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从“土特产”故事到“板凳课堂”,广东宣讲声入基层润民心

2025-09-28 17:42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近日,广东多地创新宣讲形式、锚定本土特色,用“土特产”故事、“文艺+宣讲”、“金喇叭”宣讲比赛、“板凳课堂”进街巷等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家常话”,让政策宣讲既有理论深度,更具民生温度,持续汇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云浮罗定:“土特产”里话发展,宣讲赋能产业兴

  9月22日,讲好“土特产”故事,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罗定市“城乡‘泷’赢”百姓宣讲活动在云浮市罗定市图书馆举行。

  活动中,8名来自罗定市不同行业、不同镇(街道)的优秀宣讲员从罗定全市写好“土特产”文章为切入点,以“理论+故事”“主持+宣讲”“表演+问答”等形式进行宣讲,丰富多样的内容呈现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中共云浮市委宣传部、云浮市委讲师团指导,中共罗定市委宣传部主办,集中展示了罗定稻米、罗定皱纱鱼腐、泗纶蒸笼、罗定豆豉、罗定肉桂五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及南药、肉桂、陈皮、香水柠檬等罗定农特优产品。

  据统计,截至8月底,罗定市今年的现代农业总产值已超33亿元。接下来,罗定市将加强示范推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推动镇(街道)做好“土特产”故事百姓宣讲工作。

  湛江麻章:文艺宣讲接地气,政策入村暖民心

  9月19日,由中共湛江市麻章区委宣传部、湛江市麻章区文明办主办的2025红树林大讲堂系列活动,麻章区“百千万工程”暨“七项行动”基层宣讲,分别在太平镇文昌村、湖光镇杨雪村、麻章镇大鹏村开讲。活动以“文艺+宣讲”的接地气形式,将政策理论转化为“家常话”,深受村民欢迎和好评。

  宣讲员以“身边事”为“活教材”,结合各村特色案例生动讲解:结合文昌村周边的特色种植基地、杨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大鹏村的乡村道路升级案例,以及“化肥家门口买”“水泥路通到院门口”等变化,让“产业兴旺、城镇焕新、生态优美”的蓝图具象化。文艺表演更添感染力,《我从红树林走过》唱出生态保护故事,《百千万》歌词道出“乡村美、产业兴”的心声,村民不时跟着哼唱。互动问答环节中,村民踊跃抢答垃圾分类、农技指导等政策相关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这样的宣讲听得懂、用得上!” 村民李大叔的感慨道出大家的心声。湛江市麻章区将持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发展故事,让政策宣讲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韶关乳源:“金喇叭”声传瑶乡,多元宣讲聚合力

  近日,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在世界过山瑶风情园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之“金喇叭”百姓宣讲比赛。20名从乡镇、县直单位服务一线推选出的优秀宣讲员如约相聚,以“身边人说身边事”阐释“大理论”,用“家常话唠家常理”传递“新思想”。

  比赛打破传统模式,融合情景短剧、故事宣讲、现场访谈、快板演说等多元形式。有宣讲员以情景剧讲村落蝶变,以“水管里的民生温度”说供水人坚守,更有选调生用“访谈+案例”展现帮扶成效。选手们摒弃术语堆叠,分享山区教育守护、瑶乡文化传播、乡镇生态转型等真情故事,以朴实表达引发强烈共鸣。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12名,获奖选手立志当好瑶乡“理论传声筒”。

  据悉,“金喇叭”是乳源重点打造的宣讲品牌,已培育骨干宣讲员150余人,累计开展活动800余场,覆盖群众超5万人次,推动百姓从“要我参与”转向“我要参与”“百千万工程”。

  中山西区街道:“板凳课堂”进街巷,共建共绘振兴图

  近日,中山市西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隆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扣“政策入户聚民心,‘百千万工程’促发展”主题,深入辖区7个居民小组,先后开展四场专题宣讲活动,推动政策宣讲走进群众生活。

  宣讲创新形式接地气,摒弃传统会议模式,在文化广场、村头巷尾、口袋公园与党群驿站,趁着晚间村民纳凉的闲暇,搭起“板凳课堂”,营造出轻松亲切的交流氛围。宣讲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隆昌社区三年攻坚跻身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奋斗故事,同步普及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实现政策宣传与民生服务融合推进。

  鲜活变化让群众感同身受,政策认同与支持愈发坚定。四场活动累计收集建议17条、解答问题60余个,推动居民从“看客”变“主角”、从“被动接受”转“主动共建”,对社区发展的关注度与信心显著提升。

  来源:广东宣讲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gdbxjt)。

  



编辑:陈绮云   责任编辑:李晨昱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