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荔乡茂名荔枝红遍枝头,当地举办荔枝嘉年华邀全球共享甜蜜。 陈燕婷 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当5月的阳光漫过142万亩荔枝林,苏轼同款夏日“荔枝自由”在茂名再次触手可及。
茂名是中国荔枝之乡,拥有世界最大的连片荔枝生产基地,全球每5颗荔枝便有1颗产自这里。
时和荔丰,山海同庆。5月19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茂名市人民政府在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联合举办2025年茂名荔枝嘉年华。这场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的盛会,汇聚全国产业链代表、专家学者、文旅名人及电商达人,通过文化展演、产业签约、惠民消费等多项活动,打造茂名荔枝“节庆经济”。
茂名荔枝嘉年华既是对“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检阅,更是以荔枝为媒、向世界发出的“中国邀约”——来茂名,共享中国荔乡的甜蜜。
种产销全程溯源
荔枝产销两端畅旺
岭南5月,荔枝林泛起层层红浪。在茂名高州根子镇,果农们正将饱满的果实摘下,这些带着晨露的荔枝,将沿着茂名精心搭建的销售网络,奔赴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品种最全、品质最优、产业最全,“六个最”是茂名荔枝最生动的写照。自2020年以来,茂名市连续5年承办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以会兴业”成效显著,“茂名荔枝”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逐年提高。今年,茂名继续举办荔枝嘉年华,持续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和荔枝销售。
今年3月上旬,在研究谋划荔枝销售工作的专题会议上,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庄悦群指出,从销售端发力,抓牢大湾区、华东、华北等重要市场,尽早组织采购商、商超代表到产区实地考察和对接洽谈,强化产销高效对接。
两个多月来,从考察洽谈到产销对接,茂名积极行动,环环推进。近日举办的高州荔枝产销对接大会上,全国200余家采购商代表参加活动,达成约2600万公斤的采购意向。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采购负责人顾兆学透露,今年将与北京社区店、电商平台高效对接,推动高州荔枝拓展西北、东北新兴市场。湖南星勤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星羽则表示,将深化“基地直采+全程品控”模式,进一步提升茂名荔枝的市场占有率。
好的品质是提升市场占有率、卖出好价钱的基础。茂名开发了代表诚信品质的“信”字号品牌,建立“两标一码一证一单”溯源体系,让消费者“认准茂名,吃得放心”。
今年,茂名将补贴1000万个印有“茂名荔枝”LOGO的包装箱,深入主销区北京、上海、广州、西安、保定等城市开展“茂名荔枝”品牌宣传,进一步擦亮“茂名荔枝”品牌。
荔枝带动茂名30多万农户增收,是茂名农业的“头号工程”。在茂名荔枝主产区,市、县(区)、镇三级成立了57个荔枝购销服务中心,由农业农村等部门和镇街领导担任政务服务官,帮助产销对接。
茂名广泛动员电商网红等营销新力量,深入开展“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通过“产地直连消费者”渠道实现市场全域覆盖。目前,茂名有电商4000多家、微商1万多家,约40%特早熟品种荔枝今年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收购均价比传统渠道高10%以上。
茂名荔农采摘荔枝,喜庆丰收。王奋 摄
发展新质生产力
荔枝出口量预计增长达110%
茂名高州市平山镇的荔枝园里,荔枝刚下枝头,便上了搭载着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无人机。仅需5分钟,荔枝便能抵达1公里外的冷链中心,等候在此的工人迅速卸货、入库、预冷、打包、发车,确保荔枝果品以最佳状态发往市场。
作为库区镇,平山镇3万亩荔枝林散布在水域环绕的岛屿上,以往果农划着竹筏运荔枝常遇颠簸损耗。今年应用了无人机这个新帮手后,荔枝运输成本降幅超60%。
茂名将现代农业技术运用到荔枝种植、管理、销售等全过程,建成全省首个荔枝产业大数据中心。今年,荔枝产业大数据中心引入DeepSeek大模型,AI秒级诊断病虫害准确率提高至95%,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种质是荔枝的芯片,更是果农增收致富的关键。近年来,茂名改造低效果园超25万亩,优质好价品种率提高到80%,其中冰荔、仙进奉、岭丰糯等新优品种面积近3万亩,2025年已全部投产,产量预计2万多吨。
在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里,科研人员开展了厌氧益生菌在荔枝保鲜上的研发工作,试验条件下荔枝低温贮藏15天后仍然有2天的货架期。目前该项技术处于市场应用验证阶段,待技术成熟后将推向市场。
低温保鲜技术、精准控温控湿荔枝保鲜冷库技术、全链条运输保鲜技术……从育种、种植到销售,越来越多的科技应用落地茂名,正在悄然改写荔枝产业传统画卷。
茂名建成306个“田头小站”,将荔枝保鲜时间至少延长了3天。目前,通过保鲜和冷链物流技术应用,茂名荔枝通常24小时即可抵达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约2天到达东北地区。
针对荔枝电商痛点,茂名应用新型保鲜包装材料,比传统包装材料延长3—4天的保鲜时间。
茂名荔枝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拓宽了荔枝销售半径。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雄飞表示,茂名大力推广荔枝保鲜全链集成技术,部分荔枝品种保鲜时间从6天延长至1个月,荔枝鲜果远销欧美、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
依托去年创建的全国首个特色水果技贸评议基地,茂名今年新增出口国家和地区5个,出口国家和地区增加到22个,预计全市荔枝出口量增长110%。
节庆开盲盒有惊喜
小荔枝释放消费大潜力
“荔枝供应高峰期,我们一天可以收购荔枝超过20万斤,干活的工人得有200多个。”茂名电白区秋泽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秋说,收购点日常有5台冷链车等待装货,装满即可发车。合作社的收购点旁,一堆堆泡沫箱整齐码放,是需求激增的佐证。“前几天我们刚刚谈下了一个大单,订单量达到450吨,客户已经交了定金。”叶秋兴奋地说。
在消费场景创新方面,茂名以“荔枝定制”为突破口,深度链接市场需求。今年1月,茂名在北京举办特色农产品国际品鉴推介活动,拉开了2025年“茂名荔枝定制”系列活动序幕。今年的活动开启时间比往年更早,认购群体也从省市内推广到国际,首批推出的3棵茂名古贡园百年荔枝树被现场认领。
2022年,茂名便开创了定制荔枝树、荔枝卡、高端年份荔和供应链龙头企业定制等销售新模式。根据2025年茂名荔枝定制方案,在延续整树认购传统模式基础上,今年创新推出“荔枝盲盒”和节日主题定制,培育发展“节庆经济”。
盲盒通过随机搭配不同品种激发消费惊喜感。节日定制则满足当代年轻人对仪式感消费的需求,为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开辟创新路径。如结合端午节、儿童节等,联合推出荔枝礼盒等产品,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承载起文化与情感的重量。截至5月16日,茂名荔枝定制超7.8万单,重量超647万斤,金额超1.3亿元。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茂名还开发了多种形态的荔枝产品。在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里,国内最先进、单线产能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荔枝榨汁生产线又开始忙起来,每天可以处理200吨荔枝鲜果,目前开发有海盐荔枝、桃桃荔枝、凉茶荔枝等20多种加工品。
荔枝的精深加工,打破了传统荔枝消费的季节制约,让荔枝成为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果品。目前,茂名有荔枝加工企业3000家,开发荔枝雪糕、荔枝饮料、荔枝白兰地、荔枝罐头等精深加工产品超30种。
茂名今年还投入1800万元新建荔枝冰淇淋生产线两条,将生产7款荔枝冰淇淋产品,预计5月底可投产,年产能1000吨。
茂名市副市长王小慧表示,今年举办的茂名荔枝嘉年华上,茂名将发放“庆丰收促消费”荔枝礼券、“荔乡之旅”乡游券,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为荔枝销售季注入强劲动力。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是广东茂名探索“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新模式的生动实践。李达 摄
荔枝有“文化味”
年轻人爱上“荔乡游”
一颗荔枝,在茂名悠悠生长逾千年,其联结的地域、文化、风物也早已超越了其作为水果本身的价值。
越是本土的,越是世界的。每到荔红时节,茂名古老的荔枝文化与现代文明气息相互交融,八方游客摘荔品果、旅游采风,吃荔枝时也在品味着岭南文化。
在高州根子贡园,102棵百年以上古荔枝树静静伫立,它们的树身布满岁月的痕迹,却依然果实累累。这些古树堪称“活的荔枝博物馆”,见证了茂名荔枝产业发展,也成为游客探寻历史的重要打卡点。
5月7日至8日,一众中外网红达人及国内媒体记者打卡贡园、荔枝博物馆,实地感受茂名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乡村的变化。
“走在茂名的荔枝林里面,就感觉回到了童年。”美国友人其诗闻分享在中国长大的经历,夏天会和家人去采荔枝,清楚地记得满手是果汁的感觉。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定向项目决赛在茂名举办,并产生了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首金。赛事期间恰逢特早熟荔枝上市期,茂名将荔枝产业深度融入办赛过程:赛场主要设在荔枝林、冠军种植荔枝树、酒店设置“土特产”展示展销。这些无一不对外展示着茂名荔枝文化。
“十五运会金牌到手,荔枝美味必须有。‘520’相约茂名,吃荔枝、游千年荔乡。”冠军成员叶琦在植树后说,大家一起种下“夺金”回忆,期待果子成熟后再次相聚荔枝之乡。
农文旅融合是促进产业升级、传承文化的重要路径。茂名以产业为根基,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探索茂名荔枝“交农文旅商”深度融合新模式,让城市与乡村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实现双向奔赴。
如今,茂名正积极推进柏桥荔博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荔博园内的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是广东省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开放式特色服务区,也将建成投入运营。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车东耀表示,这颗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果实,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茂名,感受荔乡的独特魅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基。茂名将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笔,持续写好“土特产”这篇文章,全链打造荔枝等10个百亿农业产业集群,加速农业大市向强市转变,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撰文:邹祥亮 董春锋 周仪 梁桂茂 戴玉仪 李艳玲
特写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520”正式运营
服务区办“荔枝大卖场”
在包茂高速高州根子镇和分界镇交界处,广东省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高速服务区——柏桥服务区近日完成全系统亮灯测试。在茂名举行的“看广东·遇‘鉴’乡村之美”主题发布活动透露,柏桥服务区将于5月20日正式运营。
柏桥服务区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设计主题,巧妙融合了现代建筑理念与荔枝文化元素。西侧主楼形似饱满的“荔果”,圆润且富有生机;东侧主楼犹如舒展的“荔叶”,优雅而大气。两者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一幅极具荔枝元素的岭南地标画卷。
柏桥服务区是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率先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标志性工程,是地方探索“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柏桥服务区打破传统边界,通过ETC车道、碧道系统无缝对接周边村庄与景区,将周边景点串珠成链,打造了一个开放共享的服务区。
在业态规划上,服务区东西两区各具特色,展现了茂名的多元魅力。东区设置研学课堂、高凉名小吃、茂名特产旗舰店“茂名有礼”,集中展示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农产品,让游客把“茂名味道”带回家。西区则更加注重文化与体验的融合,设有沉香体验馆、咖啡厅、非遗集市、天河城未来城、天河城奥莱城、城市展厅等多种业态。
按照目前的运营思路,服务区周六周日有高州木偶戏表演与互动,每天有茂名非遗美食现场制作、免费试吃;不定期有电白贝雕DIY、高州木刻画展演、信宜竹编体验等。
全新的柏桥服务区投入使用,为今年茂名荔枝季增添了浓厚氛围,也助力茂名荔枝进一步“火出圈”。
据悉,茂名荔枝嘉年华期间,柏桥服务区将设置搭建荔枝鲜果、荔枝加工品、荔枝餐饮等“荔枝大卖场”集中销售街,并在整个荔枝季期间持续为外地商客服务。此外,在服务区乡村振兴大舞台,还将举行“美荔之夜”,再现“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南粤风情,并同步开展荔枝文艺汇演等,让游客在欢声笑语中深切感受茂名荔枝文化的传承。
为持续扩大茂名荔枝品牌影响力,在延续“茂名荔枝丰收嘉年华”热度的基础上,服务区将举办每周一“荔”活动,时间分别是5月24日、31日以及6月7日、14日晚间,一共4场。文艺表演间隙,现场将举行吃荔枝比赛,除了前三名额外奖励茂名荔枝外,参赛选手均可获赠茂名荔枝。
评论
传承与创新共筑甜蜜产业新未来
5月19日,2025年茂名荔枝嘉年华开幕。“办好一个盛会,兴旺一方产业”,是过去5年间茂名持之以恒的追求。从“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到“荔枝嘉年华”,从代表甜蜜的“520”到中国旅游日,这场关于荔枝的盛会,在传承与创新中共筑甜蜜产业新未来。
名称之变,打开产业融合新格局。从聚焦专业研讨的“产业大会”,到强调全民参与的“嘉年华”,这一转变背后是对产业价值的重新认知。茂名荔枝嘉年华搭建起农业、文化、旅游、商业深度融合的平台,让荔枝产业以更丰富的形态融入消费场景。游客可以穿梭在荔枝林中体验采摘乐趣,品尝荔枝主题美食,选购特色文创产品。这种沉浸式体验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让一颗荔枝串联起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文旅的全链条价值。
时间之合,抢占市场与文旅先机。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也是荔枝成熟上市的关键期。茂名借此吸引大量游客走进荔枝产区,让“看荔景、摘荔枝、品荔味、购荔品”成为旅游新体验,农文旅融合也推动了“节庆经济”。
品牌之塑,赋予荔枝情感新内涵。每年5月20日,在茂名举办的荔枝产业大会都会吸引全国甚至世界的目光。5年过去,“520”从一个普通日期到与“我爱荔”紧密相连。消费者在购买荔枝时,不仅是在购买水果,更是在传递心意、表达情感。这种情感化营销,有助于提升茂名荔枝产品黏性和品牌价值。
基建之进,夯实产业升级硬支撑。柏桥服务区的开业成为茂名荔枝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作为广东省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其“交农文旅商”一体化的功能定位,为荔枝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过往司乘人员和游客在此能便捷了解荔枝文化、品尝特色产品、选购纪念品,将服务区的人流转化为荔枝产业的消费力。
当“产业”遇见“嘉年华”,当“荔枝”遇见“中国旅游日”,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为农初心。这里既有荔农丰收的喜悦,也有消费者尝鲜的满足;既有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也有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期待这个夏天——荔乡香满园,世界共此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