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2024第三届“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交流会在广州举行。AI赋能12345热线倾听“人民建议”、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慧地图、智慧志愿服务一站式平台、国产虚拟化软件标杆企业打造自主安全“中国云”等20个案例获评第三届“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优秀案例。
计算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华南师范大学校长杨中民,中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崔建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肖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院长范以锦,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鹏,云宏信息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涂华奇,以及全国数字化治理领域顶尖专家学者、省内各地政数局和数据主管部门领导、行业领军人物与优秀企业家等近100人出席活动。
该活动由中国体改会互联网与新经济专委会、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广州南方学院、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广州南方学院粤空数字化传播与运营产业学院、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云宏信息科技公司等协办。
广东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各部门、各地市紧扣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进“百千万工程”,在数字化领域涌现了一批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第三届“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交流会以第三方视角观察广东数字化治理、网络社会工作实践,总结典型做法,提炼先进经验,传播方针政策,讴歌一线创新,助推数字化治理的学术研究、理论探讨、趋势预判,以更好的学术资源及学理支撑全面反哺一线。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提到,作为一名志在探寻数学秘钥的研究者,深知数学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也是数字化治理的底层逻辑。今年第三届“粤有数”活动聚焦“AI赋能公共治理、基层治理”这一主题,吸引了众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司的积极参与,征集到100多个候选案例,涵盖党建引领、大模型研发、智算中心、低空经济、数据安全、智慧地图、城市治理、基础软件等多元领域,彰显了广东数字服务在全国领先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中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崔建军肯定了本届“粤有数”通过第三方视角对社会工作和基层治理的深入观察思考,以及“粤有数”在促进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方面的组织创新性和实践成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政务学院教授肖滨在总评审辞中指出:“粤有数”不仅是广东数字化治理的“口碑榜”,更体现了科技向善的理念,它与“粤省事”、“粤商通”等硬性产品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粤系列”数字品牌,展现了广东在全国领先的数字化软硬实力。这些案例不仅提升了公共服务效率和民众幸福感,更为全国乃至全球治理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广东样本”。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围绕“粤有数+公共治理”、“AI+公共治理”、“低空经济+公共治理”进行发言。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委会联席主席、广东社会调查基地首席专家陈天祥教授分享了“粤有数”近年来在“AI+公共治理”方面共建“智库矩阵”、打造治理实践样本、深化数学模型与AI应用、助力治理提质增效等做出的实践努力。本次会议还得到中国体改会互联网与新经济专委会的大力支持,祝华新理事发来书面致辞,祝贺活动成功举办。
会议现场嘉宾为评选出20个优秀案例、8个入围案例及5篇推荐文章(书籍)的主创单位和作者进行了颁奖。案例涵盖党建引领、大模型研发、智算中心、低空经济、数据安全、智慧地图、城市治理、基础软件等多元领域,充分体现了AI在数字化治理中的深度融合与实践创新,凸显广东数字化治理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扎实落实智慧民生理念,并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治理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样本”,为构建智能、高效、普惠的社会治理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汤涛院士、崔建军部长、范以锦教授等嘉宾为获奖案例颁奖。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2025广东“低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大调研启动暨惠东智算基地“政企产学研联合体”共建仪式。汤涛院士、亿航智能副总裁薛鹏、云宏副总裁涂华奇、陈天祥院长、深圳科比特通用航空执行董事潘金芳、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网产经中心主任陆泽彬、粤空无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俊宇、深圳易信副总经理张琦、粤有数专委会执行主席蓝云启动仪式,云宏副总裁涂华奇与深圳易信副总经理张琦交换了战略合作文本。
本届粤有数优秀案例与文章书籍征集和评审工作历时10个月,粤有数专委会各位专家学者们积极参与推介提名、线上线下走访、初审终审,各阶段都按照严谨科学标准进行,从创新性、实用性、可推广性等多个维度对候选案例进行综合评审,确保了结果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充分展现了粤有数数字化治理新型智库作用。肖滨教授、陈天祥院长向10位专家代表颁发纪念杯。
三年来,粤有数建立了一支复合型的、专注数字化治理的专家团队,挖掘了一组数字化治理优秀案例,探索了“越有数”人口模型等一系列数学模型,建立了一个复合型的新技术传播矩阵,发表出版了一组新技术治理论文书籍,进行了一系列面向党政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新技术治理培训活动。经验多、角度多、感悟多、案例多、数据多。为了高度凝聚提炼这些宝贵的广东数字化治理先进经验、为国家发展贡献学术智慧,明年粤有数拟将成果集结出书《粤有数——AI、云计算与公共治理》,活动现场举行了书籍出版签约仪式,南方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刘志一和粤有数专委会执行主席蓝云交换签约文本。
主题发言环节,优秀案例主创单位相关负责人及业界代表围绕公共数据可信空间、“越秀先锋”基层治理平台、低空经济、AI赋能跨境电商等主题进行案例介绍和发言。
随后圆桌论坛环节,来自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低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AI赋能公共治理三个主题,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爱平、广东省文旅厅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高级工程师肖洋、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侯全心副院长的主持与带动下,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共同探索新时代下如何通过党建引领、低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公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公共治理的创新发展探寻新思路和新方案。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雷强进行总结点评时指出,“粤有数”平台在推动数字化治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融合了“数治”“数智”和“善治”理念,推动了数据技术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突出了AI技术为民服务的实践与创新,以数字技术和党建引领推动广东智慧带动全国探索。
“粤有数”数字化治理新型智库公共服务平台由中国体改会互联网与新经济专委会、广州南方学院、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联合发起并共建,提供公共决策、模型研制、课题研究、榜单发布、活动举办、书籍出版等非营利公益服务。聚焦广东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研究工作,5年来完成了“六个一”:建立了一支复合型的、专注数字化治理的专家团队,挖掘了一组数字化治理优秀案例,探索了“越有数”人口模型等一系列数学模型,建立了一个复合型的新技术传播矩阵,发表出版了一组新技术治理论文书籍,进行了一系列面向党政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新技术治理培训活动。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家委员会联席主席陈天祥表示,希望不断积累和提炼出适用于更广泛地区和人群的治理方案,最终把数字化治理的成果带给更多人。让数字化不仅成为提升治理效率的工具,更能成为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径。用数据和技术的力量,让社会治理变得更聪明、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