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 王泽琦 陈司悦 何雅柔)日前,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与广东省科学院合作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在广州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地理所原党委书记、所长刘毅被任命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首任院长。南方新闻网联合南方双创汇对刘毅进行了专访,详细了解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的战略布局、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
刘毅接受南方网、南方双创汇专访 记者 汤文诗摄
以一流智库服务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对大湾区提出一个战略定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您认为战略研究院的成立对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哪些作用和支撑?您能否介绍下战略研究院的定位及发展设想?
刘毅: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也是大湾区在未来发展的重要的机遇。对整个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和布局而言深化大湾区发展也是一个总体考量。《规划纲要》里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央的蓝图已经绘制,但是要实践它,把它做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广东省科学院在一年多前就开始谋划,希望建立高端科技智库,为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战略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建立后将围绕国家、广东省和地方对大湾区关注与亟待解决的科技发展战略、政策、体制改革、人才、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集群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等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为国际科创中心服务。全球有四大湾区,作为国际创新中心它的考核标准是基于国际层面上的。粤港澳大湾区想有一个明显的进步或形成有竞争力的国际性创新中心一定会面临诸多挑战,所以我们战略研究院希望立足思想库、智库的定位,深度支撑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 共享前瞻性研究成果
记者:战略研究院即将在哪些特色研究领域布局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刘毅:目前从我们已有的基础来看大概两个大方向,一个是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它的需求可能是多方面的。在科技上应该怎么定位、怎么提升、怎么努力;在科研机构孵化平台、创新平台,以及九个市和港澳的协同创新上应该怎样共同合作发力;还有大湾区本身的建设、生态环境、区域协同发展,都需要我们不断提出科学前瞻的建设性建议,在湾区发展规划、科学政策、科技决策等方面发挥权威性影响。
另一个方向就是建立关于粤港澳地区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本底数据库及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定期地发布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支撑或参考,为大众、企业、社会,提供一些发展的思路。
记者:战略研究院的产出成果将会主要以哪些形式向社会公布?是否会与公众共享内容?
刘毅:国外乃至全世界的思想库建设都聚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立足于民生、经济、社会领域,以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研究方向。所以我们会把研究成果或者大湾区面临的问题、发展建议、共识通过多种渠道尽快向社会公布。比如像年度报告、咨询情报系统等,也会通过网站及媒体帮我们向大众宣传。
借制度与地缘优势深化国际合作战略
记者:战略研究院是否有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合作,吸纳粤港澳大湾区、国内乃至全球相关智库和专家力量的计划?
刘毅:会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意义在港澳繁荣和大湾区共同的发展建设。而我们国家“一国两制”的政策保障了大湾区多元制度格局,有利于各种合作平台的打造和各种资源的整合,所以本身就有制度发展优势。广东省科学院已经跟香港大学有很好的合作,将来我们在战略研究院的工作中还会加强同国际上相关机构的合作。
我们发现,国际知名湾区作为区域协调共同体有很多研究机构,我们也需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另外过去我们和粤港澳大湾区临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科研项目或科学技术交流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平台,未来我们还会在聚焦大湾区发展战略研究这方面开展相应的合作。我想不久的将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的战略研究平台和国际合作渠道一定会不断完善得更好。
■人物简介
刘毅,2000年至今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所长,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政策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包括科技部国家攻关、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课题30多项。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