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约0.001米,体重大概0.02克,有一层硬硬的、黄褐色壳,里面是白白的身子。这是一粒水稻。
他的名字叫“航聚香丝苗”,现在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嫦娥五号旅月水稻15-1号。
培育135天来,这一粒水稻有什么不凡“旅程”?他是天外“旅客”,环月旅行近23天、76万公里;又是地上“黄金”,在地里生长135天,这“太空稻”首次开花结果,实现丰收。
飞天揽月 历经22天21时29分飞行
2020年11月24日凌晨,轰鸣声将他从黑暗中唤醒。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他的太空之旅的起点。他和其它稻种小伙伴们被均匀地贴在嫦娥五号返回舱的内壁上,静待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将我们送进太空。重力加速度带来一阵眩晕,他知道,自己的太空之旅开始了。
经过112小时的奔月旅程,在实施两次轨道修正后,11月28日20时58分,他在距离月面400公里处成功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在这里,嫦娥五号着陆器、上升器组合再次刹车,直奔月球,而他所在的返回器和轨道器则在环月轨道静静飞行。经过6天多的等待,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回来了!装有月壤样本的容器被转移到返回器中,他的同行旅伴中有了外星来客。
回家的路和来时一样不容易。12日至13日,轨道器和赶回器组合体先后实施两次月底转移入射。历经22天21时29分的飞行后,12月17日1时59分随同返回器在内蒙古自治区四王子旗着陆。
12月17日,科研人员打开返回器的舱门,稻种们终于又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5天后,隔着小小的密封袋,他被送到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强手上。陈志强珍而重之地从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手中接过稻种,并将其护送到了广州。
扎根广东 科研人员们要“精耕细作”
2月26日,华南农业大学,天降小雨,繁花似锦。
他被科研人员用拇指和食指小心地拈起,放到一个蓝色的塑料大盆里,和小伙伴们相互间隔4厘米。很快,他的嫩芽就长到了0.003米,0.005米,萌芽成0.01米高的幼苗,再变成0.03米高的秧苗。
3月26日早上8时,航天育种中心的温室大棚里,航天育种中心副研究员、实验室主任王加峰带着几位研究生,准备为他们“搬家”。
科研人员小心翼翼地把他从育苗盆里拔出,放到清水里漂洗,洗去根上沾着的泥土,再轻轻放到编好号的烧杯里,保证他脆弱的根系不受损坏。
很快,他和2000个小伙伴被4名学生“护送”着坐上大巴车,前往新家——华农实验基地大田。
和温室大棚相比,这里可宽敞多了!
他们住的还是“独栋公寓”:为了给每株水稻秧苗做好区分和标记,科研人员们要“精耕细作”,每个位置只插下一株秧苗,还要特别注意间距和深浅。秧苗不能插得太浅,以免因为土壤松动而倒伏;也不能插太深,否则容易导致水稻们不分蘖、不结实。
在实验室里,他的根尖组织正在显微镜下被观察计数——其中染色体变异的比例越多,一般就意味着基因突变的概率越大。在大田里住下以后,科研人员还对他们进行了“全身检查”——取每株水稻的叶片组织,进行基因组分析。
果实累累 稻穗成熟饱满压稻杆
7月初,水稻们已经成长得亭亭玉立。微风拂过,成熟饱满的稻穗把稻杆都压弯了腰。他发现,小伙伴们长得都不太一样——有的身材挺拔,有的矮小精壮,有的油青碧绿,有的满身金黄。这一趟环月旅途,赋予了他们不一样的特长。
田里,科研人员手持纸笔走过,用竹杖敲打他们的枝叶,测试韧性和抗倒伏能力。碰到长得合眼缘的,他们会登记在册,日后重点分析研究。
这天早上,航天育种中心的师生们都来了,给他们进行精准采集。每个人都装备齐全,草帽、防晒衣、袖套、水鞋等等应有尽有,把全身上下罩了个密不透风。每人身上还有一个小挎包,里面是一叠叠标有编号的信封。水稻们的根部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师生们从他们身上取下4至5个稻穗、约500粒“后代”稻种,小心地放进信封里保存起来。等回到实验室,他的后代们会被用作研究、存档,被重新种下。
经过多代繁殖,他们中的优良性状有望被纯化稳定下来,以便人类继续挑选、研究。有可能,他就是那个突变得最完美、最适合人类种植的水稻!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吴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