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企业陷入经营困境,20多名工人被欠薪。拿不到钱,工人停了工;工人不上班,订单就完不成;不能按时交货,客户就不会付款。欠薪纠纷陷入死循环。
半个月后,执行法官为原本是两家被执行人的企业牵线搭桥,促成合作。几乎停产的公司拿到了订单,20多名工人也顺利拿回了欠款,最终工人和企业复工经营。
日前,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给这起20多宗欠薪系列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工人“快没钱吃饭”,老板也“心力交瘁”
10月28日还不到9点,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大朗法庭立案大厅突然涌进了20多名工人,吵吵嚷嚷。
法庭立案工作人员赶紧上前了解情况。原来,这些工人都是大朗镇一家服装公司的员工。因为公司三四个月没发工资,他们此前申请劳动仲裁。劳动部门裁令公司支付40多万元欠薪,但至今他们仍未拿到钱,所以来法庭求助。
工人们群情激动,对工作人员说:“我们快没钱吃饭了!请法庭快帮帮忙!”
立案人员审查相关材料后,迅速依法立案,当天下午就将案件移交给了执行员。
这家服装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60多岁的吴女士。执行员得知,吴女士此时人在浙江联系业务,因腿部摔伤正在住院。
电话里,吴女士恳切地说,她也想早点把欠薪支付给工人。当晚,吴女士就强行出院,连夜乘坐飞机赶回广东。
次日早上,吴女士拄着双拐,来到法庭。
执行干警跟随吴女士来到公司,进行了实地调查。
当时,工人们基本都停工了。工厂的地上杂乱堆放着大量羊绒成衣、半成品和原材料。
经了解,执行人员得知,公司欠薪实属无奈。
这家公司开了10多年,有20多名工人,平时自产自销羊绒成衣。近年经济环境欠佳,生意难做,资金周转困难。吴女士是老板,也是公司唯一的业务员,自己一个人跑销售。
“这几个月来,我一直都在设法筹钱,想早点付清拖欠的工人工资。”吴女士说。
屋漏又逢连夜雨。吴女士上月出差时不幸摔伤,没法外出跑业务,销售急剧下滑,公司经营雪上加霜。
“厂里工人因没拿到工资,都不肯继续上班。工人不开工,此前所接订单就无法完成。不能按时交货,客户就不会付款。”公司陷入了两难境地,吴女士说自己已是“心力交瘁”。
评估拍卖耗时间,财产又无法快速变现
执行工作这边也遇到了难题。
经调查,该公司库存成品和原材料量大而且杂乱。如果依照法定程序予以评估拍卖,光是清点都要耗费大量时间。就算能顺利拍卖变现,一系列繁琐程序下来,工人拿到钱也要到年后了。而现在年关将近,工人都想早点拿到工资。
执行员带领执行小组一行3人,连续3天到公司给双方协调沟通。
执行员一边让吴女士设法凑了6万多元,给工人们每人先发了2800元,作伙食费;一边给工人们做了大量思想工作,让其也体谅吴女士不易,要跟公司同舟共济,先赶工完成订单争取资金早日回笼。
经过几次协调,工人们被打动了,纷纷表示愿意马上复工。
不过,问题又来了。因欠薪总额较大,企业经营困难,财产无法快速变现,一时难以全部解决。
执行员让吴女士积极联系客户,尽快清理库存催收货款,并找亲友试试能否借款。另外,执行员也一直在思考更佳的解决方案。
执行中拉来订单,企业“活”过来了
几天后,转机来了。
执行员在处理大朗镇另一宗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件时,意外地发现这宗案件被执行人也是一家服装公司,而且与吴女士的服装公司生产的是同类产品。
“你们是否需要羊绒原材料?”执行员脑子灵光一闪,多问了一句。
“我们生产的也是羊绒成衣,有购买羊绒的需求。”对方答。
听到这,执行员当即拨通吴女士电话,给两家公司牵线搭桥,让他们双方沟通。
两天后,好消息传来——这家服装公司不仅向吴女士购买了羊绒,还帮吴女士销售了部分库存成衣,而且双方还打算继续合作。吴女士顺利回笼了一批资金,还从朋友那借到了一笔钱。
11月12日下午6点多,吴女士终于凑齐了40多万元,来电告知执行员。执行员考虑到工人们的困境和迫切心情,当即决定让吴女士马上前来法庭,现场给工人转账发工资。
20多名工人闻讯,立即赶来法庭。拿到工资后,工人们都非常激动,对执行干警表示衷心感谢,也表示会回公司继续认真工作。吴女士也对法庭和执行员连连致谢。
与此同时,跟吴女士合作的那家服装公司,也以这次合作为契机,在法庭主持下,与其债权人达成了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
“本案如走平常查封、评估、拍卖程序,不但耗时长,会发生新费用,也未必能足额支付欠薪。企业垮了,工人还得另谋出路。”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副院长许鹏表示,“本案既帮企业恢复经营,也让工人拿到足额工资,不但实现案结事了,也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协调劳资关系,为企业提供正确法律指引,营造良好营商法治环境,是司法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