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南粤大地散布着众多珍贵文化遗产。从永庆坊“微改造”到潮州牌坊街保护活化,从南粤古驿道保护到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近年来,广东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迎来“质的飞跃”,“绣花功夫”让陈列在岭南大地上的文化遗产纷纷“活”了起来。
2月11日召开的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提出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为广大文博工作者坚定前行方向、激发奋进力量。文化强省建设迈入新的征程,广东将如何继续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推动岭南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出新光彩?文博界、非遗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
更多历史街区将变身非遗“大舞台”
南粤大地上,广州永庆坊、潮州牌坊街古老街区“华丽转身”,成为非遗展示“大舞台”,留住城市记忆和乡愁。
2020年8月,广州首个非遗街区在永庆坊正式启动,开业至今,核心区已迎来日均近2万人次的客流;广州第二个非遗街区“北京路非遗街区”,计划2022年6月开市。
身为广州永庆坊“赵家狮非遗生活馆”的“掌门人”,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对非遗“双创”有深刻的体会。不到两年时间,他们已开发200多款文创产品。他说,目前正在围绕广东醒狮结合科技手段打造一部全新的儿童剧,预计今年6月左右面向全国推出。期待未来能通过醒狮表演,让更多国际友人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
韩江畔,潮州古城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潮州市政协副主席、潮州市文广旅体局局长伍茸表示,今后,潮州市文广旅体局将推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美食之都”等“三区一都”创建,努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窗口和世界潮人精神家园。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宋俊华表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迈入新阶段,未来应进一步加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小镇、非遗街区、非遗特色乡村、非遗景区建设,推动非遗区域整体性保护,在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动“南海Ⅰ号”
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
“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的召开,令考古工作者备受鼓舞,深感肩上责任不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表示,“我们将持续做好岭南文脉的梳理工作,完善岭南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构建更为完整、清晰的岭南历史图景。”
广东文保工作开启“新里程”。接下来,将核定公布新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组织开展第二届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推介活动,编制《广东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办法》等,持续推进实施文物平安工程。
“南海Ⅰ号”水下考古工作经历30年,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全过程。“南海Ⅰ号”考古领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介绍,今年内“南海Ⅰ号”将完成文物提取工作,进入船体保护、出水文物保护和研究等阶段。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继续做强做优水下考古,持续推进“南海Ⅰ号”“南澳Ⅰ号”发掘、保护及后续研究,推动“南海Ⅰ号”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推进岭南特色考古建设。目前,作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重点项目,落户于阳江的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正式动工,并计划于2023年落成。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
评定红色旅游名镇
2021年6月,《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的出台,充分印证了广东革命文物在全国“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地位。据透露,今年起,我省将加强红色资源名录动态管理,开展第二批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工作和第一批革命文物安全风险评估。此外,还将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评定一批红色旅游名镇,推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段等活化利用,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
广州作为唯一长盛不衰的千年古港,如何进一步保护利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南越王博物院拥有南越王墓、南越国宫署两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遗址以及大量珍贵的出土文物,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南越王博物院未来将在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广州城建史、南越国和南汉国的历史等方面做重点展示。”南越王博物院院长李民涌告诉记者,院方将持续活化利用好遗址及文物资源,助力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的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已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打造南越国宫署遗址的数字化展示,并已入选中国大遗址数字化展示试点项目。
推动科技赋能
让文物“活”起来
“文化资源的品牌化提升和活化利用愈来愈重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说,在做好田野考古的同时,将继续开展考古成果传播展示工作:依托南汉二陵博物馆推出考古成果展览,让公众及时分享广州考古成果;推出多种形式的公众考古活动,继续擦亮“考古工地研学”“公众考古体验探索营”等活动品牌。
让文物“活”起来,广东各大博物馆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从广东省博物馆首创文创蛋糕,到广州博物馆推出“消失的名菜”等美食文创,吸引大批游客到博物馆观文物、叹美食。“广州博物馆研究人员将持续研究、推陈出新,让更多‘消失的味道’重返现代餐桌,让不能碰、不能摸、不能轻易靠近的百年文物走进百姓生活。”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说。
去年11月,作为国内助力智慧博物馆建设的龙头企业,广州欧科入选第四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广州欧科负责人王勇建议,广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应全面推广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档工作,通过为国保、省保文物全方位建立数字档案,健全广东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基因库、素材库;同时充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手段,打造广东数字博物馆总馆。
为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出台《广东省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办法》,颁布一系列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来办博物馆,共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化之中。
统筹:李贺
南方日报记者 黄堃媛 杨逸 李培 叶彤