层面讲解了策划、组织本次活动的用意:针对智能制造领域产生的工业过程控制类、调度优化类、用户数据类和市场营销分析类等不同类型的海量数据,通过面向智能制造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建模和挖掘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探讨,从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提出基于宽度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决策知识特征提取方法;搭建基于自适应加权和知识引导的多模态特征融合方法,引入专家知识集成表达与自适应加权正交融合方法,挖掘多模态关系,提升推理模型泛化性。
为了更好地达到公益科普传播效果,本次活动将通过线上线下两条路径传播。一方面,在“蓝云探数”视频号直播,另一方面,设立在广州市天河区的广州现场将设10个线下VIP交流名额,欢迎有兴趣者联系微信号lanyuntanshu报名,组织者将按报名先后顺序、同时重点向有本地化部署需求的各级公共管理机构和大中型企业单位相关负责人相对倾斜的原则,通知入围者参会。本次活动是2025“粤有数”第11场科普公益讲座。此前,在2月9日举办的首场线上科普讲座中,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粤有数专委会联席主席陈天祥,简要阐述了“粤有数”系列科普公益讲座活动的总宗旨:一是通俗易懂科普,讲好新技术原理;二是理性看待热点,讲好中国AI故事,赋能广大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广大新技术爱好者。
文 柳睿妍、蓝益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