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九月的广州很热!热的不仅是天气,更是中小企业的热,专精特新的热。”9月16日—19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主展期如火如荼在广州广交会展馆开展,众多中小企业都在中博会上拿到了满意的大订单。
18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下称“中博会”)和首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下称“高峰论坛”)成果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一级巡视员叶定达表示,本届中博会和高峰论坛有四大成果:高规格出席,中外重要嘉宾云集;高层次交流,学习互鉴发展经验;高质量办展,推动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高水平服务,切实提高中小企业获得感。截至目前,本届中博会和高峰论坛线上线下共促成参展参会企业合作意向金额已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切实提高中小企业获得感
合作意向金额已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中小企业部长圆桌会今年是首次举办,泰国、南非、匈牙利、牙买加、比利时、韩国、新加坡、埃塞俄比亚、斯洛伐克、柬埔寨、墨西哥、菲律宾、阿根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盟驻华使团等1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部长级官员参加了会议并发言。与会各方围绕数字经济增强中小企业韧性和经济复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最佳实践分享、创新助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等3项议题,交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经验,拓展新形势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探索中小企业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
首次高峰论坛主题论坛和活动内容丰富,以“创新发展 共享未来”为主题,围绕当今中小企业领域热点话题,成功举办了主论坛。就优化发展环境、“专精特新”发展、数字经济、投融资、参与政府采购等领域举办了5场主题鲜明的分论坛;以及“创客中国”优秀项目展示对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质量认证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中小企业中外合作区展示推介会等5项主题活动。论坛嘉宾作了精彩分享,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主题活动给予了企业充分展示交流平台,推动了大量产融对接合作。
第十七届中博会进一步改革创新,走出了专业化办展的道路,各省区市展按照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及农产品5大行业进行组展,并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专精特新企业参展踊跃。参展企业中40%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历届最高。二是境外参展企业质量提升。境外展区吸引了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新西兰、阿联酋、伊朗等35个国家和地区在华的优质企业参展。三是大企业带动能力强。本届展会吸引了一批大型知名企业参展,其中包括:华为、阿里、格力、美的、德国思爱普、荷兰飞利浦等17家世界500强企业,创维、比亚迪等8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互动交流。这些优质企业在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共享资源、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切实提高中小企业获得感。一是发布大规模采购清单,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创造了更多商机。二是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广东、河南、四川三省工信主管部门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深化政银合作等6方面达成合作内容,为中小企业发展提振信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3家商业银行设立了展区,为中小企业提供专属信贷产品。三是开展精准对接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境外机构进行跨境撮合,经过384轮洽谈,达成合作意向242项,线上签约198项;现场举办各类对接活动25场,推动企业之间、企业与投融资机构、企业与海外商协会和产业园现场达成投资意向60余项。截至目前,本届中博会和高峰论坛线上线下共促成参展参会企业合作意向金额已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帮助中小企业找商机、得实效
让参展参会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针对今年新冠肺炎变异病毒这一新挑战新形势,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在中博会找商机、得实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红介绍,本届中博会继续走专业化办展道路,参展企业质量整体有了质的飞跃,省区市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近1000家,占参展企业的80%,是历届中博会参展企业质量水平最高的一届。通过优质的参展企业吸引大量专业客商到场洽谈采购,形成“以展带商,以商促展”的良性循环。
精准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本届中博会邀请京东、小米、中交建设、东风商用车、美的、格兰仕、格力、比亚迪、中欧跨国采购平台、高通等面向全球中小企业发布2022年度计划采购产品和服务,总额共计8000多亿元。邀请包括沃尔玛采购团在内的万家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到会参观采购,帮助中小企业找订单、拓市场,让参展参会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根据组展行业有针对性地举办12场行业供需对接活动、4场行业专题活动、3场中外中小企业精准对接活动、6场境外展团专场推介活动,为展商和采购商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供需匹配服务。
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中博会,为企业提供在线综合服务。第十七届网上中博会新增上线企业3100多家,同比增长200%,新增上线产品11000项,同比增长200%,有近20万人次登录。展会期间,还举办了32场线上撮合对接活动,吸引了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的400多家企业参与,达成20多个意向合作项目。同期还开展“直播带岗助六稳”中博会专场直播活动,共带来了技术型、销售型、管理型等近千个高端人才招聘需求,观看人数达110万人次。
中博会和高峰论坛相互赋能,深度融合。首届高峰论坛与第十七届中博会主展期同期举办,采用“1+1+5+5”的模式,打造1个中小企业部长级圆桌会、1个主论坛、5个分论坛、5个主题活动。各项活动主题结合中博会集中组展的行业特点进行设计,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创新发展等多方面政策解读和案例分析,为中博会参展企业带来行业交流和分享机会。
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
首次发布超8000亿大规模采购清单
此次首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面向中小企业发布了8263亿元采购需求信息,这样大规模的采购信息发布,在国内还是首次。
中小企业是国家财富的重要创造者,是提供就业的主渠道,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造就大企业的蓄水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吴红表示,既要帮助中小企业“找资金”“找人才”,更要帮助中小企业“找市场”,可以说“找市场”是最关键的环节。中小企业,根本上还是要在市场上,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抓住发展机遇、解决发展问题、提升发展水平,特别是要靠作为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大企业的带动和引领。因此,这次“采购信息发布活动”,组织中外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产品和服务采购信息,让中小企业更加直接地了解大企业的采购需求,用自己的优质产品服务去满足大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拓宽市场。从效果来看,不少大企业积极参与,此次一共发布了8263亿元的需求信息,基本上达到了发起这次活动的预期。
这次活动,一批优秀的中外大企业积极响应、全力参与,大力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这次11家企业共发布采购需求8263亿元,其中京东集团发布5000亿元采购需求,小米集团发布1539亿元采购需求,其他9家企业也发布数十亿和数百亿元采购需求。
企业代表性强。这次参与的11家企业,既有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这样的中央企业,又有京东集团、小米集团、格力集团、美的集团、格兰仕集团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还有惠普公司、高通公司这样的跨国公司。
需求具体详细。每一家企业都系统梳理、向社会公布了详细的采购信息,包括企业采购网址、每一项采购项目、产品服务具体需求、采购方式、供应商资质要求、采购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供广大中小企业查询联系。
链接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聚焦中小企业,首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创新发展 共享未来”为主题,围绕当今中小企业领域热点话题,成功举办了主论坛。就优化发展环境、“专精特新”发展、数字经济、投融资、参与政府采购等领域举办了五场主题鲜明的分论坛。论坛嘉宾作了精彩分享,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
“专精特新”发展是必由之路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4600多万户企业主体中,中小企业占比90%以上,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重点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4762家,各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超过4万家,入库培育的企业超过11万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小配套蕴含高技术、小企业支撑大企业、小产业干成大事业等特点。”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截至7月底,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中,平均拥有50项以上有效专利,超六成从事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位于本省细分市场首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97%以上。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已经明晰。“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培育孵化带动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一级巡视员叶定达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论坛上指出,从企业发展的路径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力、技术、市场等各种国内外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中小企业必须从相对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质量、弱品牌走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强品牌,实现这一产业升级的路径,“专精特新”发展是必由之路。
中小企业将迎利好政策“组合拳”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正迎来新一轮政策力挺。从营造公开透明便利的准入环境,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从加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有关部门和地方集中发力,按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快进键。此外,我国还在加强前瞻性理论研究和政策储备,推动出台中小企业急需的政策措施。《“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办法》也有望近期出台。
徐晓兰表示,工信部将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进一步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保护公平竞争。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检查,用好用足现有助企惠企政策,不断完善提升政策供给,为中小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做好服务。
据透露,《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办法》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当中,通过企业自主评价、自愿入库,加强政策引领,夯实优质企业培育基础;同时,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强化集群内企业协作配套能力,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化、专业化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我们将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中小企业改革发展保驾护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总工程师韩毅介绍。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姚德洪介绍,广东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中小企业参与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产业,从市场开拓、人才引进、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产业基金引导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予以政策保障,助推中小企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在补链强链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引导金融资源向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倾斜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是当前待解问题之一。工信部总经济师许科敏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同,实体部门与金融部门联动,推动健全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国常会多次部署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介绍,下一步,还将推动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实现应享尽享,加大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力度,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此外,推动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衔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要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优质中小企业的投融资对接效能。充分发挥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北交所作用,强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
中小企业的壮大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其中关键在于引导金融资源向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倾斜。在中小企业投融资论坛上,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沙雁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本市场的支持应该是多方面的。资本市场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的风险补偿、资本增值和退出机制,有效激励风险投资和社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创新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弥补中小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同时各类债券类融资工具也为企业盘活资产,增强信用提供相应的支持。
如何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未来又需要什么样的融资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袁东明提到了四个方面。一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开辟上市融资绿色通道,能让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上市,往大企业进行发展。二是要有市场化的发行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要靠市场的机制,通过创投的方式来进行市场发现。三是要有精准的识别机制,给予更大的信贷债券支持。四是要有多元化的帮扶机制,持续创新,丰富融资工具。
撰文:刘倩 摄影:石磊
编辑统筹: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