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6日)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宣读
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李家超表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报告》题为“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包括前言、七大范畴的施政措施和结语共九个部分,“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引擎 深化大湾区合作”被作为一个独立章节提出。《报告》还有四十多处提及“粤港澳大湾区”,释放出粤港两地在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套合作区”)发展、航空货运、数据跨境流通、大健康、人才交流等多个方面的合作信号。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香港一直是积极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得益者。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带领特区政府及各界更积极推动香港与内地,尤其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融合发展,并通过多个合作专班,深化相互协调和合作。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通过构建更高水平互联互通、促进政策创新突破、共建更广的规则衔接及机制对接,及加快带动创科和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大湾区建设。
推动河套合作区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已成立由行政长官主持的“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督导委员会”,带领政府制订香港园区发展的整体策略、计划和布局部署。今年内将发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提出促进港深两地园区间人员、物资、资金和数据流通的创新政策,把合作区打造成为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此外,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建设现正提速、提量,把第一期总楼面面积倍增至100万平方米,首三座大楼将在年底起陆续落成。首批来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等园区支柱产业的租户将在明年开始进驻,其余五座大楼未来五年将全部落成。
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与国家有关部委探讨试行创新的便利措施,例如:深港两地园区特定人员便捷过境;利用无人低空运输,方便物资跨境流动;便利落户香港园区的内地企业跨境调拨资金等。
加大开拓投资贸易方面合作
目前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与内地有关机构积极探索合作机遇,并因应市场发展,共同投资于大湾区具潜力以及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
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香港将加大开拓内地服务贸易,10月9日,商务部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关于修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内地对香港在多个服务领域进一步开放,包括建筑工程、检测、认证、金融、电影、电视等,更在大部分领域取消经营三年规定优惠香港,同时将吸引更多初创企业、海外企业和人才落户香港以进入内地。部分开放措施将在大湾区率先实施,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机制对接、规则衔接。
巩固国际航空枢纽、航运中心地位
香港是国际航空枢纽,连接全球近200个航点,航空货运量超过十年全球第一。《报告》明确以大湾区扩容,扩大航空货运优势。
《报告》指出,“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是创新合作机制发展的最佳示范,由香港投资和建设,结合香港航空物流优势和内地土地及人力资源优势,降低营运成本及货物处理时间,是优势互补的示范典例。香港特区政府将与东莞市政府共同推进永久空港中心发展。2025年年底在东莞完成“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第一期永久设施首阶段建设,逐步达每年处理100万公吨货量,并超前部署,开展规划第二期发展,引入更多高增值物流、跨境电商及快件服务设施。
在客运方面,加大结合香港国际机场与珠海机场的优势,透过加强“经珠港飞”直通客运服务,推进与珠海市共同开展国际货运业务等措施,互惠共赢。
此外,香港还是全球最繁忙及具效率的港口之一,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四。货柜船在香港港口停留的平均时间为0.95天,约为世界前二十大货柜港口平均值(1.85天)的一半,享有“补时港”美誉,能弥补船舶在其他港口的延误时间。
《报告》指出,香港将构建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于2024年年底前公布《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与大湾区港口合作,并同主要贸易伙伴构建绿色航运走廊。
促进大湾区数据流通
去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共同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提出一系列便利措施有效简化跨境数据合规流动。接下来,香港特区政府将扩展措施至各行业,促进更多便民利企的跨境服务及大湾区数据流通。
《报告》还提到,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制度是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之一。香港特区政府将提速发展数字经济,包括加快产业数字转型、加强数字基础建设、研究促进数据交易生态,并以大湾区作试点探讨便利数据跨境流动安排。
加强大健康领域合作
一方面,为全方位提升香港临床试验能力及推动创新生物医药成果转化,港深共同建设“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拓展研发网络加快临床试验;成立“真实世界研究及应用中心”,推动港深合作结合“港澳药械通”数据,加快新药在香港、内地和国外审批上市。
另一方面加快大湾区医疗合作,扩展“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至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利用医健通平台,扩大跨境医疗记录互通;打通数据、样本、药械跨境应用,加速医疗创新产业发展;加强协作在大湾区内推动与国际接轨的专科培训。
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报告》指出,要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一方面加大力度吸引人才到港发展,延长港校的大湾区校园毕业生纳入“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试行安排,为期两年。另一方面继续支持“港青北上”,优化“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展翅青年就业计划”,放宽年龄资格至29岁,并加大企业津贴等支持力度。
《报告》还提出要强化专业资格认可机制。香港特区政府与广东省已成功构建香港首批工程专业的职称评价机制,将逐步扩展到其他建筑专业。香港特区政府还与广东省及澳门合作,就建造技术工人及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湾区标准”,并推展“一试多证”安排。建造技术工人及人员通过“湾区标准”考试后可同时获发三地的职业技能证书,提升整个大湾区的建造业培训素质,培养人才。
便利内地与香港人员往来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为旅游业发展释放了积极信号。香港特区政府已向中央政府提出进一步优化内地居民来港旅游签注的请求,包括恢复深圳“一签多行”个人游签注及扩大“一周一行”个人游签注政策试点城市范围等,中央政府有关部门表示将积极研究加速推进。《报告》还提出,将进一步便利香港市民进行跨境交易和支付,并会落实香港注册银行的内地分行在内地发银行卡。这些措施将促进内地与香港人员往来,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
同时,香港特区政府正积极推进《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其中洪水桥站和北环线主线分别会在今年内和明年动工,预计分别在2030年和2034年完成,并全力推动跨境铁路项目建设,包括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和北环线支线,促进香港和深圳联通。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报告》提出了哪些KPI】
今年,李家超为指定项目订立了138个指标,其中包括72个新指标和66个在2023年《施政报告》订下、有效性超越一年继续生效的指标,帮助香港特区政府监察工作进度和成效。
1、在2024年《报告》新订立的指标中,明确提到了“深化大湾区合作”。
为加强与大湾区合作——
·在2025年内推动设立大湾区律师的特定平台组织;
·在2026年上半年内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法律信息平台;
·在2025年中将职称评价的评审机制常态化,并扩展到其他具备条件的建造业相关专业;
·在2025年第一季或之前就首个试行工种公布湾区标准及推行“一试多证”的安排。
其余方面也可以看到涉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身影”——
国际航空枢纽方面,在2025年上半年就扩大“机场城市”制订发展大纲;机管局在2025年内完成“航天走廊”建造工程,利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连接“航天城”和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接载乘客;在2025年内开展有关“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永久设施第二期发展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
集聚人才方面,联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进行不少于一次海外宣传活动,推广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医疗方面,在2025年内建立协作机制,促进不同政策局及部门、医管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等相关机构为科研机构及医药创新企业在香港进行先进医药技术研发、临床试验及应用提供全方位支援;在2025年内成立“真实世界研究及应用中心”,推动进行符合相关指导原则的真实世界研究;在2025年内与深圳市政府共同建立“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为医药研发机构在香港及大湾区进行临床试验提供咨询、配对及转介等服务。
2、2023年《施政报告》继续生效的涉及大湾区的kpi
公务数字转型方面,在2024年起分阶段落成由机管局兴建、位于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上的自动化停车场供过境或访港的粤澳旅客使用,加上在2026年或之前新建的政府停车场和短期租约停车场,合共提供不少于3000个自动化泊车位。政府争取在2025年或以前启用当中不少于2500个自动化泊车位,包括位于将军澳政府联用办公大楼的首个由政府兴建的自动化公众停车场。
国际贸易中心方面,继续推广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在2025年内进行各式推广活动及交流环节,出席者不少于10000人,并与不少于1200位企业家和公司代表进行接洽。
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方面,为推进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发展,争取在2025年内落实扩展“港资港法”至大湾区试点城市,以及扩展“港资港仲裁”至大湾区内地九市。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方面,在2026年或之前有累计不少于100队获资助的青年创业团队在参加计划后落户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有不少于80%受访参加者认同参加计划后对创业的认识有所增加。
撰文 卢玲玲 林子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