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在粤港澳三地圆满落下帷幕。当舞龙舞狮首次作为群众展演项目亮相,佛山赛区凭借“天下醒狮,皆出南海”的深厚底蕴,迅速成为赛事期间备受瞩目的焦点。南狮起源地的赛场上,锣鼓铿锵与观众喝彩交织,不仅展现着非遗的蓬勃生命力,更映照出无数像叶兴华、伍庭光这样的港澳创业者在这片热土上的奋斗身影。在粤语中,“醒”字寓意着开朗振奋与积极向上,这既是赛场上队员们精气神的生动写照,也是这群湾区逐梦者扎根佛山、砥砺前行的精神注脚。
沃土筑巢:佛山温度焐热创业梦想
2017年,香港青年叶兴华踏上佛山这片热土,创办了“工合空间”,致力于将内地资源与港澳青年共享,帮助他们来到内地发展。像叶兴华这样搭建平台的人们,也被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联系人”。他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港澳青年在此扎根。“目前我们‘工合空间’的会员约有300位,其中超过150位香港青年在佛山实现了就业创业。”对于港澳青年初来乍到面临的挑战,他深有体会:“作为香港人,我完全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初来之时对当地政策不够了解等问题。”为此,他和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政策解读到场地对接,从人脉搭建到市场拓展,帮年轻人跨过“第一道门槛”。“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我们都希望通过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帮助他们顺利落地。”
更难得的是,叶兴华也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我现在已经在佛山安家,住处离公司只有15分钟的步行距离。”三地间便利的交通让他的“双城生活”变得游刃有余。“从这里到广州南站只需15分钟,高铁40多分钟就能直达香港西九龙。”他补充道,“便捷的交通也成为吸引港澳青年来佛山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
“佛山,是一个非常适合创业的地方。”比叶兴华更早来到佛山创业的伍庭光,用三十年光阴印证了这句话。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便从香港来到内地发展,从事汽车维修、汽车配件销售等业务。然而,比起商业上的成就,更令他引以为豪的是2005年12月28日那一天,他率领着中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家数字电影移动放映队,走进佛山儿童福利院,完成了团队的首次公益放映。在这之后,他的流动数字放映队足迹遍及佛山的偏僻乡村及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地。回忆起首场放映时,在场孩子们好奇又快乐的脸庞,伍庭光的语气依然充满感动:“就是那个瞬间,让我坚信这件事是有意义的。”也正是这份成就感,推动着他的团队从1支放映队伍发展到如今的16支,并不断将这份意义延续。
赛事为桥:文化共鸣凝聚湾区合力
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加速形成,让粤港澳三地双向流动成为常态。十五运会的举办,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成为连接三地民众情感的重要纽带。
“这是首次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举办的全运会,我十分关注!”伍庭光的话语中难掩激动。在他看来,全运会的举办让粤港澳三地居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家人”的亲情与联结,每当听到赛场捷报,看到三地同胞为运动员加油喝彩的场景,他都感慨万千。作为醒狮文化的发源地,佛山通过承办十五运会醒狮赛事,让这项国家级非遗与现代体育精神完美融合。伍庭光深切感受到了这种文化共鸣:“希望大家来佛山看比赛,来看看真正的‘功夫佛山’!”他期待通过全运会这个窗口,让更多人了解佛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体育能够促进粤港澳三地的融合。”叶兴华深有感触地说。他的团队已连续举办三届粤港澳青年羽毛球比赛,“每次都有很多香港的青年与内地的朋友一起打球”。通过体育交流,他见证了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增进对内地的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从非遗展演的赛场到创新创业的热土,醒狮精神已成为佛山的城市基因。伍庭光与叶兴华这两位香港创业者不约而同地将醒狮精神视作自己在佛山打拼的精神体现。伍庭光以其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公益放映的执着,诠释着醒狮“不畏千难万苦”的坚韧;叶兴华则以搭建创业平台的远见,践行着醒狮“目标高远、团队协作”的理念。当十五运会的锣鼓声渐息,这份“醒”劲将继续照亮湾区创业者的征程——在佛山这片兼具文化厚度与发展活力的沃土上,更多港澳青年正带着梦想而来,让醒狮精神在新时代的创业故事中,绽放出新活力。
南方网 粤学习记者 韩薇
视频 赵瑞城
校对 陈学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