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双创”激活大湾区文脉

用“绣花功夫”保护历史遗产,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2022-02-11 10:21 来源:南方网 杨逸 黄堃媛 孙羽嘉 吕婉莹 徐小倩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为岭南大地留下大量瑰宝。近年来,广东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迎来了“质的飞跃”,从永庆坊“微改造”到潮州牌坊街保护活化,从南粤古驿道保护到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绣花功夫”让岭南大地上的文化遗产纷纷“活”了起来。

  随着岭南文化“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程深入实施,粤剧、龙舟、醒狮、广东音乐等岭南优秀文化基因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不断延伸,也将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更深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使其内在连接更加紧密。

  赓续文脉

  发掘岭南厚重“家底”

  近年来,广东接连涌现一批重磅考古发现:郁南磨刀山遗址、英德青塘遗址、“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开岭南文明发展脉络的神秘面纱。

  郁南磨刀山遗址将广东最早有人类活动历史提前至距今60万至80万年前,英德青塘遗址建立起距今约2.5万至1万年连续的文化序列。“从磨刀山到青塘,构成了文化意义上‘最早的岭南’。”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中心主任刘锁强介绍说。

  “南海I号”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不仅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工作从零起步、迈入世界一流行列的全过程,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向国际宣传的案例。“南海I号”如同一颗沉睡多年的“时间胶囊”,舱内超18万件出水文物,生动展示一幅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画卷,也使“南海I号”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可多得的物证。

  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推动着广东文物考古工作不断前行。从整体打捞到异地保护,再到边展示、边保护、边发掘的“公众考古”,在考古领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看来,“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走过的每一步都独具开创性。数字技术的应用也让整条古船的发掘过程变得“可逆”,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文化遗产。

  广东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也是革命文物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省份。2021年6月,首次公布的《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摸清了广东革命文物的“家底”,越来越多的革命文物也通过持续发掘研究走进公众视野。

  广州越华路上,青砖小巷曲径通幽。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祠堂,藏身在密密匝匝的居民楼中。历经百年风雨,直到2019年抢救性修缮和史料发掘,祠堂隐没多年的“红色身份”才再次浮出水面——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杨匏安,举家迁住杨家祠并在此撰写大量文章,成为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修复后的杨家祠还原了当年杨匏安著书立说的场景。观众沿着楼梯拾级而上,桌面依然点着一盏不灭的明灯,仿佛房间的主人还未曾离开。

  为保护好侨批文物,2021年初,汕头正式启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八个一批”工程。一封封侨批背后,流淌着落叶归根的乡情,也凝结着老华侨的拳拳报国心。“侨批原件馆藏量目前已超过7.75万件,是2020年12月馆藏量的两倍多。”汕头市档案馆馆长黄海燕介绍,随着馆藏侨批原件日渐丰富,档案馆专门开辟了侨批档案特藏库,还将引入科技手段,对馆藏约3万份侨批进行数字化抢救修复。

  串珠成链

  下足“绣花功夫”

  岭南文脉的“家底”愈显厚重,文化记忆的激活亟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快速更新。注重以“绣花功夫”保护历史街区,推动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广州永庆坊、潮州牌坊街等蝶变新生,成为热门打卡地,2022年初入选文旅部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在广东,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2016年,省政府将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南粤大地随之掀起古驿道活化热潮。

  南粤古驿道犹如穿透时空的经纬,将遍布岭南大地的近千处遗产串珠成网。到目前为止,广东在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修复中推进了1200多公里重点线路、588个重要节点建设。

  古驿道网络串联起一座座古村落。这些村落曾经因古驿道而兴起和衰落。如今,随着定向大赛、文旅大赛、少儿绘画大赛等品牌活动的举办,越来越多沿线古村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地图,一条条文化遗产游径纵横交错,钩沉起一段段湾区共同的文化记忆。每一条游径都诉说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湾区人文往事。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介绍,从2020年开始,广东省已公布8大主题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实体游径超过40段。她期待,游径“可玩可读”的创新理念,能让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旅游产品开发,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彰显更大的文化价值。

  线性保护理念也让文化遗产的价值得以延伸。2019年6月起,经过广东省“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勘探,散落在韶关坪石、清远连州的一段段抗战时期华南教育遗址被重新“串珠成链”。如今,曾经传来朗朗书声的校舍,再度成为了孩子们的课堂。韶关、梅州、清远、云浮四市共同签署“粤北四市华南研学联盟合作协议”,推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自2020年以来,研学基地累计已吸引近6万名游客学子前来重温抗战历史。

  “我们希望将这些红色遗址打造成为开放式、体验式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曹劲建议,研学基地可结合古驿道资源、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建设综合性的生态旅游路径,形成粤北旅游新热点,助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融入生活

  非遗绽放时代光彩

  剪纸与醒狮同台竞艺,篆刻与昆曲声画交融。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会场展演活动上,40张中国走向世界“非遗名片”在羊城舞台首度集体亮相,为观众呈献了一场过目难忘的“非遗盛宴”。

  舞台上,虚拟裸眼3D、镭射与光束传递、全息声场等崭新技术的应用,让古老非遗再添时代光彩。萌态十足的广东醒狮动漫形象“飞飞”,更以三维虚拟主持人的形式出现在现场,带领全场观众为非遗传承打Call,将展演活动推向高潮。

  “飞飞”与“醒醒”是广东推出的首个非遗保护IP形象。“年轻化的传播方式,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岭南非遗回到大众视野中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认为。

  从2020年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等部门共同推出了“云上非遗工程”。其中,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非遗少年说”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更在全省中小学掀起了一股“非遗热潮”。

  “非遗少年说”以线上短视频“云海选”创新形式,鼓励青少年通过个人才艺演绎广东非遗“威水史”。活动在南方+客户端上线两年来,参与人数突破94000人次,全网点赞超过7000万,参与投稿的学校、少年宫、文化馆等机构超过千所。

  文物古迹活化也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架设桥梁。抓住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机遇,潮州湘桥区在古城微更新、微改造、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上尽显“绣花功夫”。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艺等一批非遗项目展示场所的落成,进一步推动当地文旅产业链的发展提升。

  步入“十四五”时期,岭南文化“双创”正在谱写新的蓝图。根据《广东省“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实施方案》部署,到2025年,全省将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参加研修和培训累计超过1万人,建成10个省级以上文化生态保护区。

  “无论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文化产业发展,都离不开非遗数字化的创新利用。”宋俊华期待,广东可通过构建覆盖全省的非遗数字化资源信息体系,让更多民众参与到非遗的共享与传播中来,形成社会广泛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黄堃媛 孙羽嘉 实习生 吕婉莹 徐小倩

编辑:谢伟东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