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咏声动漫,只需要动动手指、轻点屏幕,就能快速制作出一段精彩动画片段;
使用“趣丸千音”AI语音应用,中文新闻内容瞬间以全英文的形式流畅播出,播音员的声线、语气甚至是口型都“对上了”;
正佳广场7楼,一头高达8米、重达7吨的巨型机甲“神牛犇犇”吸睛无比,其身处的“赛博天街”成为年轻人周末狂欢的新去处。
——这不是未来幻想,而是广州正在随时上演的文化“第一现场”。
随着文旅消费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式消费需求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广州全年接待游客2.5亿人次、增长6.4%。全市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6040.8亿元,同比增长4%。
经多年发展,广州打造出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及消费终端生产等3个营收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这一次,记者跟随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媒体调研行走访广州多家文旅企业,探访“文旅爆款”的制造秘诀。
AI造浪,技术重构文化DNA
仅需上传一张图片、一段音频或视频,便能生成曲风丰富、歌词与人声兼备的歌曲?
通过趣丸科技自主研发的“天谱乐”音乐生成大模型,普通音乐爱好者也能实现“零门槛”音乐创作。目前,已有4600万用户通过天谱乐官网及小程序、唱鸭APP体验AI音乐创作,累计创作1200万首AI歌曲。
不会唱歌的用户,通过酷狗音乐的AI唱歌(AIK)功能,也能一键翻唱热门歌曲、多语种歌曲,目前已支持10国语言、15种中国方言。目前,AIK用户量级已经突破550万,由用户用AI制作的作品数量近1000万首。
当AI将音乐制作从专业工作室“解放”至一部手机,文艺作品转向“全民共创”。与此同时,AI也在将文化作品加速“编码”,催生出一个更丰饶、更迅捷的创作时代。
随着趣丸科技推出AI配音与视频翻译平台——趣丸千音,集成文本转语音、视频翻译、多语种合成等能力,业界首个从模型到应用全面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AI语音产品“落地有声”。
趣丸科技总裁助理兼公共事务总经理刘静雯举例谈到,随着微短剧在海外刮起强劲“中国风”,翻译的成本成为一大瓶颈,而趣丸千音的视频翻译功能可实现12小时译制1000分钟剧集,效率较人工提升10倍+,成本下降15倍+,为中国作品按下出海“倍速键”。
同样把握住AI“技术红利”的还有咏声动漫。咏声动漫副总裁阎冰介绍,在前期概念设计方面,AI能够节约创意的时间周期及成本;在制作层面,AI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动画制作效率的提升,以及动画制作传统产线在技术成熟之后实现重构。
“目前,我们对AI的应用集中在前期创意部分。但在动画量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完成艺术家的目标和创意设计。”阎冰谈道,因此在人才层面,公司对基础原画岗位需求会减少,但对编剧、导演等创意人才及后期特效技术人才的需求会增加。
作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之一,广州已集聚近400家动漫企业,原创漫画发行占据全国漫画市场30%以上的份额,年产值超300亿元,占全国五分之一。在这之中,不少知名动漫企业已率先“拥抱”AI技术,重新定义创作“源代码”。
可以看到,AI技术变革既给文化产业带来变革,同时也潜藏着十足机遇。当技术红利从实验室涌向一线生产,广州企业正以AI为支点,撬动文化产业“创作-生产-传播”全链变革,催生出更多“善用工具的故事讲述者”。
出海破壁,数字巨轮承载中国故事
今年以来,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在海内外市场走红,中国动画电影的实力“藏不住了”。
许多人也还不知道,“百亿影帝”猪猪侠的“快乐老家”,就在广州海珠。
走进咏声动漫的大楼内,各处都布置了动漫手办、周边产品、海报装饰,还有咏声动画科技馆,一站式满足动漫迷的“情绪价值”。
阎冰介绍,自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标志着国漫从儿童市场拓展至全年龄段。对此,该公司确立多元化策略,推出了青年动画艺术家扶持计划,《落凡尘》也在同年立项制作,同时还推出了东方传说系列国漫作品,《凤凰与我》《狮子学狮》《觉醒》等多部国漫作品都在并行创作。
目前,咏声动漫已创作了包括猪猪侠在内的多个动漫IP,自2008年启动出海以来,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覆盖150多个主流电视台及流媒体平台。
“在出海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动画在技术实力和创作理念愈发得到海外认可。”阎冰谈道,咏声动漫旗下“猪猪侠”“百变校巴”等超100部原创动漫作品被译制成英语等13种语言的版本,“猪猪侠”系列大电影覆盖超40个国家和地区,登陆海外各大主流媒体平台。
通过深度链接用户和消费市场,动漫玩具及衍生产品远销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咏声动漫通过在多个外网平台开设运营企业号和IP品牌账号,建立起自有品牌媒体矩阵,在全球拥有超千万粉丝。
同样积极“走出去”的还有音乐。通过酷狗音乐人开放平台“一键出海”服务,中国优质音乐在海外发行增长迅猛。
“我们通过在世界多地推广中文歌曲,或将中文歌曲进行多语种改编的方式,助推优质原创音乐作品出海出圈,已有27首歌曲登上180+主流海外音乐平台榜单。”腾讯音乐党委书记、集团副总裁傅鸿城介绍,酷狗2021年底开启出海业务,并迅速孵化出集音乐制作、发行、宣推于一体的海外音乐工具平台To More Music,让国内好的音乐能一键发行合作、一键推广营销。
以“柔性叙事”为表,“硬核技术”为里,广州文化产业正以军团作战之势,打出“算法+IP”组合拳,让世界主动为中国故事按下“播放键”。
跨界共生,击穿业态次元壁
在正佳广场,你可以看到一群汉服少女与水族箱里的“美人鱼”合影;也能在“赛博天街”的机甲巨兽前,欣赏非遗醒狮的精彩表演……看似“魔幻现实”背后,一场颠覆性的“场景革命”正在悄然进行。
当物理空间被注入文化灵魂,传统商场摇身变为“城市精神地标”。自2005年开业的正佳广场,不仅是一座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的超大型购物中心,还致力于打造一种沉浸式的、集文商旅体为一体的消费综合体生态。
“千年商都在新消费时代焕新出彩,首先需要以场景革命激活空间价值,将物理空间转化为沉浸式情感场域。”正佳集团常务副总裁余绩慧介绍,近年来,正佳广场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引入“唐宫夜宴”“奥特曼”“一人之下”等国内外著名IP;结合海洋、雨林、极地、恐龙王国、宇宙太空等场景,搭建原创文化IP,打造了多个沉浸式演艺空间,每年上演10000场互动及演艺。
年接待超500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0万,单日最高客流达24万……一张张亮眼“成绩单”表明,跨界共生打破业态边界,通过“文旅+商业”“日间+夜间”等融合模式延展消费时空,才能让文旅产业在新消费浪潮中不断创新。
正如余绩慧所说,广州这座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包容各种各样的文化、包容来自各地的人、包容各式各样的商业思想。“在包容的环境下,广州创造了一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
如今,广州文化产业正以“技术破界、全球连接、场景重构”的三重逻辑,重塑文化经济的底层操作系统。
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千年广府文化与数字文明交相辉映,“碰撞”出创造了一代代消费者集体记忆的“情感引擎”。从珠江畔的AI动漫实验室,到全世界消费者手机里的多语种短视频,广州持续孕育新的世界级IP,让“爆款超市”从未“暂停营业”。
策划:龚晶 陈思勤
统筹:李鹏程
采写:南方+记者 黄楚旋
设计:招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