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活、生产、学习方式,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经济格局、科技格局、文化格局、安全格局深度变革,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多措并举发展数字素养与技能,推动互联网持续释放普惠效应。
一、多国布局国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谋求竞争新优势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数字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素养和技能作为数字时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必备能力,是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一系列素质与能力,包括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等。小到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生活场景,大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均对人们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出要求。对消费者而言,若不具备基本的数字素养,将无法正确地运用信息和数字化产品、服务,成为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提高数字素养和技能,既有利于数字消费,也有利于数字生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基础。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把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开展面向国民的数字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美国在2007年发布《21世纪技能框架》,数字素养被列为学习者面对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欧盟2015年发布《数字技能宣言》,将数字素养列为21世纪劳动者和消费者的首要技能,并推出数字素养教育框架。英国政府2018年、2019年接连发布《成人将从数字技能改革中受益》《提高成人基本数字技能》《提高成人数字技能计划》,从资格的设计和制定、教育与培训方式等方面介绍了专业资格证书制度。2019年G20峰会上,各成员国纷纷将数字经济视为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将“公众数字素养教育不足,影响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列为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今年2月,爱尔兰政府发布《爱尔兰数字框架》助力全民数字技能提升。
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同时,相应国家和地区还重视资金保障,积极构建数字技能评价标准,并实施一体化数字素养发展项目。如欧盟发起成立“数字技能与就业联盟”,并计划把超过6700亿欧元的复苏与恢复基金(RFF)中的20%投入用于提高数字技能;加拿大、德国等国针对高技能ICT人才制定签证方案,实施优惠移民政策。2020年,韩国政府出台“韩版新政”综合规划,提出要建立未来型职业培训体系,培养18万名新技术领域的核心实务人才。截至2021年9月,新加坡数字办公室(SDO)已为逾10万名老年人提供了超过25万次数字技能培训服务。
二、我国加快建设数字人才强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与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2021年10月,中央网信委正式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数字人才强国。同年12月,中央网信委发布《“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作为十大优先行动之首,提出“搭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资源体系,开展数字技能教育培训,精准帮扶信息弱势群体”。今年2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明确到2022年底,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系统推进工作格局基本建立。7月,中央网信办召开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推进会议,加快推动2022年重点任务落实。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层面看,培育和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将人口数量红利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有助于加速推动我国社会数字化转型、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是我国建设智慧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从微观层面看,“数字技能”侧重使用的能力,“数字素养”侧重终身学习与修养。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符合我国提升国民素质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让更多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红利。
三、我国数字素养发展形势及面临挑战
相较于教育发达国家,我国数字素养教育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后发优势明显。从外部环境来看,教育发达国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从内部环境来看,我国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逐年增长,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推动我国数字素养培育不断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民规模从5.64亿增加到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升到7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9.48万亿元增长到45万亿元,连续数年位居世界第二,占我国GDP比重接近40%。网络点餐购物、移动扫码支付、网约车出行、共享单车出行、线上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生产生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数字乡村建设、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居民和老年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3.2%。
我国数字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对从业者的知识、素养和数字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们也要看到,部分高校专业化人才培养方案落后于数字科技实践,教育教学缺乏丰富的实践数据作为支撑,产业链、数据链与人才链彼此相对脱节,数字人才供给速度远远跟不上市场的庞大需求,数字人才培养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很不匹配。我国数字素养与技能还存在数字鸿沟较大、资源供给不足、培养体系尚未形成、数字道德规范意识有待增强等问题,也面临数字意识还不强、数字产权保护还不够、普通劳动者的数字技能还不高等短板,不同社会群体在获取、处理、创造数字资源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受限于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设备不足和年龄等因素,我国仍有3.82亿人尚未接入互联网,以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主,数字素养的提升任重道远。未成年人作为“数字原住民”,从小就“浸泡”在海量网络信息中,主要通过自己摸索来学习上网技能。据调查,通过学校学习获得上网技能的为25.7%,在科学管理时间以及防范网络欺凌、隐私安全等潜在风险时缺乏系统教育引导。
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关键在落实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势在必行。中央网信委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为我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指明了目标方向、作出了安排部署。关键在于抓落实。在推进的过程中,要立足我国实际,坚持开放合作,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多元力量形成合力、取得实效。
具体来讲,要围绕丰富优质数字资源供给、提升高品质数字生活水平、提升高效率数字工作能力、构建终身数字学习体系、激发数字创新活力、提高数字安全保护能力、强化数字社会法治道德规范等主要任务,扎实推进数字社会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提升等重点工程,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强化考核评估、加强宣传推广、深化国际合作等六个方面保障实施,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对于企业用工所需数字技能等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推动网信领域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对于弥合数字鸿沟、构建培养体系等全局性问题,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有力推动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此外,要注意加大高端数字管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探索符合我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数字管理人才培育体系,在稳步提高从业者数字化技能水平的同时,积极储备数字管理人才团队。
对于网民个人而言,可以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引导,涵养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隐私保护意识、信息安全知识,培养形成良好使用习惯,掌握信息获取主动权,成长为具有数字意识、计算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
来源:网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