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协调共同富裕,广东多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各地通过不同方式,生动展现“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的实践成果,激发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动力。
中山:“宣讲 + 文艺” 展现高质量发展图景
7月2日,由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山市“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小榄镇专场在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彩开讲。来自各系统各领域的9位优秀宣讲员聚焦实现“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奋力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富裕”目标,围绕实施四大升级改革行动,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生动阐释“百千万工程”在中山的具体实践,展现了中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崭新风貌。
活动采用“宣讲 + 文艺”形式,快板、咸水歌等节目深化主题,现场气氛热烈。板芙镇里溪村党总支副书记古翠焕讲述里溪村在党建引领下成为省典型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历程;坦洲镇安阜社区党总支书记助理杨舒晴分享安阜涌从黑臭到水清岸绿的蜕变,展现“治水”成效。
小榄镇裕民社区“文化村长”吴嘉恩讲述以粤语传承激活社区文化生态的实践;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冰的宣讲《让中国轴承赢得世界尊重》让观众印象深刻,现场观众李女士表示,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每个人都应全情投入,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东莞常平:乡村故事诠释内涵 展现“百千万工程”实践案例
7月11日,“发现我村最·我村故事我来讲”东莞常平镇“百千万工程”基层宣讲活动在常平青少年宫星剧场举行,活动中,6名宣讲员走上舞台,生动讲述乡村振兴故事,诠释常平“百千万工程”建设的生动内涵。
此次活动展示了多个典型村的优秀案例与创新实践。白石岗村宣传委员殷镇红讲述鸡心黄皮带领农户走上产业化致富路;桥梓村文化管理员周淑彬分享如何将莲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岗梓村党委副书记周德厚带大家溯源龙舟根脉,感受传统文化承载的乡情与凝聚力;横江厦村文化管理员谭洁娴讲述端午游木龙习俗从“活”在眼前到“潮”向世界的历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此外,金美村探索出租屋“托管式”管理模式,呼吁创新基层综合治理;朗洲村宣传委员分享借力“百千万工程”,从帮扶村蜕变成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宝贵经验。
江门新会:校地共建送理论 精准滴灌赋能基层
7月11日,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团队深入江门新会基层,开展“校地共建传薪火 理论春风润基层”结对共建活动。活动创新“基层点单、学院接单”模式,结合“百千万工程”推进中的实际需求,定制十余个特色课程,将理论宣讲精准送达区委党校、茶坑村等地。
专家团队带来四场精彩宣讲:亢升教授解析国际格局与基层宣讲方法,张冬利副教授结合梁启超“乡治”思想探讨乡村治理,安园园博士阐释“大桥经济”与绿色低碳农业发展,青年学子则讲述新会革命先辈事迹。宣讲内容贴合基层需求,用通俗语言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指南,引发干部群众共鸣。
此次活动通过“靶向性”服务打破需求、表达、空间壁垒,实现理论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作为新会与华南理工大学校地共建的成果,不仅为 “百千万工程” 注入思想动能,更提供了理论赋能基层、助力高质量发展的 “新会样本”。
江门市台山市赤溪镇、白沙镇:书记擂台比干劲,凝聚振兴新动能
近日,江门市台山市赤溪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我们的村书记讲‘百千万工程’”宣讲比赛初赛。来自各个村(社区)的12位党组织书记同台竞技,以“百千万工程”为主题,讲述奋斗故事,分享发展经验,共绘乡村美好未来。
在赤溪镇比赛中,12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同台竞技,他们以朴实真挚的情感、丰富饱满的热情,讲述各村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作为新成效。田头圩社区书记江晓华提到要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护岭村书记吴伟军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铜鼓村书记刘泽平坚持多元化产业发展。
在白沙镇比赛中,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登台分享。龚边村书记黄华达围绕龚边村“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活”的发展路径展开宣讲;冲云村书记邝卓怡聚焦冲云村“夯实基础、创新突破”的实践。
此次比赛不仅展现了两镇各村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的创新实践成果,搭建了经验互鉴、比学赶超的平台,深化了干部对目标任务的理解,激发了内生动力。
来源:广东宣讲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gdbx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